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老朱真心換絕情,怨懟滿天飛
國民黨主席選舉尚未正式開打,黨內卻已經陷入滿天怨懟。
👉 朱立倫有怨:大罷免出錢出力,硬是挺過黨工被抓、死亡連署案低谷,726/823兩波罷免更以「完封勝」收場。老朱沒功勞也有苦勞,結果卻換來質疑—有人懷疑朱不是「真心要交棒」而是暗中「卡盧」;對老朱來說 根本是「真心換絕情」。
👉 挺盧派也有氣:挺盧派拱了大半年,盧只丟下一句「考慮參選」,幾個月後卻縮回「不考慮」。連代理人方案都沒了,讓基層錯愕直呼:「這大半年是在演哪一齣?」。檯面下兩派互相猜忌,還有一堆雜魚想要趁亂上位,藍營上演的不是「大罷免後浴火重生」,反倒像一場「宮廷內鬥」。
藍營終於發現:「黨中央可以沒有盧秀燕,但不能沒有朱立倫。」
因為若朱真的「我不選了,把國民黨交給張亞中之流」,恐怕全場反朱、挺盧派都得跪地收場。(目前看起來情勢大概真的是這樣...)
😡 一、藍營大老的憤怒與失望
一位國民黨大老直言,這場黨主席選舉根本是「爛戲一場」。
🔹 他批評盧秀燕明知自己目前還缺乏兩岸論述與政策能力,卻以「媽媽市長」人設掩飾退卻;朱立倫則想在「大罷免完封勝」的高點急流勇退;而其餘參選者不是投機就是攪局。
🔹 黨主席選舉本應是展現論述、向社會溝通願景的舞台,如今卻沒有A咖願意承擔此大任,國民黨自陷泥淖。
🚂 二、盧朱僵局:膽小鬼遊戲
這是一場經典的 Chicken Game。
✘ 朱立倫想華麗轉身,留下最後風景。
✘ 盧秀燕拒掌黨權(珍惜羽毛),自信2028將「定於一尊」。
兩人都不肯退讓,卻把國民黨推向「火車對撞」的險境。
若選出適格黨主席應能承接大罷免戰果邁向2028;如今卻停駐在毫無意義的宮廷政治。
🌟 三、A咖備援:蔣、侯、張與韓
面對僵局,黨內浮出「備胎方案」:
- 🧑💼 蔣萬安:年輕形象牌,但若掌黨權,最讓盧不安。
- 👮 侯友宜:性格直率,卻與國民黨保持距離,多次表態專注市政。
- 📊 張善政:黨齡淺、經驗不足,但盧接受度最高。
- 🐓 韓國瑜:若想參選,必須辭立法院長,但目前毫無動作。
結論:人人有聲量,卻沒人敢承擔。目前候選人已經喊到離開政治鎂光燈多年的郝龍斌...
🌀 四、模糊策略與政治算計
朱的「交棒說」、盧的「考慮參選」、蔣與侯的低調拒絕都屬於「模糊策略」。
✨ 優點:製造外界想像空間,維持未來性。
💢 缺點:時間一久,支持者覺得被戲弄,失望轉為憤怒。
正如一句話:「模糊若不見好就收,最後會變成侯侯做代誌,誰也看不懂。」
🤝 五、可能的解方:朱盧合作?
部分藍營人士推動「朱盧分守上下半場」方案:
- 朱立倫續任至2026,守住九合一選舉。
- 勝選後華麗轉身,盧接棒黨魁,直取2028。
📸 近期朱盧同框、舉手、擁抱,被解讀為釋出善意。但這樣的合作能否落實,仍需雙方放下算計,展現誠意。
🐟💰 六、雜魚、撈家與清池
主席選舉高達1320萬元門檻,被形容是「清池」。
- 雜魚:邊緣角色,屢敗屢戰。
- 撈家:背後有金主,把主席當利益籌碼。
🎰 有人形容這就像:「任何人只要有300萬美金,都可以參加慈善撲克王大賽。」
⚠️ 七、未來的隱憂
最後的問題是:就算有某人當上主席,國民黨能跳脫「罵民進黨、比爛」的框架嗎?
「國民黨贏了大罷免,卻在主席選舉把自己送進安寧病房。」某人評論道.
如果盧朱持續僵持,A咖不敢承擔;國民黨不只是錯失2028,更會被外界徹底看破手腳。
🔥 總結:
這不是一場改變國民黨命運的比賽,而更像是一場朱盧間「誰先眨眼的膽小鬼遊戲」。
若未來國民黨主席既無論述、也沒有大局觀,很容易就會被黨內親中勢力跟地方派系挾持;國民黨不只是錯失執政機會,而是會一步步把自己推進歷史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