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

含有「台海戰爭」共 1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代國際政治中,「新聞」早已不僅是傳遞事實的媒介,而成為認知作戰的重要工具。新聞標題與報導內容,往往帶有特定立場與情緒包裝,目的是引導輿論、操控情感,甚至形塑戰略環境。此現象並非單純的假新聞,而是一種經過精心設計的訊息操作,透過選擇性呈現與語言設計,影響閱聽人對事件的解讀。
Thumbnail
——但每個人都在動嘴皮,算自己的好處 為什麼不能打?因為代價太高,誰都承擔不起 中國:一旦開打,外資撤離、經濟崩盤、政權動搖,還可能打不贏。 美國:就算打贏,死傷慘重、金融震盪、盟友信任崩潰,還可能引發核戰或網路攻擊。 台灣:第一波就被摧毀,不只是人命損失,還有民主制度、晶片產業、語言主權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集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com/live/KzGrIuH-40k 歡迎成為美中台戰情室的會員,收看付費會員限定的直播(每月約八次,可無限回放):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fSDTLYTvy8FPcpfifeGeQ/jo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zfDjsqYXE #捍衛台灣主權與民主 #翻轉投降主義 #個人理念宣揚,不喜莫入 《投降主義的迷思》 (一) 設身處地。倘若你是一心渴望成為中國千古一帝的習近平。倘若你認為台灣很容易投降。就如同馬英九終日恐
Thumbnail
真正成熟的反抗,不是秀肌肉(重點要有肌肉啊),是動腦子。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7/20
面對戰爭要有準備,也希望國人能對保衛國家的軍人好點
Gideon Alex-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0
傑克 重點還是執政者對軍人的態度: 一、不挑起戰爭:不只保護軍人,也保護人民。 二、提高軍人福利:不能只是口惠而不實的口號。
本文探討臺灣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的國防策略,重點闡述「不對稱作戰」的必要性及優勢。文章分析中臺戰略目標差異、傳統大型武器的侷限性、源頭打擊的成本效益等議題,並提出以機動分散、高成本效益的武器系統建立「碰不得的臺灣」的建軍構想,最終呼籲全民參與,建立不對稱作戰的共識。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7/01
我們的國防應該是要傳統與不對證作戰的結合,就像文中說的,為了應對灰色作戰也還是要保留留傳統載台,所以空軍戰機不能放棄,海軍的水面水下艦艇為了應對封鎖也是有必要的.其實我還是支持源頭打擊的.只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說靠源頭打擊就能阻止戰爭.源頭打擊只能削弱敵人,其實台灣的建軍已經算走在不對稱上面了.像是海軍建造能搭載雄二、雄三進行機動打擊的沱江級巡邏艦,海鋒大隊擴編成打擊群.也和美國買了將近兩千枚的刺針飛彈.總的來說,空軍正在等新飛機,海軍正在造潛艇和下一代的輕巡防艦,陸軍.....要改的可多了.所以未來國防應是多元化的
台美日三國合作舉辦的兵棋推演,由於十分敏惑,過去極為少見,即使舉行亦未曾公開;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區域內的軍事威脅與日俱增,台美日兵推已有常態化的發展趨勢,也將為國際所樂見。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日前以中共2030年武力犯台為背景,於2025年6月10日起連續兩天舉行 「台海防衛兵推」
Thumbnail
美國近期釋放2027年可能開戰的訊息,引發臺灣民眾的備戰討論。本文作者針對免役者,提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應對突變的心理及準備。在戰爭情況下,生活仍會持續,經濟市場也持續運作,民眾應著重於提升自身能力而非過度恐慌。
Thumbnail
吳淡如說水滸傳七十回後寫差了,我這次重讀水滸,第五十回就受不了!水滸作者文筆好,但筆下全是自以為好漢的社會渣滓與利益集團,就像美國的MAGA...
針對日益嚴重的網路攻擊威脅,本文探討沖繩美軍基地與日本基礎設施所面臨的風險,並分析美日合作的重要性。文章訪問了前美國網路司令部司令官保羅・中曾根和麥可・羅傑斯,他們強調了中國的網路攻擊潛力、民間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以及強化美日合作以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必要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