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

含有「製作」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進劇場」在臺灣劇場界指的是技術人員進駐劇場,進行舞臺、燈光、服裝、音響等技術設備的安裝和測試,以及演員與技術團隊的磨合。本文深入探討「進劇場」前後製作團隊的準備工作,包括人員行程安排、技術協調、預算管理、突發事件處理等,並分享製作人親身經驗,提供劇場從業人員實用的參考。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樺傑新聲音計畫》來到最終決賽回合。  🌟 現場與線上觀眾票選(最終分數): 組別    評審分數(滿分50)  線上票數(%)   總加權分數(滿分100)  《獵聲劇場》    47  33% 80.5 《殘響之光》    48  27% 76.5
Thumbnail
藝式酪梨-avatar-img
2025/08/23
戚文逸從比賽的失落到專輯的成功,那份對音樂的純粹與堅持真的太動人了。 特別是「只希望它能被聽見」這句話,簡單卻深刻地道出了每個創作者的心聲。 你筆下的《年.歲》每首歌都像真的存在一樣,讓人很想聽聽那些旋律。 從〈想要甲妳說〉的台語深情到〈柴米油鹽,歲歲年年〉的人生感悟,每一首都承載著時間的重量。 戚文逸拿獎時的那份真誠與不敢置信,寫得太真實了,就像看見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發光✨
彼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3
藝式酪梨 謝謝這麼深刻的留言。   其實,戚文逸發行這專輯最主要的原因是「樺傑」是他父親創立的。   重新接手,辦了一場非常成功的選秀後,他覺得自己還應該做個表率,才發這張專輯。   這些歌是真的存在,因為是我寫的歌 😂😂😂   有詞、有曲,只是它們還無人問津。   這篇單純是把這樣的心聲給寫出來罷了。
算是做個紀錄,「AI說聖經」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節目,才剛起步而已,不過到目前為止流程大致上已經訂下來,當然還是會持續最佳化,不過基本應該已經固定,而且連太太的節目也都要上線了(她的節目除了底圖以外,都不是AI生成的),就來做個簡單紀錄。 「AI說聖經」是個逐卷解釋聖經內容的節目,最基礎文本自然就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數週後,福新在股東會中正式修改公司章程,強化防禦機制,並啟動企業治理升級計畫。 媒體一片稱讚:「一場企業治理的典範戰役,從防守轉為領導,成功擊退不明資金的滲透。」  江俊臨的身影淡出台面,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還在觀察,等待下一場「值得出手」的獵物。 
Thumbnail
角角上都沒接到您的更新通知啊!
彼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1
林燃(創作小說家) 🙏🙏🙏🙏🙏
戲劇製作人在排練期間遇到的行銷挑戰,包括票務管理、行銷素材製作、行銷會議、預算調整、合作單位溝通、宣傳品製作、節目單製作、行銷訊息傳達等。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過的經驗,並強調行銷在排練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觀眾期待與實際演出內容,提升觀賞體驗。
Thumbnail
ㄟ~~~其實我有買一件......不敢穿出門
荷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2
林燃(創作小說家) 真的好可惜~! 難道真的沒辦法補救了嗎? 說不定可以試試看把霉斑去掉? 唉~!台灣真的是太潮濕了~! 不像日本有的地方比較乾燥,還要開加濕器~
聊聊劇場製作中技術人員在排練後期與製作組的協作,各部門的職責與工作流程,並詳述排練中期和後期的具體任務、時間安排以及與預算、人力資源的密切關係。文章也點出劇場技術人員面臨的挑戰,例如人力短缺、場地限制等,並提供實際操作的建議,例如及早與廠商聯繫、妥善規劃裝卸及倉庫等後勤事宜。
Thumbnail
本文探討劇場演出排練期中設計組(舞臺、服裝、燈光、音樂、影像、動作、道具、妝髮設計)的工作流程與挑戰,說明設計師如何將前置期的概念轉化為可製作的實體,並強調細節的重要性與設計師的專業貢獻。
Thumbnail
前一篇說完排練期的前言,這次讓我們從導演組開始進入排練期,畢竟講到排練,最終的目的就是把原本在紙上的東西,透過導演及演員的排練,好好地呈現出來。 說到導演組的工作目標,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把該死的戲排完。但分時間塊狀來說,還是有排練前/中/後三段時期,分別對應段落排練、大場順走、整排整排再整排。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