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關鍵在於「公正轉型」,因為氣候變遷的歷史債務,從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過去排放最多的英國、法國、荷蘭等國,若將殖民時期的碳排放納入計算,其責任從不到 15% 提升至近 19%。相對地,印度的歷史責任下降 15%,印尼下降 24%,非洲更下降 24%。換句話說,殖民者過去大量排放,現在卻將減碳責任轉嫁給曾經被剝削的國家,這是非常不公平的策略。
然而,如果選擇不作為,後果更為嚴重:氣候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到 2050 年恐將高達上兆美元,相當於全球 GDP 的 15–34%。相比之下,實現淨零轉型僅需全球 GDP 的 1–2% 投入。這意味著,減碳不是選擇題,而是避免未來鉅額代價的必要投資。
因此,責任的瓜分必須公平:發達國家應承認並矯正歷史不公,透過氣候融資與技術轉移,協助弱勢國家共同轉型,才能避免這場全球性的能源轉型淪為新殖民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