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

含有「台灣文學」共 45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戰敗的同時,日本立刻放棄了台灣。你們是台灣人,台灣人終究是台灣人,不是日本人,希望你們幸福。」
「菩薩為何憤怒?或者說,憤怒的,是菩薩嗎?」── 路那
「通風不良的心,會逐漸侵蝕一個人所有的人格;密閉的心,只會招致瘋狂。但是要一個人赤裸裸地交出自己的心而活,卻又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今年台灣文學金典獎的年度大獎作品《七月爍爁》,以其「獨到」的台語書寫,讓許多台語文工作者跳腳,且讓我們來分析作者的意圖
Thumbnail
bookarchery-avatar-img
2 天前
對文學有興趣的讀者如果連讀都遇到讀不懂的問題(台語書寫的文字很多時候我幾乎都看不懂😭,雖然試著理解、對照文意,但要如此堅持才能讀完一本書實在不容易)我覺得比起「故事解體,敘述粉碎」,看不懂文字在表達什麼,有種很窒礙難行的感覺。
bookarchery 李竺芯也是用台語正字,不會因為追求娛樂性而亂用台語漢字,她的歌好聽洗腦又有趣,我也聽了不下十遍,腦袋裏會一直迴盪「足芳」
林婉珍在《往事浮光》裡談到皇冠出版社辦公室「三號」是個文壇中很有名的地方⋯⋯
Thumbnail
一年一個,連生六年,對現代的都市人來說,真可怕!
林婉珍在《往事浮光》裡談到許多作家都會進出皇冠出版社的辦公室⋯⋯
Thumbnail
台灣省糧食局倉庫原本為日治時期愛國婦人會創立的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提供戰爭中犧牲之遺族能在此半工半讀,民國四十八年後作為台灣省糧食局倉庫。這座改名為台灣文學糧倉的博物館讓人覺得很有早期日式傳統建築風格、目前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Thumbnail
三日前,承蒙詩人莫渝的邀請,我參加「銀鈴會張彥勳百歲冥誕紀念展」開幕茶會(主辦:文訊雜誌社、協辦:前衛出版社),聆聽文壇前輩分享他們與張彥勳的文學成就與互動頗受感動,而且以封德屏社長為蒐集作家佚失的作品(雜誌),漫長等待終於所獲的精神尤為敬佩。在我看來,這種甘於在滄海中得一粟的喜悅(像中了頭獎彩金)
李友煌記得,報社要專訪葉老,第一次約在左營勝利路的住家,那是一幢破落的透天厝,拉一半的鐵門有一片壞掉的紗門橫擋著,防貓狗進去。室內光線昏暗,他要認真看「隱隱約約看到一尊老公仔標坐在那裡。」便是葉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