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性

含有「重複性」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光課分享企劃』持續進行,身體級次第七堂:紅寶石之光 🎤群聊人員:D.T、布魯 橘色之光:覺受之光|脈輪位置:太陽神經叢 目的:釋放負面的習慣性思想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焦慮。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時代下,哪些職業容易被取代,哪些職業不容易被取代。分析顯示,重複性高、數據導向的工作容易被AI取代,而需要創造力、批判性思考、同理心和複雜人際互動的工作則較難被取代。未來職場將是人機協作的模式,培養人類獨有的軟實力將至關重要。
Thumbnail
消遣者不喜歡問意義的問題,因為得不到什麼答案。 意義是什麼?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說,行動者賦予行動以意義。但如何賦予?意義何在?均不清不楚。奧地利現象學家舒茲認為,因反思而有意義。這比較有點道理。就如同法國哲學家沙特說的,趕電車時,無暇思考意義的問題;趕上車了,才有可能思考趕電車的意義。 消遣也一樣
Weili Lu-avatar-img
2024/12/04
「消遣者不喜歡問意義的問題,因為得不到什麼答案。」我認為從事消遣活動的人,大多是為了打發時間,應該不會有人在乎消遣背後的意義,因此也就不會有人想要去追問意義的問題,而不是因為得不到答案而不問。不過,從事消遣活動的人有各種類型和狀態,也不能說對消遣者都是無意義的,例如在等人的過程中滑滑手機、看看媒體上的影片或貼文,這看似無意義的行為,但卻在讓等待不再成為是無聊的事時,而變得有意義。
消遣有以下幾個特性。 1.重複性:消遣活動必須是反覆的、一再出現的;不重複的、特殊的活動令人難以接受。人是習慣於習慣的動物,重複性的消遣讓人感到舒適。反正只是消磨時間嘛!誰喜歡完全陌生的事物? 2.一次性:與重複性相對的是一次性。重複的是消遣活動的內容,一次的是消遣活動本身。同一個消遣對象,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