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習慣說的「進劇場」,指的是演出見觀眾前,在演出場地把舞台、燈光、服裝、音響、影像各種技術安裝設置完成,並讓技術人員與演員能磨合的這段時間。台灣常見的期程是配合劇場檔期,以「週」來計算,通常首演會是週一開始工作,週五晚上首演。
有很多不同的例外,例如巡演的話可能就是週二或週三人員才會進入劇場開始工作,可能週六下午才會首演;又如兒童劇可能會演早上場;又如果技術真的很複雜或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情過下,也可能前一週的週一就開始進場,也就是到週五晚上首演前,劇組可以有十多天在完全對的舞台上工作,但這個情況在場租、人事、設備租金上都會貴上一倍。
無論怎麼變,一切的核心都是在面對觀眾前,將所有的技術與人磨合在一起,要用的時間取決於預算、檔期、需求等。
今天會來聊聊正式進入劇場前,製作人/製作組都在幹嘛。
進劇場之前的人
整個劇組如果以工作密集度來區分,大致可分為長期密集工作的製作組/行銷組、中期密期工作的導演組、中期混合工作的設計組、點狀式的劇照/平面設計等等、短期集中工作的前台/技術人員這些(應該沒有漏掉的吧…)
進劇場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在同一個專案工作,包括前期已經交主視覺稿的平面設計現在可能在趕電子節目單。
因此對製作組來說,掌握整個劇組所有人的行程是非常重要的事,誰會在什麼時候在哪裡使用哪些資源做什麼,就是「人事時地物」的概念。行程進到技術細節,會有一大部份交由舞監掌握,特別是舞台上的工作進度。
而舞台之外,設計會在什麼時候到、導演會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人員休息時的用餐及空間安排、觀眾進場的接待、演出錄影/劇照的拍攝安排等等,製作組都得要規劃出來,畢竟現在不處理,就是在現場看到有人在等你決定他要在哪裡幹嘛,壓力會超大。
進劇場之前的事
人員各司其職,代表一大部份的工作現在已經交接給專業的了,這件事大概會在演出前一個月到兩週,與場館開的技術協調會左右能確定,如果技術協調會上,對製作組來說沒有太多模糊的事情,那應該六七成沒問題了吧。
而除了這些人所負責的事情外,還會有製作組需要做好準備(無論是心理準備還是物理上的準備)的事。這些事大體上我會分為「為未來做準備」以及「現場沒有特別安排人做的事」。
為未來做準備的部份有像是演完後的道具存放倉庫、服裝清潔規劃這種,也有確認有足夠的錢可以付款、邀請對團隊或是該戲未來巡演重製有幫助的人來看戲這種。端看製作人對這個演出製作有哪些想法,因此沒有一定。不過就像我很早寫過的【製作雜唸】製作人的時間感是多元宇宙 這篇,當一個作品來到進劇場的階段,製作人在考慮的就已經是演完後的事情了。

AI製圖,劇組灑淨拜拜的確跟這張照片很像,但不會有蠟燭、烤整隻豬、罐頭,哈哈哈
而現場沒有特別安排人做的事,特別好發在中小型劇場演出,人力吃緊的情況,這些事情都是瑣碎看起來不特別重要,但一但漏掉就會讓大家有「出包了」這種印象。例如前台人接待、灑淨拜拜、後台管理這種,細節一點大概會是訂便當、丟垃圾、買零食雜物、規劃觀眾等待區及散場動線、演員與觀眾演後是否有交流活動、相關商品販售發票/稅物/品項管理等等各種像是開店的事情。
我自己來說進場前會確認好的事
若以人事時地物來看,人事前兩段說了,時地很清楚就是進場週的場館,物的話就依據需求來尋找。因此在假定技術協調會都順利的情況下,我目前想到進場前會確認好的事包括但不限以下這些(一定會有漏,因為每個演出的細節都太不一樣了!):
- 誰負責訂便當?怎麼跟他進行請款與核銷?這個人要如何掌握每天的人數?
- 劇照及影像攝影師會在什麼時候來?他們可以在哪裡拍攝?我對他們拍完的東西多快有需求?
- 館方跟我方的前台窗口是否互相留有聯絡方式了?觀眾接待的核心邏輯是什麼?有什麼限制與應注意事項需要彼此知曉?
- 是否有演前記者會、演前導覽、演後講座?有的話會有什麼安排?誰會參加?主持人是誰?需要清楚傳達的訊息是什麼?時長多久?
- 觀眾中是否有重要人物,可能要特別去打招呼、邀請到後台等等。
- 是否有特別情況要處理例如視線遮蔽區要換票、觀眾要換禮物等。
- 販售處的品項及人力安排。

在與場館溝通時,會有一項是前台規劃,這是2023年北藝中心藍盒子《泰雅精神文創劇場》的前台規劃說月的其中一頁。
- 除了演出,觀眾在走進劇場前一刻到離開劇場後一刻,他們會看見什麼?包括拍照背板、空間佈置、周邊商品、燈光、各種QR code等等。
- 進場前誰會把排練場的東西運送到劇場,要放在哪?演出完哪些東西要回到哪裡?是否已經安排好車趟及人力來運送?
- 跟行銷相關的所有事,請原諒我這邊只能寫得這麼粗略,因為包括錄口碑、轉發觀眾心得、邀請觀眾填寫問卷等,還有各種行銷上的事情會出現。
- 檢查戶頭,確認這週該付的錢都能付出來。
- 確認要給這週之後不會再遇到的人(技術人員、劇照師、設計等)簽的文件都有準備好。
對我來說,進場前一周到首演,是壓力的高峰,壓力除了來自擔心觀眾的反應,可能怕出包的心情。而且在劇場週所有事情的決定都會需要快,因為沒有時間慢慢思考或是等待情勢變化,製作人/舞監/導演/設計的決定就是情勢變化的關鍵觸發點。
(理論上)所有事情應該都分配出去了,所有事情應該都有人在做了,製作人應該可以出一張嘴在旁邊看劇組運作就行了。但就還是會很緊張。

劇場週標示著演出即將開始與觀眾見面,也即將結束首演檔期。這篇暫且先寫到這邊,如果有想到,也歡迎各位留言補上或討論。或是也可以將這篇分享出去給你覺得需要看一看的朋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