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年快樂!稅收太多發錢la

2023/01/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財政部日前預估2022超徵的稅收大約4500億新台幣,馬上就有立委和專家跳出來說應該還稅於民、廣發現金,到底這樣好嗎?

超徵稅收常見嗎

財政部預估2022會超收4500億新台幣,看起來好像是什麼大新聞,搞得大家都跳出來說要怎麼用這筆錢,但其實台灣不是第一年超收了。若是扣掉2020因為疫情影響,政府推動的一些減稅措施使稅收短收大約223億新台幣以外,從2014年開始台灣每年都超收,並且2021就超過4000億新台幣了。然而這代表台灣有繳稅的大家經濟狀況很好嗎?
其實不然,會有超徵的結果,財政部的估算要負很大一部分的責任。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超徵稅收=實徵稅收數-預算稅收數,所以代表稅收的超徵有可能來自實際徵收的增加或是預算稅收的低估。這其中財經人想把預算稅收拉出來談(實際徵收的部分因為牽涉到現行稅制的檢討,過於深入,財經人就暫且不提)。
以中央政府而例,每年度的稅收會由財政部於前一年度大約6月的時候,估計一份數字並交給主計總處,再通過立法程序,即成為預算稅收數。但國內持續有學者認為,稅收預測其實是失準的,反而用前一年的實際徵收數字做為下一年度的預估徵收額,都比財政部的版本來的準確。同時,學者也認為問題其實在人,不在預測方法。
合理推測,每個稅捐機關,對於被分配到的預算稅收,都有達成預算目標的壓力,所以為了可以達標,預算做保守一點,會是最直接的方法。另外,在保守的財政制度下,低估預算也可以達到控制政府支出的效果。因此,官僚體制與財政保守的心態,很可能是導致預算稅收低估的重要原因。

政府真的很有錢嗎

那每年都超徵的話,政府不就應該滿手現金,錢多多嗎?說老實話,也沒有XD
讀者們知道台灣目前的國債有多少嗎?根據財政部的資訊,結算至2022/12/23,台灣一年以上到期的國債有5兆6998億新台幣,一年內到期的國債有250億新台幣,平均每人負債為24.6萬元。看到這個數字,不知道4500億的超收還算多嗎?
有些人可能會說怎麼舉這麼多債?因為政府每年要花很多錢,包含政府組織運作的經費、公共建設的預算、社會福利的支出、特別類型的預算(例如約8400億新台幣的紓困防疫預算和約7700億新台幣的前瞻預算)等各個大大小小的支出,當國庫以及稅收不夠的時候當然就會舉債。而這些國債可能還不完全包含2022年9月公告說可能2028就會破產的勞保基金、一直虧損傳出也有破產危機的健保、不斷靠著年金改革續命的退撫基金等政府其他資源,所以台灣政府其實真的不是大家想的這麼有錢。

發現金合理嗎

有些立委和學者說不管啦,就是應該要發一萬塊現金,才可以讓民眾有感。財經人其實不是很贊成,理由有兩個。
首先,廣發現金對通膨的影響不是很有利。應該不用財經人多說,大部分的讀者都知道今年是總經年、有通膨的問題、要進行貨幣緊縮等整天不絕於耳的財經資訊(如果不知道的話可以參考這篇總體經濟巨獸|方格子 vocus)。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學者已經提出和財經人一樣的擔心,怕造成通膨再次上升,反而侵蝕掉這一萬塊的購買力,無法給民眾帶來實感,那豈不得不償失。
再來,台灣民眾的儲蓄心理太強盛。台灣人的儲蓄率是世界知名的高,什麼是儲蓄率?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月存下來的金額 / 每個月的收入,通常是拿來衡量民眾願意拿多少錢消費,藉以判斷景氣的其中一項指標。 例如A先生月薪4萬元,每個月扣掉房租、伙食、娛樂等全部費用後剩下5千元,儲蓄率就是5千/4萬=12.5%。2021台灣民眾的平均儲蓄率高達42%,鄰近且民情相似的日本也才大約35%,而民情落差較大的歐美就更不用講,都非常的低。基於這種民情和習慣,部分學者認為,政府發放現金是希望可以刺激消費,帶動內需和經濟,但如果民眾都把現金存進銀行,就失去這個效果,無法帶動經濟循環,因此才有消費券這種強迫掏錢的產物。
除了上述兩個,當然還有前面提到的勞保健保財政空洞要不要填補、要不要先還掉一部分的國債增加財政運作的空間等議題,都是在討論4500億新台幣去處時應該要想到的考量。
當然,鑑於台灣的狀況,財經人認為民意主流如果是發現金,政府應該還是會從善如流,就靜待後續觀察,有天上掉下來的錢也不錯XD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和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