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分散表

含有「股權分散表」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本週SCFI大跌、CCFI大跌,東南亞運價指數小跌,歐線集運指數全部上漲,近三期大漲。這裡秋哥還是要講一下觀念,即使我已經講過無數次了。SCFI不能用來做為判斷航商獲利的標準,這個在最近的法說會,吳總好像也有再說過一次。因為SCFI只有上海的價格,而且包括貨代價,WCI和FBX也是,這和航商....
Thumbnail
張晏祥-avatar-img
1 天前
秋哥 我想問的是 如果要等到11月公布第三季財報後才有機會反轉 那40個營業日按照除息後最近3個月的跌法 含息平均每天跌掉1.5~2元股價 不就還要跌掉最少60元的股價 這樣會讓人瘋掉的
秦暢秋-avatar-img
發文者
15 小時前
張晏祥 我只能說這段時間要漲不容易,但可沒說會像這樣跌,真要照這樣跌,賣血都得硬著頭皮接。
付費限定
《CCFI與月營收連動預估》 《歐線集運指數與年營收連動預估》 《三大法人持股+借券賣出餘額》 《股權分散表》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還是恭喜長榮,第二季仍以2270億現金,持續穩坐台灣上市公司現金王第五名的寶座,即使因為匯損造成值大量減損,掉了一名,還是以5201億穩居台灣股東權益王第六名,緊追在後的發哥還差長榮13XX億。每股淨值230.85,台股第13名,排第14,股價已經破3000的川湖,每股淨值還輸長榮7塊多......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秋哥依照七月CCFI均值估計出來的長榮月營收是316.48億,開出來的是336.05億,誤差-5.82%,實在不及格,雖然秋哥早說過在關稅和匯率兩個變數下,實在很難估。照理說,七月新台幣小貶,的確會讓營收上升,但美線的價格不好,貨量可能也減少,但營收增加的幅度比預估的高,只能......
Thumbnail
昨天我們聊到籌碼分析,已經立馬上手用過「籌碼K線」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像是什麼400張大戶、600張大戶……這些資料看起來好像很威,但有時是不是覺得:「嗯……還不夠過癮耶!」 這時候是不是也曾想過: 🧐 到底擁有上千張的超級大戶有幾位? 🧑‍🤝‍🧑 散戶佔了多少人數? 📈 整體股權趨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因為股市往往就是一跌二漲七盤,而秋哥一直在講的,就是在一跌時,盡可能在低成本的時候買入,然後在七盤間耐心等待,最後在二漲時獲利出場。而出場的時機和買入的時機一樣重要,股權開始往大戶手上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所以,如果只看千張大戶,可能會產生盲點。而且,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而是大戶被嚇到賣船票,散戶逢低接船票,然後隨著長榮的獲利推升股價,散戶慢慢獲利了結,形成散戶割大戶韭菜的奇觀。當然,這只是用平均值的方式來推論,可能與事實有一些差距,但這個現象在別的股票上,應該不容易看到。
付費限定
 秋哥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不要用想像力和預設立場,去判斷股價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從85至今,不知道多少人因為這種自以為是的預判,而少賺了多少錢。而在股市裡通常會交兩種學費,一種是投資虧損的錢,另一種則是沒賺到應該賺到的錢,而後者往往更加令人吐血痛心。
Thumbnail
Mark Lu-avatar-img
2024/11/20
秋兄,大放送,哈哈
秦暢秋-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0
Mark Lu 我才不要,這是給付費的老爺夫人看的。太多人知道,也不好。
記得是上權證小哥的課聽到的,台股是最”OPEN”的市場,籌碼的資料都是公開的,你可以查的到買賣張數的人數,也可以查的到買賣分點有那些,這些資料不是每個市場都可以查得到的。 買賣分點的介紹之前有寫過在這裡: 今天來告訴大家另一個籌碼面的資料源,就是買賣的人數跟張數的統計,他有一個專有名詞叫集保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