手扶梯

含有「手扶梯」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大家好!最近在台北捷運的經驗讓我有些小小的困惑,也讓我開始反思,究竟在手扶梯上站「左邊」這件事,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反對聲音?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小事,但說起來還是讓我心情有點複雜。 首先,大家還記得台北捷運的規定嗎?手扶梯上原本是要求站在右邊,讓急著趕時間的人可以站左邊走過去。其實早就有報導指
Thumbnail
3
我個人觀察,台灣人習慣選擇更有效率的方法,而非按照規則。 其實並沒有人會在左側奔跑,頂多快步通行,當然,如果要以危險性的角度來分析,確實開放左側快速通過,會比左側站立來的危險,出了事情官方絕對不希望因為規定疏失而被問責。 但我其實碰到過左右兩側都站立的情況,因為一位老人家在右側離開手扶梯時跌倒,因為兩側都站滿人,右側後方的人沒有快速通道可以閃避,後面跟著絆倒。 再反觀大家最愛去的日本,也是依照城市,有著單側站立,單側快速通行的習慣,韓國也是如此,這也可能是國人不願意更改習慣的留一個因素,覺得國外也如此。
3
本篇獻給所有曾經帶孩子出門,卻被陌生人指指點點的爸媽。
第一章   囈語   在科學力量為話語權的世界,誰能對研究的題目提出假設,並用科學的程序, 證明假設的成立,這樣子的流程結合了唯物與實證主義的雙重力量下, 將科學推展到了一個極為崇高的位子,絕大多數的人都學習著這個世界主流, 在科學數據下,有關人的研究也成為了一條一條可以鑑別、界定能力與範
Thumbnail
近期香港捷運推行的「左右皆立」政策引起許多討論,這一做法挑戰了傳統的「左行右立」規範。自動扶梯的使用不僅考量乘客的便利性,還涉及安全風險以及機件的運行效率。此措施是否能有效提升運輸效率仍有待觀察,但對於習慣於約定俗成的乘客來說,適應這一變化可能並不容易。本文探討了這政策的背景、優缺點及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都市公共空間中釋放情緒的需求,尤其是哭泣的空間。作者以臺北為例,提供了一份哭泣地圖,幫助都市人找到適合表達情緒的場所。這些空間不僅兼具隱私性和匿名性,還能讓使用者在忙碌的生活中獲得喘息。文章結合情感與空間的探討,提醒讀者在都市繁忙中也要關照自己的內心需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旅客在2024年8月重返香港的自助旅行經歷,與十年未見的好友重聚,探索香港的文化特色、美食和旅遊景點。從機場的交通安排,到各個著名景點如黃大仙祠、太平山和星光大道等,無不呈現出香港的獨特魅力。文章詳細描述了每日行程、住宿體驗及美食推薦,為有意前往香港旅遊的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訊。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暑假期間帶著孩子從首爾到韓國樂高樂園的交通攻略。介紹了從龍山站搭乘ITX-青春號到春川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免費接駁車前往樂高樂園。雖然可以選擇包套行程,但作者選擇獨立購票以提高時間控制的自由度,適合喜歡自助旅行的讀者。提供了詳細的搭乘指引和貼心的小貼士,非常適合有小孩的家庭出遊參考。
Thumbnail
5/5韓國樂高樂園
雅米-avatar-img
2024/08/28
1
充實
1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很多旅客都不知道機場其實淺藏許多危機! 剛剛五點下班要搭下行的電走道去搭機捷時! 又有爸爸媽媽推著行李手推車滿載行李! 讓小朋友就坐在行李箱上面準備下樓! 這當然是被良福保全的弟兄阻擋了! 機場旅客很多! 有很多旅客都缺乏安全上的危機意識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