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告訴你的事:為何我們需要造訪「不義遺址」?
【重要筆記】白色恐怖議題整理
前言:何謂邊緣
邊緣的形成,來自中心的明確確立;無論是地理性的「離島」、政治的「被遺忘」,這些因素形成現在綠島的模樣。於是,我們不禁好奇:當我們反過來以這些地點為原點(Origion)來訂定座標,過去或未來的經緯又會如何形成?
此處,作為一個不義遺址
奧斯威辛集中營(波蘭)、史塔西博物館(德國)、5.18自由公園(韓國光州事件),這些「當年國家透過不當手段和體制系統,傷害人權的種種不義作為,所發生的歷史現場」,我們稱之為不義遺址。
不義遺址,又稱負面遺址(Negative Heritage)、負面文化遺產。他們並不是以「獵奇」為心態而建立,而是為了被記得。
➤延伸閱讀:《返校》之後,該如何再上這堂歷史課?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共整理了40多處不義遺址,其中一景,即是位在綠島的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這個曾經偵訊、刑求、審判、關押、執行、槍決、埋葬等的地點,我們可以、也必須從這個地點重新思考人們過去「被-ed」的歷史。
🎨作品「被-ed」聚焦在壓迫體制中「最邊緣的抵抗聲」—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獨處時腦中的呢喃。透過將「被」字改編入他們遺留下的家書/遺書,將語音檔置於傷痕累累的雲朵裝置藝術中強迫聆聽,被主流噤聲的無奈終於得以現身,控訴著持續隱暱的加害體制。
此處,作為一個承載人民傷痛記憶的地景空間
就是二十餘年,真如一場之夢消逝地乾淨了。
但是你兒這人,的確是存在於二十世紀。
也有快樂的,苦痛的,努力的,最少是世上有做事的人。
在窺看這類歷史時,我們也必須同等記得(與在意)那些受難者、及其整體性的傷痛。
➤延伸閱讀:讓我們一起走唱那段白色的記憶《明白歌》
🎨作品「親愛的,親吻我,然後,再會 」懸掛在綠洲山莊八卦樓正中央,以霓虹燈管凹折的台語文拼音字,與標準國語的國家標語、監控強烈的八卦形式建築,形成一種抒情與矛盾衝突力道。
tshin-ài--ê 親愛的
tshiánn lí tshin guá 請你親我
liáu-āu 然後
kóng tsài-huē .講再會
➤延伸閱讀: 用紀錄片的角度,追尋歷史檔案的當代意義
展覽資訊
《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用一種理性科學的標題開始,卻懷有無比的人文柔情。
有空,請到綠島走走。
📍展覽名稱: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
📍展覽時間:109年5月15日-9月15日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按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email:teacherscomment@gmail.com/ig:Teacher_Ch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