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集中營》電影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青草、綠地、溪流等畫面引領我們進入這部電影,並且後續段落也一再出現,彷彿在營造某種怡然自得的感覺。這些景致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假如借用藝術社會學的觀點來看,這正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某些上層社會相當喜好的藝術風格。因為對上層社會來說,藉由讓這類畫面大幅佔據藝術和社會空間,能夠逐漸達到一種效果:在不知不覺間轉移視線,進而將社會上的各種壓迫與苦難,從世人的視域中悄悄抹除,使人們陷入某種幸福的無知。

  但有時或許不見得是無知。有些時候,那比較像是一種生命軌跡和經驗所造就的認知和行動的偏狹和侷限。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納粹統治時期,這時,政治與社會上的道路遭到大幅限縮。如果想要飛黃騰達或至少不被打入冷宮,那麼,附和納粹幾乎是主要考量。在這個背景下,有些人的算盤大多是為了自己的晉升或保住自己的位階。因此,他們不太會輕易改弦易轍,甚至站出來反對納粹。

  電影裡,集中營總管的太太海德薇是當時很典型的例子:這是我好不容易得來的生活,我為什麼要離開?至於集中營總管魯道夫,他也是為了自身的位階,選擇貫徹納粹時代的教令:「有用」的人必須懂得服從(一如《德語課》裡的警長、《穿條紋衣的男孩》裡的納粹司令官),相反地,「無用」之人自然必須被剷除。

-

  如果從社會階層的觀點來看,魯道夫和海德薇這類歷經困苦、最後終於得以晉升的階層群體,有時往往也很容易形成一種認知與習性,習於將一切社會制度問題簡單化約為個人問題(這種邏輯也和某些資本家及其信徒們那些崇尚白手起家、創業神話而無視客觀條件差距的思想言論,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為對他們來說,既然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以晉升並確保安穩的生活,那麼依此類推並且同理可證:其他人沒能晉升甚至繼續陷入苦難,那也一定是他們自己不夠努力的問題,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不是嗎?

  而這種個人主義式的化約觀點,有時也很容易滑向類似以下這種結論:如果那些集中營的囚犯不想被抓,那這些人當初也可以選擇不要加入工會組織、選擇不要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共產黨和反抗組織,或選擇早早離開德國,這樣不就好了嗎?再說了,既然這些政黨團體都已經被國家宣布為非法,既然猶太人都已經被政府列為重點抓捕對象,而且還有「法源」依據,那麼,我們也只是服從指令並「依法行政」而已,那又有什麼不對呢?

  過去在討論關於這些納粹追隨者的問題時,「人性」常常是探討的重點範疇。這個範疇的討論當然很重要。但所謂的「人性」究竟是什麼呢?如果從社會軌跡來看,那麼我們或許能夠看到,它可能不是真空狀態下的東西,而是個人的過去經驗和當前的社會情勢相互作用下的結果。這些經歷帶給他們的主客觀條件形塑著他們的習性。最終,在自身的位階和他者的苦難之間,他們為了避免變成後者而選擇了前者——因為如果你不解決問題,那只能說明你沒有用處,而你很可能將會失去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並成為必須被解決的問題(這也是《穿條紋衣的男孩》裡那個納粹司令官不斷提出來作為自我辯護的說詞)。

-

  不過,假如用他們所謂「個人選擇」的觀點來看,那麼,在某個程度上,不也正是他們在此之前的政治選擇,將他們逐步帶向了眼下這個位置?從過去的一些案例來看,魯道夫和海德薇這類「投機份子」是納粹興起時期還算常見的人物類型。他們多是社會上的小人物,一般來自中間階層或中下階層,例如:公務員、公司雇員、小商家,以及部分缺乏組織與思想教育的青年與勞工。他們的生活經驗使得他們的認知通常相對比較侷限、比較只關心自己能否生意興隆、職位能否晉升,或穩定的工作是否有著落——他們也不想再回到過去威瑪時代那些通貨膨脹、貧困、動盪、經濟大蕭條、失業率不斷攀升的日子。

  當時,一邊是勢力高漲的勞工抗爭運動,勞工階級要求工作權、工資和生活保障,一邊是大資本家、大企業的擴張和經濟壟斷。這些小人物則在中間受到雙方對抗的夾擊,生活遭到影響,擔憂自身的身分地位可能將會失去,甚至掉入勞工階級(無產階級)的隊伍行列。於是,他們紛紛追隨希特勒,因為後者承諾給予他們充分就業、安穩生活和保障等各項好處,並且透過反猶政策、大肆掃除政敵,進而讓社會和經濟「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維繫。

  類似的小人物案例還有像是《梅菲斯特》的主角:一個原先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因為攀附納粹而搖身一變成為文化界超級明星。他升遷了,而他的那些反對納粹、反對資本主義的勞工友人們,則是被迫流亡或被納粹囚禁。

  這些小人物的生命軌跡和納粹興起的社會軌跡,在前者的攀附與後者的提攜之間,相互形成了雙重歷史的共構與交會,進而使得納粹能夠獲得群眾支持並掌握權力。


  資本家在當時對納粹也有這種附和傾向,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成為了納粹團隊的一份子。這些資本家與納粹的關係在電影劇情中也稍微作了突顯,包括企業協助設計焚化爐、納粹利用猶太人供應企業和工廠廉價勞動力。同時,納粹也幫助資本家掃除了工會組織與左翼份子,例如海德薇的母親提到的「布爾什維克」。

  這個詞原先指的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裡的派系團體,也就是後來的俄國共產黨。1917年十月革命,他們和勞工與士兵聯合推翻了資本家及其臨時政府的統治。同時,他們也在各個工廠建立勞工蘇維埃(勞工代表會議),嘗試推動基層勞工的民主制度,例如:推派並選舉勞工代表共同監管工廠的營運,蒐集市場資訊、採購原料和器材、反映工作情況和意見、參與決策及研議生產與分配等事項。這也是十月革命時的一句重要口號和訴求:勞工監管生產。

  而劇中在此提及的「布爾什維克」則是用來泛指德國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黨部分派系,和一切反對資本主義、反對資本家專政統治的勞工勢力。當時,在納粹的查禁和掃蕩下,德國的左翼份子和工會團體在檯面上失去了反抗陣地。有部分工會甚至被整併進入納粹體制,在運作上受到納粹與資本家的支配。這使得資本家能夠對勞動力予取予求,因為不會再有勞工團體出面爭取勞權或挑戰資本家的統治權力,甚至為了因應戰爭需求而研製的各類軍武和化工設備的開發投資,也讓資本家們能夠在戰爭裡大發橫財。因此,資本家們後來也紛紛支持納粹——類似的問題在《2月20日的秘密會議》裡也有相關的描述和討論。有趣的是,這些資本家在戰後幾乎沒有受到太多罪責的追究,甚至還得以繼續隱匿在背後統治德國社會。

  在經濟、社會甚至到政治層面的運作,資本家、納粹、軍方、左翼份子和勞工的關係以及各方的勢力對比,從一戰到納粹上台,一直是左右形勢的重要關鍵。那段時期的經濟社會情勢和勢力關係,對於我們瞭解後來的納粹支持者,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幫助。幾年前的德國電視劇《巴比倫柏林》對於這段時期曾有一些宏觀的敘述。

-

  不過,這部電影沒有涉及太多上述內容,而是將主題放回一般人與納粹的關係,並呈現不同的個人在納粹體制裡的行動和反應。劇情的行進沒有過多的渲染,人物也並非醜惡至極,部分場面和對話甚至還相當緩和,但集中營內外一牆之隔的觀感對比,卻讓人更加感到不勝唏噓。在牆的另一邊,濃煙、槍聲、叫喊、咆哮與喧囂不時從集中營裡傳出,但德國軍官一家的幾名成員並不以為意。在納粹的教育和體制下,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並且缺乏其他可能反思的契機和必要性。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和麻煩,他們不太會特別認為納粹及其所作所為有什麼大問題。

  如果站在反納粹陣營的視角來看,整部片則瀰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和孤立感。幾段黑白畫面的劇情,搭配喪鐘般的背景聲響,更是加重了這種壓迫感。暗夜裡,即使有人試圖給被關押在集中營的人們提供些許的補給,但劇中卻沒有能與納粹抗衡的空間,甚至集中營裡的人們還為了補給的物資陷入內鬨的窘境。反抗陣營的完全缺席又再次加深了這種孤立感。

  一家人裡,也只有年幼而尚未社會化的小兒子對著窗外輕聲祈願「別再做那種事了」。即使再有不滿,也只能像海德薇的母親那樣,在暗夜裡獨自離開。《穿條紋衣的男孩》裡面那位老太太也是有點類似的案例:由於早年接受的教育不同,因此她完全不認同納粹的所作所為,但她也只能不斷咒罵自己的納粹司令官兒子丟人現眼,除此之外,其餘什麼也做不了。

-

  至於魯道夫的嘔吐,或許是尚未完全麻木。走道另一側的視點切換後,門板探望孔透著一絲微光,似是一線希望,又像尚未被全然斬斷的出路。納粹體制下的個人,是否真的「別無選擇」?如果從事後的觀點來看,或許其中仍有些空間可以操作,能讓部分受難者或多或少減免一些苦難也說不定?但,那可能也只是或許。因為個人倘使缺乏強而有力的組織團隊作為支撐,可能很難完全抵禦龐大的權力機制及其各式各樣的脅迫。於是最終,階梯再往下,便是墜入無盡黑暗。深淵裡,隨著片尾曲的奏響,我們再次見證地獄。

  地獄裡,個人的「良知」是有可能的嗎?對此,我們或許無需完全否定。只不過,在條件匱乏的情況下,「良知」可能並不是萬無一失被確保能夠產生,甚至能夠持續運作的東西。因此,在從心理層面探討良知或罪惡感與否的同時,或許我們也需要再次從歷史的縱橫出發,將時間軸往前回顧,探討納粹究竟是哪些社會條件下生成的產物?它和社會上不同階級群體之間,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不同階級群體為何選擇贊同或反對納粹?納粹最終又為何得以竄權奪位?而那些導致納粹生成的社會條件或各種主客觀因素,又是否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悄悄蔓延呢?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這樣的問題可能過於一刀兩斷,因此,答案恐怕也並不是那麼絕對和肯定。但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

  電影劇情將過去我們熟知的一些納粹和集中營的歷史加以濃縮,並通過德國軍官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予以再現。日常,於是容易產生代入感——甚至可能由於我們代入了日常的某種相似性,並在影像中看見我們自身狀況的影射,而造成某種程度的不適感。因為劇中那些德國人不外乎就像我們,或我們平日所見的那些一般人,過著幸福的小日子,衣食無虞,無憂無慮,平凡無奇,循規蹈矩,聽命行事,縱有罪過,但卻也沒有到窮凶惡極——只不過,他者的苦難和抗爭,有時往往只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他們可能忙碌而沒有時間,或視野相對偏狹,或者不具備相應的知識與能力,可以思考或深究苦難和抗爭背後的來龍去脈。有些時候,在勞工通過罷工、同婚團體或移工團體等群眾透過上街遊行來爭取權益時,他們甚至可能還會不分青紅皂白地,直接站隊充當國家權力或資本家的馬前卒並為之喉舌。

  因為對他們來說,權力即秩序——order這個字在英文裡,也正好同時具有「秩序」和「命令」的雙重涵義——而秩序和服從命令正正是確保良好且穩定生活的必要條件。因此,他們往往不太能容忍有人站出來反抗現存「秩序」,尤其是不能容忍那些個可能造成社會動盪的反抗,以免自己的安穩生活遭到嚴重打擾和破壞。然而在確保安穩生活的過程中,他們又缺乏屬於自己階層群體的組織或團體,可以代表他們自己並爭取他們自己的權益。於是,他們總是習於冀望有個救星可以出來掌控大局、穩固秩序並幫忙他們「主持公道」。一如電影劇情裡,海德薇在得知自己的「幸福」生活可能將會被奪走時的典型反應:我們應該去找希特勒幫忙。

-

  這些條件塑造了他們的強人政治傾向,並使他們經常具有某種渡讓權力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可能不一定是政治「冷漠」,相反,通過各種方式支持強人統治及其對「秩序」的維護,或許就是他們參與政治的方式。而這同時也強化了他們對國家權力的寄託和信賴,並在某個程度上持續弱化對國家權力提出質疑和評判的可能,從而讓國家權力得以不斷上限上綱,甚至在這些群體的默許下得到各種合理化。

  而一旦國家權力在某些情勢下利用各種理由,宣布進入所謂的「例外狀態」(如戒嚴、戰時管制),進而讓它自身無需受到限制,那麼,接下來等著大夥兒的會是什麼,我們心裡或許多多少少早已有個大概了,因為歷史至今早已為我們提供許多案例作為參考了。

-

  納粹的種族大屠殺曝光之前,有些人始終不太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或至少天真地認為「應該」不會那麼誇張、不會那麼慘無人道。即使有些人對納粹的作風可能有所警覺,歷史經驗和生活經歷的侷限,有時也使他們多少帶點豁達的想法,認為那「應該」沒什麼大不了,「只不過」是關押猶太人並送他們去「勞動」而已。

  而電影劇情始終略過集中營內部畫面及其運作的拍攝手法,似乎也對應了當時一般德國民眾的視角:他們對集中營可能略有耳聞,但在細節上並不很清楚集中營究竟是個怎樣的場所。至於咆哮和槍聲?那也一定是那些囚犯在集中營又犯錯了,既是囚犯,哪有可能不再犯錯呢?既然是猶太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他們的存在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嗎?至少我們偉大的元首和國家一直是這麼說的,不是嗎?

  上述這類想法儘管隱而不顯,甚至在劇中沒有被直接表現出來,但從部分角色的對話亦不難看出,其中早已隱含著他們在有意無意間,對納粹體制、對國家權力的順從。他們也因為順從納粹,而獲得了「幸福」。然而這樣的「幸福」究竟有什麼問題呢?《夢想集中營》用劇情和人物做了初步回答:在某些時候,「幸福」可能不一定有什麼問題,也不一定全然與罪惡有關,只是,有些時候,一部分人的受虐和死亡,很可能是另一部分人的罪行。

-

  整體來說,這部電影展示的不僅只是「人性」及其荒謬,同時,它也試著通過納粹體制下部分德國人的不同面貌,讓我們重新反思社會條件和歷史經驗,對人們的行動與認知帶來的影響和限制。

  然而對這段歷史再次進行反思,是不是真的能避免重蹈覆轍呢?我們不是預言家,無法確知明日將會如何展開。但今天的我們已經知道,對納粹抱持過度樂觀的看法,和對當時政治與社會情勢的誤判,很可能不過是一體兩面的事。而這,或許也正是歷史的反思一再試圖提醒我們的事:有限的歷史經驗會做出有限的歷史判斷。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德國社會民主黨創立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對德國勞工與社會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本書概述討論它的發展歷程,包括成立背景、組織運作、黨員及群眾基礎的變化、黨的性質及其綱領路線的轉向。
  友誼與未來,兩者是什麼樣的關係?如果這份友誼已不存在未來,那它所留下的又是什麼?影評、論文、種族主義的探討,日記裡那些再也無法傳達給對方的想法,終將成為給自身的提問:記憶究竟是過去的牢籠,還是通往未來的合唱?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妳是誰?當我們拋出這個問題時,我們是真的嘗試要去理解,還是在我們自己的分類架構裡早已有了既定答案?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外送員究竟是怎麼樣的工作呢?外送產業從幾年前逐漸興起,有些公司為吸引人力,也紛紛拋出某些招募廣告詞:工作時間任選、自由彈性、月收入上看十萬等條件。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本書針對這些說詞提出質疑,並探討外送員行業的勞動現場、工作制度、勞動安全等問題,進而讓我們瞭解外送行業的實際情況。
  德國社會民主黨創立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對德國勞工與社會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本書概述討論它的發展歷程,包括成立背景、組織運作、黨員及群眾基礎的變化、黨的性質及其綱領路線的轉向。
  友誼與未來,兩者是什麼樣的關係?如果這份友誼已不存在未來,那它所留下的又是什麼?影評、論文、種族主義的探討,日記裡那些再也無法傳達給對方的想法,終將成為給自身的提問:記憶究竟是過去的牢籠,還是通往未來的合唱?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妳是誰?當我們拋出這個問題時,我們是真的嘗試要去理解,還是在我們自己的分類架構裡早已有了既定答案?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外送員究竟是怎麼樣的工作呢?外送產業從幾年前逐漸興起,有些公司為吸引人力,也紛紛拋出某些招募廣告詞:工作時間任選、自由彈性、月收入上看十萬等條件。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本書針對這些說詞提出質疑,並探討外送員行業的勞動現場、工作制度、勞動安全等問題,進而讓我們瞭解外送行業的實際情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二戰時期,一位納粹軍官的家庭座落於集中營旁,大人們試圖用藤蔓掩蓋鐵絲網、用室內溫室抵擋炊煙、用玩樂淹沒槍聲與尖叫。《夢想集中營》由同名小說改編,美國、英國、波蘭三國合資拍攝,榮獲坎城評審團大獎及費比西獎,甚至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二戰時期,一位納粹軍官的家庭座落於集中營旁,大人們試圖用藤蔓掩蓋鐵絲網、用室內溫室抵擋炊煙、用玩樂淹沒槍聲與尖叫。《夢想集中營》由同名小說改編,美國、英國、波蘭三國合資拍攝,榮獲坎城評審團大獎及費比西獎,甚至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