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淨零在永續體系中的定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知識爆炸的時代,有關淨零排放、永續發展、ESG、SDGs等綠色概念頻繁出現,在相關議題中幾乎是人口必言之,然而對於整體框架和各名詞之間的連結時有混淆,亦欠缺宏觀角度。因此,本文不談細節,只談框架,希望對於未來在接觸相關知識時,能幫助自己和讀者了解為何而學以及快速定位所學。

大家好,歡迎來到【淨零補給站】系列文章。我是Jay,將用簡單的方式,帶大家快速了解淨零碳排與氣候變遷的相關訊息,在淨零路上陪你一起前進!

另外,有時間的讀者也可以點擊Gemini生成的互動式網頁來玩玩:點我


目次:
1. 永續發展的關鍵挑戰
1-1. 定義永續發展
1-2. 釐清永續發展的關鍵挑戰-氣候變遷
1-3. 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來銜接全球共識和氣候行動
2. 面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共識
2-1.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
2-2. 基於UNFCCC舉辦的關鍵COPs大會
2-3. 永續發展目標(SDGs)
2-4. 內在發展目標(IDGs)
2-5. IPCC研究報告
2-6. 聯合國全球盟約
3. 面對氣候變遷的氣候行動
3-1. 減緩與調適的差異
3-2. 減緩是終極目標,淨零排放是中期目標
3-3.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一) 法規政策工具
3-3-1. 碳定價(Carbon pricing): 碳稅、碳費、排放交易體系 (ETS)
3-3-2. 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3-4.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二) 企業永續管理
3-4-1. ESG與相關永續揭露準則(GRI、ISSB、TCFD、TNFD、CSRD...etc.)
3-4-2. 內部碳定價
3-4-3. ISO14064-1 & GHG Protocol 碳盤查
3-4-4. ISO14067 碳足跡
3-4-5. ISO14068 碳中和
3-4-6. ISO50001 能源管理
3-4-7. SBTi
3-4-8. CDP
3-4-9. 自願性碳市場 (VCM)
3-5.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三) 低碳解決方案
3-5-1. 零碳再生能源
3-5-2. 低碳核能
3-5-3. 低碳運輸
3-5-4. 低碳農牧
3-5-5. 低碳建築
3-5-6. 循環經濟
3-5-7. 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CCUS)
3-5-8. 碳移除
3-6.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四) 個人氣候行動(淨零綠生活)
3-6-1. 低碳產品(物品、飲食)
3-6-2. 低碳服務(旅遊行程)
3-7.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五) 永續金融資金
3-7-1. 永續金融產品
3-7-2. 綠色債劵
3-7-3. 永續連結貸款
3-7-4. 綠色氣候基金


1. 永續發展的關鍵挑戰

1-1. 定義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經典定義為:「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自身需求的發展模式[1]。此定義核心在於三大支柱—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的整合與共存。這三者相互關聯,例如,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可能加劇環境污染,而嚴格的環保法規又可能增加企業成本。因此,永續發展追求的是一種持續調和三者關係的發展路徑。

1-2. 釐清永續發展的關鍵挑戰-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

在眾多威脅永續發展的因素中,氣候變遷被公認為是最全面且最急迫的挑戰。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的報告明確指出,全球暖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正直接且猛烈地衝擊著永續發展的三大支柱 [2]。因此,應對氣候變遷,已成為實現永續發展不可迴避的先決條件。

有關氣候變遷的相關數據,請參考我的前一篇文章:破解氣候變遷的四大迷思

1-3. 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來銜接「全球共識」和「氣候行動」

「永續發展」是我們的最終願景,由於氣候變遷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國際社會透過一系列公約、組織與目標,形成了「全球共識」。而基於此全球共識,各國政府、企業及個人將其轉化為一系列具體的「氣候行動」,齊心協力應對挑戰。

2. 面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共識」

2-1.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UNFCCC於1994年生效,是全球第一個為應對氣候變遷而設的國際公約,也是後續所有氣候協議的基礎。其最終目標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人為干擾的水準上[3]。公約確立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等重要原則,承認已開發國家在歷史排放上負有更大責任,應率先採取行動並協助開發中國家。

2-2. 基於UNFCCC舉辦的關鍵COPs大會

COP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締約方會議是UNFCCC的最高決策機構,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檢視進展並制定新的承諾 [4]。其中關鍵的會議包括:

  • COP3 (1997年):通過《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首次為37個已開發國家設定具法律約束力的量化減排目標,採用「由上而下」的強制性減排模式 [5]
  • COP21 (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確立了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水平2°C之內,並努力追求1.5°C的目標。其歷史性突破在於轉向「由下而上」的治理模式,由各國依自身能力提交「國家自定貢獻」(NDCs),並建立每五年一次的「全球盤點」機制 [6]
  • COP27 (2022年):達成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 的歷史性協議,旨在為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嚴重、卻最無力應對的脆弱國家提供資金援助,回應了開發中國家長達數十年的訴求,是氣候正義的重要里程碑 [7]

2-3. 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是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的17項全球發展目標,旨在2030年前共同應對貧窮、不平等、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是永續發展概念的具體行動藍圖 [8]

raw-image

2-4. 內在發展目標 (Inner Development Goals, IDGs)

IDGs是一項較新的倡議,它提出為了實現宏大的外部目標(如SDGs),人類需要相對應的內在發展與心智成熟度。它歸納出5大維度、23項內在技能與品質,旨在為SDGs的實踐者提供個人層面的支持框架 [9]。IDGs 強調,外在的轉型始於內在的轉變。

raw-image

2-5.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IPCC是聯合國設立的官方科學機構。它本身不做研究,而是負責評估和匯總全球所有關於氣候變遷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研究成果,並發布權威的評估報告。這些報告凝聚了全球數千名科學家的共識,為氣候變遷的成因、影響和未來風險提供了最可靠的科學證據,是奠定全球政治談判急迫性的基石[10]

2-6. 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

聯合國全球盟約是全球最大的企業永續倡議。它呼籲企業將其營運和策略與人權、勞工、環境和反貪腐四大領域的十項普世原則結合,並採取行動推進SDGs等更廣泛的社會目標 [11]

3. 面對氣候變遷的「氣候行動」

3-1. 減緩與調適的差異

氣候行動主要分為兩大類,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減緩 (Mitigation)
    透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如使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或增加碳匯(如植樹造林)來直接對抗氣候變遷。
  • 調適 (Adaptation)
    調整自身以應對已經或預期將發生的氣候衝擊,從而降低災害損失。例如,面對海平面上升而興建海堤,或開發能抵抗乾旱的作物品種。

3-2. 減緩是終極目標,淨零(Net Zero)是中期目標

「減緩」是應對氣候變遷的根本之道。而為了達到《巴黎協定》的1.5°C溫控目標,全球必須在2050年左右達到淨零排放。淨零排放並非指完全不產生任何排放,而是指在特定時間內,全球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透過自然或技術方式「移除量」達成平衡的狀態。因此,「淨零」成為實現氣候「減緩」最關鍵、最明確的中期戰略目標。

3-3.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一) 法規政策工具

法規政策工具

法規政策工具

3-3-1. 碳定價 (Carbon pricing):
為溫室氣體排放制定一個明確的價格,將污染造成的社會成本(外部成本)轉化為排污者的營運成本(內部化),從而創造減排的經濟誘因。主要有兩種形式 [12]

  • 碳稅/碳費 (Carbon Tax/Fee):由政府直接對每噸碳排放設定固定稅率或費率,提供明確的價格信號。
  • 排放交易體系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TS):政府設定排放總量上限(Cap),並核發排放許可。排放量低於配額的企業可將多餘的許可出售給超額排放的企業(Trade),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碳價,獎勵減排效率高的企業。

3-3-2. 碳邊境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CBAM是歐盟推行的一項政策,要求進口到歐盟的高碳排產品,必須依據其在生產國未支付的碳成本,向歐盟購買憑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碳洩漏」,即歐盟企業為規避境內嚴格的氣候法規而將生產外移至規範寬鬆國家。此機制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促使非歐盟國家也加速建立自身的碳定價體系,以避免其出口產品被課徵額外費用 [13]

3-4.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二) 企業永續管理

企業永續管理

企業永續管理

3-4-1. ESG與相關永續揭露準則 (GRI、ISSB、TCFD、TNFD、CSRD...etc.)

  • ESG:指環境 (Environmental)、社會 (Social) 與治理 (Governance),是評估企業永續發展績效的框架,也是投資人用以評估企業在非財務方面的風險管理能力與長期價值創造潛力的關鍵指標。
  • 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永續報告框架,採「衝擊重大性」(由內而外)角度,關注企業的營運對經濟、環境和人權造成的衝擊 [14]
  • ISSB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由IFRS基金會成立,旨在建立全球一致的永續揭露準則,採「財務重大性」(由外而內)角度,關注永續議題如何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風險與估值 [15]
  • TCFD & TNFD:TCFD專注於氣候相關的財務揭露,而TNFD則將此框架擴展至自然相關的財務揭露,兩者皆協助企業與投資人系統性地評估與管理環境風險 [16], [17]
  • CSRD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歐盟的強制性指令,要求企業必須同時考量上述兩種重大性(即「雙重重大性」),進行更全面、更具可比性的永續資訊揭露 [18]

3-4-2. 內部碳定價
企業自願在內部為自己的碳排放設定一個虛擬價格,用以影響投資決策(例如,高碳排專案的資本支出需額外計算碳成本)、評估氣候風險和激勵內部單位減排,是一種前瞻性的內部管理策略工具。

3-4-3. ISO14064-1 & GHG Protocol 碳盤查
此為企業碳管理的起點。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 (GHG Protocol) 是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與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共同開發的一套全球標準化的溫室氣體會計框架,是全球絕大多數企業碳盤查工作的基礎方法學 [19]。而 ISO 14064-1 則是一套國際標準,它基於GHG Protocol的框架,提供組織層級的溫室氣體盤查與報告的具體原則和要求[20]。簡言之,GHG Protocol是「會計準則」,而ISO 14064-1是依此準則進行「審計和報告」的標準流程。

3-4-4. ISO14067 碳足跡
一套國際標準,規範了單一產品(商品或服務)從原料開採、製造、運輸、使用到廢棄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即產品碳足跡)的計算與溝通方法 [21]

3-4-5. ISO14068 碳中和
一套國際標準,提供實現和展示碳中和的原則、要求和指南。它特別強調「減排優先」的層級關係,即組織應優先透過自身努力最大化減排,然後才能使用高品質的碳權來抵換剩餘的排放 [22]

3-4-6. ISO50001 能源管理
一套國際標準,提供組織建立、實施、維護和改進能源管理系統的框架,以系統性方法持續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與成本,這也是減碳最快見效的方法之一 [23]

3-4-7.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SBTi協助企業設定符合《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減排路徑。通過SBTi驗證的目標,代表企業的減排承諾不僅是口號,而是與全球氣候科學的要求相符,具備公信力 [24]

3-4-8. 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CDP是一個全球性的環境資訊揭露平台。它代表數百兆美元資產的投資機構向企業、城市、政府發出問卷,要求其揭露氣候變遷、水安全與森林風險的管理資訊,並對其表現進行評分,其評分結果已成為供應鏈採購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 [25]

3-4-9. 自願性碳市場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VCM)
自願性碳市場是一個允許企業、組織或個人自願購買碳權(Carbon Credit)來抵銷自身無法削減的碳排放的市場 [26]。然而,市場對於碳權的品質、額外性和永久性等議題存在諸多討論,因此企業在使用時應呼應ISO14068-1 碳中和的標準,也就是「減量為先、抵換為輔」的原則。

3-5.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三) 低碳解決方案

低碳解決方案

低碳解決方案

3-5-1. 零碳再生能源
如太陽能、風能、水力、地熱等,在發電過程中不產生溫室氣體,是能源轉型的核心。

3-5-2. 低碳核能
發電過程近乎零碳,可提供穩定的基載電力,但需審慎處理核廢料儲存與社會溝通等挑戰。

3-5-3. 低碳運輸
透過發展電動車、氫能載具、智慧交通系統、完善的大眾運輸網絡與共享交通,來降低運輸部門的碳排。

3-5-4. 低碳農牧
採取更有效率的耕作方式、改善畜牧業的甲烷排放、發展永續漁業、減少糧食浪費。

3-5-5. 低碳建築
從綠建材選擇、建築設計、營運能效到拆除階段,全面導入節能與循環經濟理念。

3-5-6. 循環經濟
透過「設計」使產品與資源能被不斷地重複使用、維修,或者回收與再生。

3-5-7. 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CCUS)
從發電廠或工業製程等「排放源」捕捉二氧化碳,再利用於其他工業產品或永久封存於地下。

3-5-8. 碳移除(carbon removal)
指從大氣中主動移除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達成淨零目標、處理剩餘排放的關鍵負碳技術。其方法可分為:

  • 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
    透過保護、管理和復育森林、土壤、濕地、海洋等自然碳匯 ,來增強其吸收和儲存碳的能力。這是目前最具成本效益且能帶來多重協同效益(如生物多樣性)的移除方式 [27]
  • 技術為本的解決方案 (Technology-based Solutions):
    如直接空氣捕捉 (Direct Air Capture, DAC) 或生質能與碳捕捉結合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 等。這些技術潛力巨大,但目前仍面臨高成本與高耗能的挑戰。

3-6.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方向-(四) 個人氣候行動(淨零綠生活)

個人氣候行動

個人氣候行動

3-6-1. 低碳產品(物品、飲食)
指在生命週期中產生較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個人可透過選擇具有環保標章、碳足跡標籤的產品,支持在地、當季的植物性飲食,並減少食物浪費與過度包裝的消費行為來實踐。

3-6-2. 低碳服務(旅遊行程)
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取代短程航班,入住環保旅店,支持在地社區的生態旅遊,並在旅途中自備環保餐具與盥洗用品,減少一次性廢棄物,降低旅途中的碳足跡。

3-7. 達成淨零排放的五大策略-(五) 永續金融資金

永續金融資金

永續金融資金

3-7-1. 永續金融產品
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過程的金融商品,如ESG主題基金、綠色保險等,引導資本流向對環境和社會有正面貢獻的企業。

3-7-2. 綠色債劵
一種固定收益工具,其募集的資金被嚴格限制,專門用於資助符合條件的「綠色」項目,如再生能源電廠、能源效率提升、污染防治或綠建築等。

3-7-3. 永續連結貸款(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 SLL)
SLL的貸款利率與企業整體的永續發展績效指標 (KPIs) 掛鉤,而非特定專案。若企業達成預設的ESG目標(如溫室氣體減量),則可獲得利率減碼優惠,以此激勵企業全面性的永續轉型。

3-7-4. 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 GCF)
GCF是在UNFCCC框架下設立的全球最大氣候基金,由已開發國家出資,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減緩和調適行動,是實踐氣候融資承諾的關鍵機制 [28]



主要參考文獻

[1] United Nations. (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blog/2023/08/what-is-sustainable-development/

[2]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n.d.). Repor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pcc.ch/report/ar6/syr/

[3]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n.d.). Process and meetings. Retrieved from https://unfccc.int/

[4]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 Retrieved from https://unfccc.int/process/bodies/supreme-bodies/conference-of-the-parties-cop

[5] Kyoto Protocol. Retrieved from  https://unfccc.int/kyoto_protocol

[6] Paris Agre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

[7] UNFCCC. (2022, November 20). COP27 Reaches Breakthrough Agreement on New “Loss and Damage” Fund for Vulnerable Countries. Retrieved from https://unfccc.int/news/cop27-reaches-breakthrough-agreement-on-new-loss-and-damage-fund-for-vulnerable-countries

[8] United Nations. The 17 Goals. Retrieved from https://sdgs.un.org/goals

[9] Inner Development Goals. The IDGs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nerdevelopmentgoals.org/

[10] IPCC AR6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pcc.ch/report/ar6/syr/

[11]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The Ten Principles of the UN Global Compact. Retrieved from https://unglobalcompact.org/what-is-gc/mission/principles

[12] The World Bank. Carbon Pricing Dashboard. Retrieved from https://carbonpricingdashboard.worldbank.org/

[13] European Commission.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Retrieved from https://taxation-customs.ec.europa.eu/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_en

[14]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 The GRI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

[15] IFRS Foundation. IFRS Sustaina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frs.org/sustainability/

[16]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sb-tcfd.org/about/

[17]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 Retrieved from https://tnfd.global/

[18]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 Retrieved from https://finance.ec.europa.eu/capital-markets-union-and-financial-markets/company-reporting-and-auditing/company-reporting/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_en#legislation

[19] GHG Protocol. Retrieved from https://ghgprotocol.org/

[20] ISO 14064-1: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o.org/standard/66453.html

[21] ISO 14067: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o.org/standard/71206.html

[22] ISO 14068-1:202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o.org/standard/43279.html

[23] ISO 50001: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o.org/standard/69426.html

[24]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Retrieved from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

[25] CDP. Retrieved from https://cdp.net/en

[26] Carbon Credit. What is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Retrieved from https://carboncredits.com/what-is-the-voluntary-carbon-market/

[27] Nature-based Solu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iucn.org/our-work/nature-based-solutions

[28] Green Climate Fu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reenclimate.fu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y's 淨零補給站
1會員
2內容數
HI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Thumbnail
為應對全球永續發展趨勢,真理大學最近設立了「ESG智慧永續碳權交易研究中心」。該中心旨在培育具有永續發展專業能力的人才,推動碳權交易研究,並支持企業與社會加速永續轉型,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今年7月中旬,該中心將再次與SGS合作,舉辦「ISO14067:2018碳足跡標準主導查證員課程」,進一
Thumbnail
為應對全球永續發展趨勢,真理大學最近設立了「ESG智慧永續碳權交易研究中心」。該中心旨在培育具有永續發展專業能力的人才,推動碳權交易研究,並支持企業與社會加速永續轉型,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今年7月中旬,該中心將再次與SGS合作,舉辦「ISO14067:2018碳足跡標準主導查證員課程」,進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永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在當今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永續發展已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
Thumbnail
永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在當今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永續發展已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