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335年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找到“淨化”的意義(專指心靈)比如當時觀看戲劇歌劇是舒壓的方法還能領具補貼。
亞里士多德說:觀賞一齣悲劇並安全的把自己代入這情景中 又或者眼見一件謀殺戲總比發生在自己身上要好 另外對普羅米修斯受到的悲慘遭遇感到痛苦恐懼總勝過去抨擊自己的好友。
舊時的八大藝術:音樂 舞蹈 戲劇 文學 建築 雕刻 繪畫 電影在在都是俗稱的藝術或娛樂 目的也即是“淨化‘’人類的心靈。
我生在舊時代有讀不完的紙本書(唯獨對教科書厭棄)說不上求知欲只是愛閱讀(成了不用功的藉口)因為我倏地發現當年幾十塊錢能買下一個文學巨擘一生嘔心瀝血的傳世鉅作 這便宜不佔實屬笨瓜。雖然這些都對工作財務沒什麼顯著幫贊 但對建構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也讓自己一頭栽進“哲學”領域的探討 不時的在內心與自己對話 細細的品味這光怪陸離的世界和跌宕起伏的人生。
有個說法:一個人的高度是由讀過的書 一本本碼起來的。說得就是愛閱讀的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