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性

含有「科技與人性」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每個米奇在個性上都有點不同,17 號優柔寡斷、18 號高冷刻薄,據說 3 號比較黏人,就像現實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
Thumbnail
Netflix《黑鏡》第七季最終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深入無際〉探討數位複製人科技的可能性,反思科技與人性的議題。劇情緊湊,娛樂性與思辨性兼具,引人深思。文章探討三個核心問題:數位複製人是否可能成為「真正的你」、科技濫用引發的倫理問題,以及共享意識的可能性與挑戰。
Thumbnail
5/5黑鏡-〈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深入無際〉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揭開半導體產業不為人知的起點:1970年代、7個人、一頓早餐餐會議。導演蕭菊貞透過空拍鏡頭與科技大老真情流露,呈現竹科的硬派奮鬥,也提及客家村落遷徙與家庭犧牲的代價。這不只是一部產業紀錄片,更是台灣在國際夾縫中「沒有奇蹟,只有打拼」的生存哲學。
Thumbnail
5/5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Wandering On -avatar-img
2025/06/10
責任越大犧牲自己的就越多,感謝小芝幫忙分享這麼棒的電影 I.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1
Wandering On 真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要付出的也更多~ 謝謝喜歡~🥰
當我們說「愛上一個AI」, 我們在愛的是誰? 對方,還是心中那個理想化的版本? 《雲端情人》(Her)不只是談戀愛的故事, 更是一場對「想像力」與「幻想」 的哲學辯證。 1. 想像力不是逃避,而是扎根現實 曾讀過一位作家寫下這樣的觀點: 「想像力扎根於現實,從中汲取靈感, 釋放
Thumbnail
5/5HER 雲端情人
David Tai-avatar-img
2025/04/22
一開始就知道是假的話,根本沒有發展餘地,這叫先入為主。
冰淇霖的正念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3
David Tai 或許你就在嘗試的過程裡愛上了它。
前言 《天空之城》是宮崎駿於1986年創作的動畫電影,反映了1980年代日本社會的經濟繁榮與環境問題。當時的快速工業化與城市化帶來便利,同時也引發了對科技進步的質疑。影片中的拉普達象徵著高度科技文明的脆弱性,展示了人類對武器與科技的追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電影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透過美麗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