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閎
含有「王大閎」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21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三〕農藝系考種館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
#
文化資產
#
台大
#
農藝系考種館
9
8
李英華
3
「徐教授接著說:「我辦展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展覽,引起文資團體的注意,讓民眾了解這些建築、關注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 徐教授真是有心人!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20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序曲〕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無人能及。他為台灣留下了超過百件經典作品,光是臺大校園內就有近20件。2028年臺大將迎來百年校慶,特別策劃「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
文化資產
#
台灣大學
#
建築
14
4
李英華
3
「王大閎不僅是建築師,更是詩人和文學家。」 林徽音也是和王大閎同時代的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熟讀古典文學,文學底子很好。後來又出國留學學建築,不僅成為有名的建築師,在文學領域也有成就。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19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二〕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建築師王大閎深受包浩斯現代主義風格影響,一九六○年代受台大校長錢思亮遴選,而留下許多在台大校園內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是1961年「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位於臺大椰林大道底端、總圖書館左側的「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深紅朱漆挑高傳統大門,搭配黑色門框與金色鎖頭,白色的折板屋頂昂揚天際
#
文化資產
#
臺大建築
#
王大閎
15
5
乙二
2
真是篇精彩的介紹,好詳盡,謝謝kiki的分享。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17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一〕徐明松教授談王大閎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傳統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至今無人能及。 1953年來臺後,蓋了建國南路自宅令建築界為之驚艷,隨後完成的國父紀念館、外交部等多棟重要公共建築,更是名噪一時
#
王大閎
#
建築
#
市定古蹟
19
17
Sylvia
3
乙二 得分享你一起看~
陳彥仲的沙龍
2022/09/05
《靜默的光,低吟的風》
要透徹王大閎的建築,必得先看懂他的人生,及處世哲學。
#
書評
#
王大閎
5
留言
那個叫 Che 的的沙龍
2021/12/24
王大閎的法文課
這個句子也出現在羅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的刺青上。在他脖子與肩膀那一圈就是刺這個句子。 解釋: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一個蘿蔔一個坑,別強求別人跟你一樣。) 請看 (校對的抱怨:裡面外文超多,也許該叫原文版,而非英文版......) crêpe de Chine
#
王大閎
#
科幻小說
#
建築師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