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生活指南|出去闖過一遍,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專訪空服員胡吉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收錄於實體刊物《移動生活指南》,作為全書第一單元「移動工作者」。
藉由兩位受訪者,一窺移動如何存在於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達到平衡。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raw-image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達公司梳化,對吉永來說像是切換上班模式的開關,穿上制服,綁好頭髮,好像就轉換一個心情,足以面對工作。在正式起飛前兩小時,空服員們都必須到簡報室報到,由當天的事務長抽考安全問題,每個國家的海關規定不同,各機型也有不同的設備擺放,每一趟的飛行都必須提前做足準備,才能在當天從容應對。


孤獨成為必然

親切的笑容、溫柔的問候,只要搭乘過飛機,你我的記憶裡,總有那樣一份對空服員或深或淺的印象。

他們好像就在我們的面前,卻又很難看清楚這份職業的樣貌。

raw-image

「這個產業算是比較封閉的。」聊起這份工作,吉永輕輕地說。封閉並不代表完全與外界斷絕聯繫,而是因為飛機的隔絕空間,若非實際踏入,實在難以憑空想像或瞭解工作時的情況。

也因為這樣,空服員的辛苦,往往更難以被看見。從競爭激烈的面試、錄取後的受訓到實際上機考核,嚴謹的訓練歷程,絕不是一般人見到的「端端盤子」就能概括。特別是受訓期間,密集的課程和考試,形塑極度高壓的環境,「那時候每天都睡超少的,」吉永說,「但也幸好有那麼高強度又紮實的訓練,真正上機遇到狀況,才不會反應不過來,因為都已經內化到腦袋裡了。」

撐過了訓練歷程,成為一名空服員,還必須面臨長時間的孤獨感

隨著航班安排,每個月班表不同,不僅與家人朋友的休假時間不同,逢年過節也無法避免會排到班,與朋友聚會的時間自然經常難以配合。在這之外,班表的安排,往往會將全公司數千人隨機組合,也因此每趟的飛行工作,幾乎都會搭配到陌生的組員,永遠沒有固定的同事。

當移動緊密依附在生活和工作上,孤獨似乎就成了一種必然。

客運、機場、國外、臺灣,無定所的變動行程,好像生活在獨自一人的時區裡,時而與不同組員共事,時而在異地和當地居民聊天,時而在機上接觸來自各地的乘客,流動的生活,很多時候只剩下自己,能夠擁有的,卻又不只有自己而已

網路上的空服員甘苦談很多,儘管公司各異,卻總會說到這份永遠的孤獨感。「必須習慣一個人的生活模式」成為很多人離開這份工作的理由。但這一點,卻也是吉永喜歡在機上工作的原因。

把每一趟飛行當作全新的挑戰,「上了飛機,和第一次搭配的組員見面,一起合作完成一趟服務,看到客人開心,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從她的笑容裡,好像能讀出她對這份工作純粹的喜歡。


隨遇而安,來來去去也能享受其中

能以這樣的態度面對工作,或許也源自她性格裡本有的那份隨遇而安。

問起她工作中遇過的困難,她認真思索了好久,才終於吐出一句:「好像習慣了耶。」

raw-image

負面影響並非不存在,起初踏入這一行,面對通勤、待命、隨時改班表,吉永也有過不適應。空服員間還流傳著「長班憂鬱症」,飛長班需要跟家人朋友分開好幾天,出發之前常會有很嚴重的焦慮,「有些人會嚴重到憂鬱、想哭,但是一上機就又好了,超奇怪。一開始我也會覺得有點煩,不過上了飛機,一下能轉換成工作,就還好了。」像是一種神秘不可控的情緒週期,只有做過飛行工作的人才能理解。

來來去去,出發與抵達,服務消耗能量、移動磨損體力、時差增加疲累,空服員工作的一體兩面,好的壞的,她都能接受。

隨遇而安的性格,帶著她很快走過不適應,找到平衡。「像是面對孤獨感,與其說調適,不如說就是需要自己去克服吧。」享受孤獨、享受一個人在國外探索的時光,即便只有自己一人,必須身處不同的時區和作息,也能安然自適。


飛累了,家永遠在身後

適應力再怎麼強,反覆移動的過程裡,多多少少,也還是會有漂泊無依的感受。她認真地想了想,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才會選擇住在家裡。即便需要在新竹、桃園兩地通勤,她也願意接受。

「還是要回到家,才會有一種真的下班的感覺。」結束一趟飛行,回到新竹的家,才終於能完全放鬆下來,感受身體的疲累。

家,之所以能讓她有歸屬感,或許不僅只因為這裡是從小長大、習慣的地方,更因為有溫暖的家人作為後盾。

還沒考上空服員之前,為了準備面試,她也曾待業數個月。那段期間待在家,爸爸並沒有給她壓力,只說:「不要急沒關係,慢慢找,找到喜歡的最重要。」讓她更覺得自己必須考上,而用盡全力準備。

她習慣吃燕麥配香蕉當早餐。開始空服員工作後,常會一次出去數天,每次快休假回家前,爸爸總會檢查家裡的香蕉還夠不夠,著急地要買好香蕉。說到這裡,她忍不住笑著說,「沒那麼誇張好嗎?」像是吐槽,卻充滿著溫暖。

用輕鬆的口吻提起家人,關心和愛不被明說,充斥在細微的小事裡頭,隱隱之中,家人成為最厚實的依靠,讓她更能放心去闖。

raw-image


機上人生百態

上了飛機,就是空服員最主要且熟悉的工作環境了。

從一地慢慢靠近另一地的過程裡,摒除時間感,暫時拉開與土地的連結,彷若在現實裡鑿開一個特殊的時空,穿梭於不同時區,不屬於任何一地。

移動的機艙,聚集了有著共同目的地的旅客,或長或短地,在這個既私密又共享的空間裡交會,凝聚了百態的生命樣貌。

進出這些魔幻時空,對所有經常搭乘飛機,或是在機上工作的人而言,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問起吉永在飛機上的狀態,她想了想,「應該是更從容了吧。」比起最初開始工作的緊張焦慮,幾年的歷練,讓她更能從容地提供服務,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

印象深刻的乘客很多,比如獨自搭乘飛機的小學孩童,也有獨自飛行的老人,在航程中更需要多關心、照顧他們的狀況。她還遇過帶著心靈撫慰犬搭乘飛機的客人,「看到真的很老很老、幾乎不太能動的狗狗,也會覺得有點鼻酸。」

即便工作內容不變,每一趟飛行都載著不同旅客、前往不同地點,一次次的遇見,也是機上工作迷人的地方。


移動到不同國家,才會知道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

移動創造機上時空,也帶她抵達未曾去過的遠方。

遠方,不僅只是物理上的遙遠一地,更是視野的開拓。訪談前一週剛從荷蘭回來的她,實際走訪安妮之家,更深刻感受到,「那些曾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親身走過一次,感覺真的很不同。」雖然早已明白歷史上納粹帶給猶太人的迫害,但見到安妮真正生活過的狹小空間,還是因此受到很深的衝擊。「真的很不一樣,」她重複說了好多次,震撼的體會,超過言語所能闡述的範圍。

在成為空服員以前,她承認自己也是一個滿宅的人,但因為工作接觸到更寬廣的世界,才會發現自己真的很渺小,不能只安於一地。也因此不斷想去更多地方看看。

raw-image

即便常伴隨著時差和工作的疲累,走入一座城市或鄉鎮,接觸當地文化,感受那裡的風俗民情,和偶遇的當地人聊天,都是她每一趟出國最珍貴的記憶。在資訊大爆炸的現代,擷取新知、開拓視野的可能,透過網路媒體,似乎都成為極度容易的事情,但透過移動,走出原有的環境,抵達另一個地方,實際接觸和感受所獲的刺激,都是待在原地、讀再多書都無法體會的。

「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哦。」她不經意地脫口而出,經歷過疫情爆發、航班減少,更讓她珍惜每次飛行的機會,不論是長班、短班,去過的或是沒去過的地方,每一趟的出發和抵達,她都將帶著對世界的好奇,繼續期待著不同的遇見。

她移動,她工作,她生活著。



《移動生活指南》讀後回饋表單|點此填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寫字的路上
23會員
21內容數
努力不要忘記想要書寫的理由
寫字的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3/06/02
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2023/06/02
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2023/06/02
Manman,香港人,中學曾休學遠赴雲南旅行,意外來臺,在埔里讀書邁入第五年。香港,臺灣,在她心裡各有意義,各有眷戀,僅止於此,沒有牽絆。 逃學少女的旅行 十四歲開始到麥當勞打工,十九歲搬出來自己住,或許是骨子裡存有的一股叛逆,在外獨立生活的那一年,她常常不去上學。「可能是還有點叛逆吧,雖然老師有打
Thumbnail
2023/06/02
Manman,香港人,中學曾休學遠赴雲南旅行,意外來臺,在埔里讀書邁入第五年。香港,臺灣,在她心裡各有意義,各有眷戀,僅止於此,沒有牽絆。 逃學少女的旅行 十四歲開始到麥當勞打工,十九歲搬出來自己住,或許是骨子裡存有的一股叛逆,在外獨立生活的那一年,她常常不去上學。「可能是還有點叛逆吧,雖然老師有打
Thumbnail
2023/06/02
一場環島旅行,從22歲走到23歲,她用緩慢的徒步,感受路程中發生的一切跌宕起伏,沿途溫暖的碰撞,都是她透過移動創造的獨特經歷。 2020年10月,從嘉義出發北上,剛從大學畢業的阿弱踏上了徒步環島的旅程。擔心只有徒步太無聊,她策畫了「二二計畫」─沿路訪問路人二十二歲的生命故事。帶上這個想法,阿弱用徒步
Thumbnail
2023/06/02
一場環島旅行,從22歲走到23歲,她用緩慢的徒步,感受路程中發生的一切跌宕起伏,沿途溫暖的碰撞,都是她透過移動創造的獨特經歷。 2020年10月,從嘉義出發北上,剛從大學畢業的阿弱踏上了徒步環島的旅程。擔心只有徒步太無聊,她策畫了「二二計畫」─沿路訪問路人二十二歲的生命故事。帶上這個想法,阿弱用徒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
Thumbnail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
Thumbnail
因為疫情而退役,決定換人生職涯跑道的我,在當空服員時也是受益許多這個職業在台灣生活中的好處。 例如,房東硬要問職業之後都會特別願意租房子給我們,甚至看房子/車子或是在銀行辦事,且當對方知道我是空服員時,相較於看起來很年輕的我就比較不會被隨意對待。 但還是覺得空服這份工作除了去很多地方,能用勞力換
Thumbnail
因為疫情而退役,決定換人生職涯跑道的我,在當空服員時也是受益許多這個職業在台灣生活中的好處。 例如,房東硬要問職業之後都會特別願意租房子給我們,甚至看房子/車子或是在銀行辦事,且當對方知道我是空服員時,相較於看起來很年輕的我就比較不會被隨意對待。 但還是覺得空服這份工作除了去很多地方,能用勞力換
Thumbnail
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Thumbnail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Thumbnail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Thumbnail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Thumbnail
話說,一個人的旅程,從一段失落失意空洞的生活中出發,執行一個超級任務,時間為期: 二個月。 說真的, 一個人的旅行不是第一回, 身心靈極度疲憊, 遍體麟傷且脆弱不堪的我, 習慣性依賴, 示弱的我, 總要患上搭機身心症候群的我, 已非24歲小女生的我, 總還是得面臨挑戰, 一把年紀了,
Thumbnail
話說,一個人的旅程,從一段失落失意空洞的生活中出發,執行一個超級任務,時間為期: 二個月。 說真的, 一個人的旅行不是第一回, 身心靈極度疲憊, 遍體麟傷且脆弱不堪的我, 習慣性依賴, 示弱的我, 總要患上搭機身心症候群的我, 已非24歲小女生的我, 總還是得面臨挑戰, 一把年紀了,
Thumbnail
#一談就贏思維11班 心得上 旅行,通常是從在飛機上慌亂的翻閱longly planet開始,而究竟,離開的原因是甚麼? 部落格是洋洋灑灑的關於目的地的介紹、說明跟解析,有時候還有在當地拍攝的電影畫
Thumbnail
#一談就贏思維11班 心得上 旅行,通常是從在飛機上慌亂的翻閱longly planet開始,而究竟,離開的原因是甚麼? 部落格是洋洋灑灑的關於目的地的介紹、說明跟解析,有時候還有在當地拍攝的電影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