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生活指南

#移動生活指南含有「移動生活指南」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拾遺:一些未完的話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2023-06-02
4
【專訪】沒有地方認同,也沒關係──ManmanManman,香港人,中學曾休學遠赴雲南旅行,意外來臺,在埔里讀書邁入第五年。香港,臺灣,在她心裡各有意義,各有眷戀,僅止於此,沒有牽絆。 逃學少女的旅行 十四歲開始到麥當勞打工,十九歲搬出來自己住,或許是骨子裡存有的一股叛逆,在外獨立生活的那一年,她常常不去上學。「可能是還有點叛逆吧,雖然老師有打
Thumbnail
2023-06-02
1
【專訪】那場徒步環島,踏上了就從未離開──阿弱Aruo一場環島旅行,從22歲走到23歲,她用緩慢的徒步,感受路程中發生的一切跌宕起伏,沿途溫暖的碰撞,都是她透過移動創造的獨特經歷。 2020年10月,從嘉義出發北上,剛從大學畢業的阿弱踏上了徒步環島的旅程。擔心只有徒步太無聊,她策畫了「二二計畫」─沿路訪問路人二十二歲的生命故事。帶上這個想法,阿弱用徒步
Thumbnail
2023-06-02
0
【專訪】有一種移動,是在生活裡感受──莊竣臣從彰化到埔里讀書四年。隨興的出走是日常,是探索,是生活,是旅行。只要一臺機車,一片無限延伸的道路,就是專屬於他自己的移動時空。 穿越山間雜草,在落葉、窄道與爬升緩降間遊走,是莊竣臣熟悉的日常。跟著他一起坐上機車,從暨南大學後山騎出學校,又騎進另一座山,沒有路牌指引,他卻能記得每一條路通往哪裡,還不忘
Thumbnail
2023-06-02
2
【專訪】在奔走中,傳遞流動溫度──氣球師吳宛芝七年多來,帶著氣球手藝,曾在澳洲與臺灣街頭駐留,走過無數商演、教學與布置活動。移動是工作必須反覆經歷的過程,不好不壞,只需接納。 剛結束前一場活動,趕場而來的吳宛芝,一手拿著一大袋的表演配備,另一手提著高過腰間、體積龐大的氣球綿羊,快步走入百貨五樓的兒童會員區,安置好物品,隨即又不見人影。再次出現,
Thumbnail
2023-05-07
7
【專訪】出去闖過一遍,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空服員胡吉永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Thumbnail
2023-05-07
2
開場白:移動的另一種可能(盡情想像吧)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Thumbnail
2023-05-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