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三〕簡樸‧極致–農藝系考種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為臺大發展的重要系所之一,前總統李登輝也是農藝系的學生。

農藝系考種館位於台大校總區靠近基隆路,鄰近舊舟山路,這一區域都是農藝學系的使用範圍,環境蔥鬱,猶如烏托邦般的世外桃源,擁有廣大的農場和日治時期蓋的「磯小屋」等木構造建築。

raw-image

臺大農藝試驗場

臺大農場

臺大農場

農試場辦公室

農試場辦公室

臺北帝大初期以「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為基礎而設立,這棟建築為農林學校作業室。為紀念台灣稻米之父磯永吉,現為「磯永吉紀念館」,暱稱「磯小屋」

臺北帝大初期以「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為基礎而設立,這棟建築為農林學校作業室。為紀念台灣稻米之父磯永吉,現為「磯永吉紀念館」,暱稱「磯小屋」

磯小屋現作為教育推廣場域,平日未開放,假日訪客還不少

磯小屋現作為教育推廣場域,平日未開放,假日訪客還不少

農藝系考種館/1970年

沿著磯小屋往前走,眼前出現一棟被藤蔓半掩的紅磚小屋,彷彿隱匿在森林中的秘密基地,這便是農藝系考種館。

考種館是王大閎於1970年完成的作品,一字型平面,兩層樓高,柱樑外露,女兒牆、遮陽板和窗台皆採用斬石子工法,外觀十分樸素。
徐明松教授說:「例如遮陽板,與地質館和化工館的遮陽板相比,它顯得更加簡單。」然而在簡單當中,王大閎依然巧妙地掌控了比例,展現了設計的平衡與節奏。尤其從側面觀看,充滿了韻律感。

而屋頂女兒牆刻意比柱樑還更外露,突顯了王大閎植基於傳統大屋頂的隱喻。

raw-image


考種館正面外觀

考種館正面外觀

突出的屋頂女兒牆,帶有傳統中國建築大屋頂的隱喻

突出的屋頂女兒牆,帶有傳統中國建築大屋頂的隱喻

考種館充滿韻律感的遮陽板

考種館充滿韻律感的遮陽板

垂直遮陽板左右兩側刻意與窗台留下4塊1/4B(約略等於1B 23公分) 的距離,一則從側面觀看時,遮陽板不會擋到窗台,顯得構件各自獨立,拉開的距離也顯得活潑

垂直遮陽板左右兩側刻意與窗台留下4塊1/4B(約略等於1B 23公分) 的距離,一則從側面觀看時,遮陽板不會擋到窗台,顯得構件各自獨立,拉開的距離也顯得活潑

垂直遮陽板左右兩側刻意與窗台留下4塊1/4B(約略等於1B 23公分) 的距離,一則從側面觀看時,遮陽板不會擋到窗台,顯得構件各自獨立

垂直遮陽板左右兩側刻意與窗台留下4塊1/4B(約略等於1B 23公分) 的距離,一則從側面觀看時,遮陽板不會擋到窗台,顯得構件各自獨立


天才傑作。旋轉梯
考種館裡面有一座樓梯,是王大閎少數如此精美的設計之一。徐明松教授表示:「這座樓梯非常有趣,它完全沒有接觸到內牆。而且在轉角處,樓梯以四十五度倒轉,呈現出螺旋的效果。」這樣的設計極具挑戰性,階梯的背面也需要倒四十五度角,並且在轉角處也呈現螺旋狀。更特別的是,扶手沒有倚靠牆壁來支撐。

徐教授讚嘆:「這真是王大閎厲害的地方!你到底要有多高的美感,才能將這樣的設計掌控得這麼好!」

王大閎曾說:「樸素並非粗鄙,而是簡而精……真正的中國建築是簡樸敦厚,非常自然的,尊重現有的大環境。」隱匿於臺大校園深處的考種館,正是王大閎美學品味與人文思想的真實呈現。

考種館的室內樓梯

考種館的室內樓梯

考種館的室內樓梯(圖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考種館的室內樓梯(圖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原本讓人期待的室內大樓梯,卻因負責人不在場,無法進入參觀,只能透過玻璃門外拍照做紀錄。

談到轉角與銜接,徐明松教授分享了一些王大閎設計的家具案例。他指出,王大閎的家具轉角處,幾乎都有倒角設計。所謂倒角,就是將物品的角部斜切,以形成斜角。例如,王大閎設計的家具,木頭轉角會切45度角,讓角落處呈現弧度,這樣一來,原本的四方形設計,會變成像八角形一樣的造型。

徐老師解釋,這與華人文化特質有關,因為華人認為「事緩則圓」,偏愛圓滑過渡的設計。因此,即便是四方形家具,也會在邊角加入倒角。這種設計不僅源於文化背景,還有實際的好處—尖角容易損壞,而倒角能有效減少損傷風險,提升安全性、耐用性,並增添美感。

王大閎設計的家具(圖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王大閎設計的家具(圖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raw-image

其實,考種館最近才進行翻修,把原本斬石子的材質肌理都給破壞了,相當可惜。徐教授說,或許是它的位置比較隱蔽,未受到文資團體的注意,所以沒有被提報古蹟,校方也未事先進行評估,就隨意整修。相比之下,化工館在整修過程中就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這棟建築就未受到應有的保護與關注。

徐教授接著說:「我辦展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展覽,引起文資團體的注意,讓民眾了解這些建築、關注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透過群眾力量,讓臺大不得不重視它!」

徐教授說他常向文化局提報古蹟,但台大總務處的總務長常說:「徐老師,你這是在找我麻煩,這會讓台大無法發展。」徐老師回應:「有這麼嚴重嗎?我提報這些建築,正是希望讓台大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具備文化發展的意義,怎麼會是阻礙你們發展呢?」

這反映了認同的問題。徐教授感嘆,現在台大的教育方針中,文史、哲學和藝術似乎都不再受到重視,唯有高科技發展才被視為關鍵。因為他們的捐款最多,台大往往更聽取他們的意見,忽略了其他人的聲音。

因此,為了讓這些台灣重要文化資產得以傳承,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站出來為它發聲!

◎感謝徐明松老師專業導覽

★延伸閱讀: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四〕賴仕堯教授談校園規畫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2024.12.20-2025.3.24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二樓

raw-image


※註:倒角設計:將物品的角部斜切,以形成斜角,這樣的設計不僅具有安全性、耐用性,還能提升美觀,甚至讓物品與其他物品更易搭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4會員
61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農藝系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隸屬於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設有「作物學講座」由磯永吉教授負責、「育種學講座」由市島吉太郎和安田貞雄教授負責,以及「工藝作物學講座」由澀谷常紀教授負責。 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三個講座合併後,正式成立「農藝學系」,成為臺灣最早且最重要的農藝教學
Thumbnail
農藝系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隸屬於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設有「作物學講座」由磯永吉教授負責、「育種學講座」由市島吉太郎和安田貞雄教授負責,以及「工藝作物學講座」由澀谷常紀教授負責。 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三個講座合併後,正式成立「農藝學系」,成為臺灣最早且最重要的農藝教學
Thumbnail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
Thumbnail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2024.05.03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不遺餘力,於今(5/3)日上午在彰化市農會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市農業倉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彰化市農會理事長林水木、常務監事劉仁民、總幹事白閔傑等人出席共同見證,一同祈求開工大吉、工程順利,
Thumbnail
2024.05.03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不遺餘力,於今(5/3)日上午在彰化市農會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市農業倉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彰化市農會理事長林水木、常務監事劉仁民、總幹事白閔傑等人出席共同見證,一同祈求開工大吉、工程順利,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大甲 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大甲區是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與稻米等。大甲鎮瀾宮每年也吸引許多遊客與前往參拜。 歷史 1922年4月,大甲庄改制為「大甲街」。二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設置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2月25日,臺灣劃分為8縣9省轄市,大
Thumbnail
大甲 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大甲區是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與稻米等。大甲鎮瀾宮每年也吸引許多遊客與前往參拜。 歷史 1922年4月,大甲庄改制為「大甲街」。二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設置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2月25日,臺灣劃分為8縣9省轄市,大
Thumbnail
大甲區 舊稱「大甲社」,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及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稻米等。民俗文化方面以大甲鎮瀾宮最為人熟知。 地理 大甲區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以及后里台地所構成。大甲扇狀平原為大甲溪與大安溪因堆積作用而形成之沖積扇平原。 歷史 大甲在漢
Thumbnail
大甲區 舊稱「大甲社」,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及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稻米等。民俗文化方面以大甲鎮瀾宮最為人熟知。 地理 大甲區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以及后里台地所構成。大甲扇狀平原為大甲溪與大安溪因堆積作用而形成之沖積扇平原。 歷史 大甲在漢
Thumbnail
喝茶、飲茶、品茶,你是哪一種人?臺灣茶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朝與日據時期靠著茶金出口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茶葉產業對臺灣文化產生重要影響,透過移進茶苗,精進技術品種試驗,進而獎勵推廣種植,茶葉產業的重心從原本的南臺灣移轉到了臺灣北部,更促進了全臺經濟的繁榮發展。
Thumbnail
喝茶、飲茶、品茶,你是哪一種人?臺灣茶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朝與日據時期靠著茶金出口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茶葉產業對臺灣文化產生重要影響,透過移進茶苗,精進技術品種試驗,進而獎勵推廣種植,茶葉產業的重心從原本的南臺灣移轉到了臺灣北部,更促進了全臺經濟的繁榮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