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

含有「良知」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家裡遇上了一些事情,為了某些價值,他選擇奮戰到底。細節我不多談,只能說,這是一場鳥人鳥事....哈哈。事情發展到一個地步,對方請了律師,進入了一些正式的法律程序。 當時我心裡想,這麼離譜的事,一個專業的律師會怎麼看?他會不會也覺得對方實在太誇張?會不會勸當事人收手?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正義#司法#價值
律師通常都是看證據說話 對他們來說 沒有好人壞人 只有有罪無罪
墨不出聲-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以為你說的應該要是法官才對,我現在遇到的律師就是睜眼說瞎話🤔
我們可能求神站在我們這一邊,因為我們是對的,是正義的。 然而神可能會說:你們都要我站在你們那一邊,我卻要問你們,你們既稱我為主,是我該站過去,還是你們該站過來?誰要站到我這一邊? 「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從永恆來看,在神眼中一千年算不得什麼。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3/23
立場是每個人的價值觀組成的,或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立場不同.這也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民主好嗎?還是只是覺得不想當西方棋子的一部分,所以選擇了放棄這一切,擁抱另一邊.那這又何嘗不是成為了 另一個棋子.那也只能說這個國家活該有個主子.我最近再讀一本書<民意誰說得算?>,裡面的內容值得深思,每個台灣人都應該看一下,但可惜的是大部份的人不會想去了解,也不想了解.
sunnielei-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4
年輕時 我剛信了基督耶穌 想說服父親 父親反問我 看見世間的不公不義的戰爭 上帝在那裡? 我也無從回答 經過歲月的磨難 我看見眼不能見的上帝 耳不能聽的低喃 看見別人的強暴 欺瞞 狡詐 總是千萬個為什麼 上帝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總是得到冷漠的回答: 你要專心仰望主 雖然還是沒看到惡有惡報的結果 但卻發現自己身心的蛻變 別人的眼裡看到的你,都是加了他自己的濾鏡, 帶著他從嬰兒期原生家庭裡塑造的模式, 以及他的父母投射給他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或陰暗或美好,或接納或偏激, 遺憾的是,有的人“濾鏡”是偏執扭曲的, 從來看不到真實; 有的人內心充滿負面評判,從來看不到美好; 有的人對人極為苛刻,不懂得什麽叫做接納。 那,你還要和他們糾纏嗎? 其實不需要, 做你自己就好, 神性的冷漠? iamk.cc/nTN6Fy
前面已經寫了一大堆,基本上我想表達的都寫完了,但這裡我想補充,或者針對常見教會的回答做一點回應。 關於性方面的罪惡,除了強暴這種非自願的狀況,聖經主要提到的都是犯「姦淫」的罪,但問題就在於姦淫在聖經裡到底是什麼意思。 姦淫的字源原本意思指的是「賣淫」或者「買春」,請注意,這是一個雙向的字,代表性
Thumbnail
在宗教中,先知(prophet)是被視為與神靈接觸的個人,據稱代表神靈說話,作為神靈與人類的中介,將來自超自然來源的訊息或教義傳遞給其他人,歷史上的許多文化和宗教中都存在先知身份的主張。先知是時代的良心,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先知是百姓的守望者。每個人也該成為自己的從未知到先知。 先知指引我...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回顧歷史,「台灣國家化」運動,也就是台獨運動,是伴隨著台灣民主化運動,同速前進的。不能否認,台獨運動因為需要民主的包裝,它對台灣政治民主化有過一些貢獻。但是由於包裝紙下的毒瘤越長越大,包裝紙被戳破,... 虛擬的國家、扭曲的民主 沈淪的民主、變調的國家
Thumbnail
縱己之貪,為欲。反己之欲,為致良知。
  從前有兩位醫生,分別是好醫生和壞醫生。   好醫生是真的關愛生命,對任何事情都抱持着責任感,把良知看得很重。反觀壞醫生,雖然同樣具備醫學專業資格,但他壓根不在乎,當醫生單純為了高薪酬;缺德的人渣,別人常在背後這樣說他。   直到某天,兩名重症病人各自看診好醫生和壞醫生,情況危殆,需要立即動手
Thumbnail
靜默之鷹-avatar-img
2024/07/25
認同!懂得梳理內在心緒,停止多餘內耗,是需要被好好學習的。^^
雷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8
靜默之鷹 文章最後有些走極端了,( ºΔº )只參考前半部份就好,謝謝 。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我們都是凡人。妒忌心人人皆有,看別人開名車好拉風,看同學吃好的用好的,好生羨慕;相信很多人的腦子裡都曾閃過這樣的念頭:如果我成為另一個人、過著對方的生活是什麼滋味?如果你問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你猜他會給出什麼答案。
Thumbnail
5/5神鬼交鋒
媒體消費素材如同社群各界曾為流行的JoJo立,擺出這樣的姿勢大多只為流量,卻可能沒有黃金精神(甚至沒看過作品也未必)。但當消費熱潮過了以後,社會改變了什麼?或者,我們將一切留待機率與命運來決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