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走跳在藝術季的這些年(二)在藝術季巧遇愛情的機率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Medium文章請按此】⇣ ⇣ ⇣ ⇣ ⇣

「我一直都認為,會愛上一個人一定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那首歌唱得一樣,一眼一瞬間。而我們的相遇好像也是那樣的。」

2018年長野縣大町市

2018年長野縣大町市

這次去瀨戶內跳島

自從2015年的「大地藝術季」志工經驗後,我便一直對在藝術季的生活念念不忘。2016年是堪稱日本最知名藝術季「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舉辦年,這次我也一樣迫不急待的挑選了約一週的時間到當地做志工。

瀨戶內藝術季和大地藝術季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雖然同樣都是以振興當地的經濟和觀光為起始,卻因為各地的居住環境和文化條件的不同,讓兩者的氣質不盡相同。對我來說,大地藝術季就好像迪士尼電影,風中奇緣中的柳樹婆婆一樣,充滿故事的智慧長者 ; 而瀨戶內藝術季則是冰雪奇緣裡的安娜,洋溢幻想又自由奔放的少女。一邊是山,一邊是海,幾乎天壤之別。

藝術季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會帶著你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認識一個,在你心中早已有著既定印象的地方。

我永遠記得,當我第一次搭上前往直島的船班時,看著窗外的景色,心裏只有那句讚嘆:「天啊好美!」 。我曾經從淡路島上看過瀨戶內海,也從廣島看過它,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從高松港看出去的水波就是特別的閃亮動人。

這次,我同樣的在志工群裡認識了許多充滿大故事的小人物們。有從亞洲各地前來的青年藝術家們、有知名建築事務所的設計師、還有來自四國各地,看似普通卻充滿熱情的上班族們、甚至還遇到了從前在台北,因為指路而認識的日本朋友,一切的一切都是這麼的不可思議又充滿緣分。

2017年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Hameau d’ellipes

2017年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Hameau d’ellipes

脫下套裝再次出發

瀨戶內的志工活動結束後,同年的會期中我又以觀光客的方式造訪了兩次。

後來我因為在東京就職的緣故,幾乎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只記得要很用力的為自己新鮮人的身份做貢獻,卻忘了要讓自己的快樂呼吸新鮮空氣。在東京的高壓工作體系中,每天過著行屍走肉的殭屍生活。還好就在快要崩塌的時期,我遇見了長野的「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季」,並決定再次投向藝術季的懷抱。

「北阿爾卑斯藝術季」位在長野的大町市。若單只說出它的名字,一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名,不過若是以「立山黑部山脈路線的重要玄關口」來說明它,相信大家就不難想像它的所在地,以及當地自然景色的壯麗了。

2017年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目

2017年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目

造訪那個未知的長野

相較於瀨戶內海,對我來說長野是非常容易抵達的,因此這次我打算僅用一個週末的時間來造訪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雖然我很喜歡,也很習慣一個人旅行,不過在旅程中還是有個最大的罩門:那就是不敢自己一個人睡旅館。因此我總是會下榻在青年旅館或是民宿。不過這次卻難倒我了,或許因為是第一屆的舉辦,我在網路上找了又找,翻了又翻,當地幾乎沒有青年旅館類型的旅店,全都是老字號的溫泉飯店。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了一個古民家青年旅宿,我卻對它是否適合「女生一個人」前往,感到質疑。

當天一早從「信濃大町」出站後,我踏進了車站正對面的藝術季事務局,打算洽詢一些資訊。沒想到,當工作人員們聽到我想用徒步和乘坐公共交通完成兩天的旅程,都紛紛的發出了驚呼。原來,雖然當地也有鐵路,但是最快的間隔通常是三十分鐘一班,並且車站間的距離都非常的遙遠。似乎是普遍大眾都會開車前來,或是乘坐接駁車。志工們建議我當天逛完商店街裡的作品後,就應該要搭上傍晚最後一班的接駁車,否則可能會沒有方法到下榻處。我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看著手機上的地圖:「電車才六站的距離,用走的也走的到吧?」,於是我便做了「相信自己的直覺」這個錯誤的決定。

傍晚看完了商店街的作品,早就超過了最後一班接駁車的時間,於是我便決定徒步前往。在足足走了一個小時,卻發現自己連五分之一的路程都還沒走完的時候,我才驚覺,真應該要好好聽志工們的話。然後在心裡盤算著,不管價格多高都沒關係了,如果有計程車經過,我一定要立馬攔下它。又是個典型的都市人天龍心態,因為在這個鄉間小路,根本不會有機會等到計程車的。

終於在走了約一個半小時後,看到了在田野中央的無人小車站,我興高采烈的前往,卻發現下一班是三十分鐘後,而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昏暗。

2017年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Memory of Okohiru

2017年北阿爾卑斯藝術季 Memory of Okohiru

一句最有朝氣的「こんにちは」(你好)

壓在最後的時間底線,我在夕陽完全收進山底前,抵達了青年旅宿的門口。旅店在一個小小的山坡上,似乎因為前一天下了場大雨,四周圍滿是泥濘。眼前這棟看似不堅固又老舊的房子,替我的心裡又蒙上了一層不安。終於我鼓起勇氣敲了敲那個和式拉門,過了一分鐘,一位朝氣滿滿的年輕男子,用似跑非跑的速度滑到了我的面前,我們四目交接,下一秒他用了我從未在日本人口中聽過的驚人大嗓門,喊了一聲「こんにちは」(你好),就是這一秒,我的不安感全都屍骨無存了。

走進旅宿後,發現已有四五位住客圍在榻榻米上聊天。原來剛剛那位元氣的男子就是這裡的主人,他示意我坐下來和大家聊天,並對於外國人身份的我充滿了好奇。不過最令大家好奇的並不只因為我是外國人,而是沒有車的我,到底是怎麼抵達這裡的。

晚餐過後,旅宿主人推薦我們到中山高原看與自然星空結合的作品To Flower Blooming Stars。不過因為我沒有車,因此其他的住客便提議載我一同上山。那一晚看到的星空,可以說是我看過最不可置信的景色,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在真正大自然中的星空是長這樣的,純淨、閃耀。直到回到旅宿後,我都還沈溺在看到真實星空的感動中。

又過了一陣子,住客們都在酒酣耳熱下開始熱絡了起來。突然間,旅宿主人把話題轉向了我,問我是否願意成為他的攝影模特兒,他願意當一天的司機載我逛藝術季,不過條件是,必須讓他拍攝正在觀賞作品的樣子,以為交換。

原來,旅宿主人除了經營宿業之外,也是位攝影師。因為擔任藝術季的宣傳職位,替藝術季的官方寫文章,因此總需要大量的相關相片。這麼好康的條件,我當然也就一口答應了。然後就好像是每段緣份必然的使然,之後我竟然和這位朝氣蓬勃的男子建立了一場戀愛關係。

或許長野的星空和藝術季的陶冶正是浪漫的原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ku Lin的沙龍
21會員
18內容數
「GOKAN」是日文「五感」的發音。 期許著透過放大自己的每種感官,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不需要刻意地提倡美好生活,只是那些關於日常中的每件大小事, 都能使我澎湃不已。 期待能與那個質量及重量都相仿的你相遇,並一同創造屬於我們的Later Wow!
Iku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9
我想,這是一段寫在疫情時代下的祝福,願新冠病毒早日離去,更期許一個不再有歧視與偏見的和平世界。
Thumbnail
2021/04/29
我想,這是一段寫在疫情時代下的祝福,願新冠病毒早日離去,更期許一個不再有歧視與偏見的和平世界。
Thumbnail
2020/07/15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當下被挑起的情緒漣漪,總讓人有股衝動想和作品說:「謝謝你懂我」
Thumbnail
2020/07/15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當下被挑起的情緒漣漪,總讓人有股衝動想和作品說:「謝謝你懂我」
Thumbnail
2020/06/04
「有些緣分是一刻都不容緩的,或許僅是錯過了某一秒,我們便可能不曾相遇。」
Thumbnail
2020/06/04
「有些緣分是一刻都不容緩的,或許僅是錯過了某一秒,我們便可能不曾相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要談「大地藝術祭」與當地可持續的發展,我說不出個所以然。想到台灣這幾年許多靠各種「節」來吸引觀光人潮的例子⋯這會是農、漁村良性發展的正軌?鄉間有別於都市的生活、緊密人際關係、地方特有經濟運作及自己該有相對的主體性。如果把它推向成為都市的「後花園」、城市人的「夜店」,這會是對鄉間另一種的掠奪方式?
Thumbnail
如果要談「大地藝術祭」與當地可持續的發展,我說不出個所以然。想到台灣這幾年許多靠各種「節」來吸引觀光人潮的例子⋯這會是農、漁村良性發展的正軌?鄉間有別於都市的生活、緊密人際關係、地方特有經濟運作及自己該有相對的主體性。如果把它推向成為都市的「後花園」、城市人的「夜店」,這會是對鄉間另一種的掠奪方式?
Thumbnail
透過前兩篇內容,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大地藝術祭誕生的契機、從無到有的脈絡,以及北川先生對於「重拾長輩的笑容」的期盼等等。這一次想跟大家聊,就是經過這一番的努力之後,最終呈現於大地藝術祭中的作品,具有哪些共通的特性;以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作品的呈現方式又有甚麼樣的轉變。
Thumbnail
透過前兩篇內容,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大地藝術祭誕生的契機、從無到有的脈絡,以及北川先生對於「重拾長輩的笑容」的期盼等等。這一次想跟大家聊,就是經過這一番的努力之後,最終呈現於大地藝術祭中的作品,具有哪些共通的特性;以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作品的呈現方式又有甚麼樣的轉變。
Thumbnail
一、瀨戶內海經典案例   日本的瀨戶內海藝術季是亞洲地區著名的地方活化著名個案,2018年交通部將瀨戶內海藝術季成為「地方創生的成功實例」的典範,同時打開臺灣桃園與愛媛縣松山機場定期的長榮航班,期待讓雙方居民可以互相交流。 1. 藝術能提升在地政治、經濟嗎? 二、自身參與瀨戶內海藝術季 參考資料:
Thumbnail
一、瀨戶內海經典案例   日本的瀨戶內海藝術季是亞洲地區著名的地方活化著名個案,2018年交通部將瀨戶內海藝術季成為「地方創生的成功實例」的典範,同時打開臺灣桃園與愛媛縣松山機場定期的長榮航班,期待讓雙方居民可以互相交流。 1. 藝術能提升在地政治、經濟嗎? 二、自身參與瀨戶內海藝術季 參考資料:
Thumbnail
豐島美術館 在日本三年舉辦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 若是再次走訪藝術祭 琳瑯滿目的展覽中 問我我心中的第一選擇, 無疑就是 豐島美術館 了~~~~
Thumbnail
豐島美術館 在日本三年舉辦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 若是再次走訪藝術祭 琳瑯滿目的展覽中 問我我心中的第一選擇, 無疑就是 豐島美術館 了~~~~
Thumbnail
如果問我旅居日本這一年最印象深刻的是什麼,可能會因為回憶太多太滿而難以回答吧。 如果被問到最喜歡哪個地方,我想我會因為太愛日本的每個角落而難以取捨。
Thumbnail
如果問我旅居日本這一年最印象深刻的是什麼,可能會因為回憶太多太滿而難以回答吧。 如果被問到最喜歡哪個地方,我想我會因為太愛日本的每個角落而難以取捨。
Thumbnail
「我一直都認為,會愛上一個人一定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那首歌唱得一樣,一眼一瞬間。而我們的相遇好像也是那樣的。」
Thumbnail
「我一直都認為,會愛上一個人一定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那首歌唱得一樣,一眼一瞬間。而我們的相遇好像也是那樣的。」
Thumbnail
從第一屆瀨戶內海藝術祭開始,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即透過擅長的龐多竹材,在小豆島的山村裡發表了大巨蛋般的「小豆島之家」。巨蛋和當地「盤撋」了近十年,對藝術家而言,「中山」這個讓台灣人感到相當熟悉的地方,如同第二個故鄉般親切。這次在同一個地點上,從蓋一個「家」的裝置藝術空間,進階到在這塊土地上留下愛戀...
Thumbnail
從第一屆瀨戶內海藝術祭開始,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即透過擅長的龐多竹材,在小豆島的山村裡發表了大巨蛋般的「小豆島之家」。巨蛋和當地「盤撋」了近十年,對藝術家而言,「中山」這個讓台灣人感到相當熟悉的地方,如同第二個故鄉般親切。這次在同一個地點上,從蓋一個「家」的裝置藝術空間,進階到在這塊土地上留下愛戀...
Thumbnail
2016初訪藝術祭第一站好像就是三都半島,那時什麼都不懂,下了船跟著一群旅客上公車,下了公車又莫名地上了志工的休旅車,就這樣一路被載著造訪原本想要行軍去看的作品們,若在豔陽下走個2-3公里,真的是很吃力啊。也感謝有了志工,早早就回到島廚房等公車,等待的同時還被招待了碗番茄素麵和清涼飲料
Thumbnail
2016初訪藝術祭第一站好像就是三都半島,那時什麼都不懂,下了船跟著一群旅客上公車,下了公車又莫名地上了志工的休旅車,就這樣一路被載著造訪原本想要行軍去看的作品們,若在豔陽下走個2-3公里,真的是很吃力啊。也感謝有了志工,早早就回到島廚房等公車,等待的同時還被招待了碗番茄素麵和清涼飲料
Thumbnail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春季會期將要落幕,然而,認真想來,我也忘了為什麼會在2016去參加藝術祭。 海,怎麼樣都好看 在參加藝術祭的期間,除了渡輪上商店街滿滿的遊客,偶爾在展場會看到似乎幾天前看到的同好之外,傍晚時分走在小巷弄中,會發現瀨戶內地區就是一個平實的生活之地。
Thumbnail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春季會期將要落幕,然而,認真想來,我也忘了為什麼會在2016去參加藝術祭。 海,怎麼樣都好看 在參加藝術祭的期間,除了渡輪上商店街滿滿的遊客,偶爾在展場會看到似乎幾天前看到的同好之外,傍晚時分走在小巷弄中,會發現瀨戶內地區就是一個平實的生活之地。
Thumbnail
這幾年的夏天,我都帶著家人親自走訪東海岸藝術季這些藝術與自然的對話場域,親眼看看這些藝術家如何運用本身的能量,與台東的藍天大海及豐富的自然對話。
Thumbnail
這幾年的夏天,我都帶著家人親自走訪東海岸藝術季這些藝術與自然的對話場域,親眼看看這些藝術家如何運用本身的能量,與台東的藍天大海及豐富的自然對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