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

含有「朱立倫」共 7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政治近期最受矚目的「大罷免」運動,以國民黨立委全數挺過告終。歷時一年多的罷免案,分兩波投票(726與823),最終藍營以31:0的成績完封綠營發起的罷免行動。這場被視為測試朝野勢力的政治角力,不僅維持了立法院的「朝小野大」格局,也暴露了台灣民主機制中的諸多挑戰。
國民黨主席選舉陷入盧秀燕與朱立倫的僵局,互疑互怨。朱立倫辛苦操盤大罷免卻被懷疑「卡盧」,盧秀燕拱了大半年最後縮手,雙方皆有怨氣。黨內長老批評選舉淪為爛戲,缺乏A咖論述,僅見投機與攪局。雖有人醞釀勸進蔣萬安、侯友宜、張善政或韓國瑜備援,但各有局限...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對賴政府提出「5項改革」呼籲,要求即刻釋放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及國民黨黨工,用公平公正審判取代押人取供。 賴清德總統回應媒體說,希望朱主席了解,政策可以對話合作,但司法獨立性必須尊重。 引發法界強烈批評,朱立倫的說法嚴重誤導人民,讓社會誤以為政治人物可干預司法,違反憲法保障的司法獨立。
Thumbnail
台灣政壇的詭譎多變,在這幾年達到了高峰,過去屬於泛綠色彩的幾位政治人物,如柯文哲與黃國昌,相繼與民進黨反目成仇。柯文哲創立的民眾黨,與國民黨結盟,黃國昌則在時代力量泡沫化後,投向了民眾黨。形成了綠營與藍白聯盟分庭抗禮的局面。就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最近所做的台灣民眾政黨偏好趨勢來看,綠營與藍白聯盟....
Thumbnail
藍田-avatar-img
2025/07/15
這篇文章所說的所謂藍綠板塊僵化與其說是事實判斷倒不如說是台獨死忠者的期盼,所謂藍綠板塊僵化說穿了就是統獨對立,統獨對立在台灣持續了近四十年早已成了炒冷飯,所以版主所說的「綠營的支持者很團結很難裂解」恐怕不是事實,先不說未來中共垮台中國民主化後台灣人放棄台獨的可能性,即使現在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對待台灣的態度(例如賴清德政府對於台積電可能變成美積電軟弱得如同美國衛星國)也很難讓年輕人有熱忱去支持台獨,更別說若台海戰爭爆發則台灣毫無勝算一事已愈來愈明顯難以遮掩,無怪乎民眾黨的年輕人支持度會威脅到民進黨,民眾黨的選票不是來自於搶藍營而是來自於年輕人,台獨死忠者例如版主不願面對"「綠營的支持者很團結很難裂解」恐怕不是事實"的事實,然而不願面對事實的態度無法改變正在發生的事實。
文:新聞中心/圖:翻攝自國民黨官網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5/28)日主持常會時表示,上周行政院的兩項宣示讓人錯愕,第一,行政院宣布剋扣地方一般補助款636億元,占今年一般補助款25%,一般補助款是法定中央對地方的義務、責任 ,並非計劃型補助款,而是必須撥付的。地方補助款遭剋扣,地方政府可以透過訴願
Thumbnail
2028年國民黨總統人選逐漸浮上檯面,外界多聚焦在台中市長盧秀燕,但真正值得關注的黑馬,或許是桃園市長張善政。 盧秀燕近期雖持續在媒體民調中名列前茅,但政績內容卻乏善可陳。購物節抽獎、物調券等政策雖有短期效應,卻無法累積長期治理印象。加上媒體操作頻繁,反而引來質疑聲浪,熱度也逐漸消退。 相較
Thumbnail
臺灣總統的個人風格如何影響國家內外政策走向,以及蔡英文和賴清德總統的不同治理風格比較,並探討大罷免風潮對執政黨、在野黨及黨內領導人的影響,以及持續的政治對抗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潛在衝擊。
Thumbnail
何謂獨裁?不道歉的領導人是獨裁。
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激烈,黨中央的權力角力,導致黨內路線偏離中道,造成聲量操作與治理能力的雙重斷裂。面對2024年的大罷免風潮,國民黨中央戰略混亂,論述失焦。未來,朱立倫可能透過反對賴清德、強化戰鬥姿態等策略,穩固深藍選票,並藉機洗牌重組黨內勢力,以鞏固個人權力。
你以為台灣已經解嚴30多年了嗎? 在苗栗還沒,在新竹還沒,在花蓮還沒 在基隆還沒,在桃園還沒,在台中還沒 在新北還沒,在金門還沒,在馬祖還沒 在彰化還沒,在台東還沒,在台北還沒 在原住民還沒 你以為可以投票了,就是解嚴 但當你要罷免時,才發現其實還在戒嚴啊 所以想要真的解嚴,那就把他罷下來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