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在香格里拉會議上明確的講說2027很有可能開戰後,網路上大家風聲鶴唳,也開始有朋友在問我要怎麼準備避難...
2020 年就開始意識到備戰的重要性,經過幾年的學習與實作,我整理了給「一般免役者」參考的備戰原則與思路。這篇給目前沒什麼特殊身份,沒有老父老母妻小要照顧的免役仔們。
我不做過於專業的軍事指南(因為那也不是我的專業哈哈),主要是希望能夠提供給每一個人,在面對動盪的時代,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起「能應對突變」的心理與基本準備概念。
從日常出發:戰爭發生時,你是誰?你在哪?
1.先從假設情境開始想,分成在家避難跟外出避難。到時候如果空襲是常態,我看烏克蘭人的經驗是「白天待在家正常生活,晚上睡浴室或是附近防空洞」,大部分時候根據地還是會在家裡。
2.找你家附近最近的防空避難所,有可能是家裡地下室、學校等機關,兩三個點,有時間就實際去走走。
3.工具跟裝備的準備,以習慣使用、平常會用的上的東西開始多準備,不要先去買你平常用不上的東西。
4.細節再以情境去設想「要待在家一周不出門」跟「要去避難所(假定是附近學校)一周生活」。
5.大部分避難所只是為了防空襲應急用,沒有要長期收容,所以大部分的人應該還是會待在自家生活,除非整區的人要被下令撤離,那再另外準備。
6.剩下的靠上課拓展認知,例如如果你會想多精進救護技能,就可能會在上課後多買你救護會練習到的東西),多交些住附近的朋友。
7.物質的東西買了不會用只是累贅,還不如去投資腦袋。要花錢的話,學技能會比買裝備物資更重要,學技能也會讓你更清楚知道自己發展專業要準備什麼。
8.上次看花蓮大樓倒塌,所有的寵物最後都獲救了,戰爭條件下應該也會是差不多結果,所以寵物放在家裡安全的地方就好。(以寵物健康能自行活動為前提)
最重要的:就算是在打仗的烏克蘭,咖啡廳也是照常營業
我們可能會以為打仗就是生靈塗炭,什麼都要放棄。
但沒有,雖然有困難跟煎熬的地方,人依然沒有放棄生活的可能。,連咖啡廳都在開,我也有看到有人在烏克蘭上傳自己在家彈鋼琴的影片(伴隨著偶爾的砲彈聲)。
我跟牌友甚至上個月才透過網路從烏克蘭賣家那邊買牌,也看到有人在砲彈聲中照常在家彈鋼琴——生活確實能持續,經濟市場都有在運轉,一般老百姓只要在現在的生活基礎上多做一點準備就好。
不管是不是在戰爭,相信你的體力、腦袋,都會比你的物資裝備更有價值,裝備從來都是輔助人發揮能力。
認知先行、技能輔助、物資最後
備戰到現在,這反而是我學到的最大的收穫,而不是像台派網紅說的「你再不縮衣節食準備這個那個你就完了」。沒有,想買什麼就去買,我也沒有因此就不買牌跟水晶,還沒開打前,認知與技能優先於物資。
大家好好生活,穩定自己跟別人,化解焦慮的最好方式是行動,但不是焦慮購買。
穩定自己、好好學習、找幾個可以信任的朋友一同參與跟討論,一步步來,揪團去上課比囤物資還有買你也不知道怎麼用的裝備更實際,加油啦台灣人。
最後,記得8月投同意罷免票!!決定你的戰爭是簡單級還是地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