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

含有「陽明」共 2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這是秋哥新推出的一個專欄服務,用一張表把全球前11大航商的EBIT、本益比、本淨比、自有船比、殖利率、市值、現價和目標價,一口氣做比較,這樣看倌們就能知道每家船商的大致情形。在做研究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標準一定要一致,不能搞雙標,不然做出來的研究結果一定錯誤百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期運力仍然呈現平穩增加的狀態,主要還是來自於地中海大量增加自有船並退租船。秋哥就講過無數次,船商造了新船不是拆舊船就是退租船,只有SB才會以為船商會造一堆新船,搞到運力大爆炸害自己賠錢。現在大哥是不是示範給你看了?
Thumbnail
翻閱舊文,每每都能沉潛放下,心緒平靜,樂以忘憂。 陽明先生說的「良知,可以忘患難、出生死」,不憤激、不怨悔、不尤人、不畏懼,真有「朝聞道、夕死可以」之志。 即使走過死蔭的幽谷,命繫一線;即使遭受到人格的侮辱,廷杖四十;陽明先生仍能挺拔自證,仍能坦然面對。 何能如此坦蕩、如此釋懷? 世間的榮辱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8/21
法 哲學家孟德斯鳩的十惡: 沒有人性的政治 沒有思想的崇拜 沒有人文的科學 沒有道德的商業 沒有良知的知識 沒有真實的歷史 沒有獨立的精神 沒有自由的幸福 沒有勞動的富裕 沒有制約的權力。
付費限定
雖然今天止跌了,但秋哥還是要提醒,這些千金股,大部份還是位於本益比及本淨比被極度高估的位置,所以價格的漲跌波動會很大,你千萬不要以為千金就會一直是千金,當市場不追捧時,獲利能力下滑時,市場當年多捧你,現在市場就會多踩你,紅茶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你一定要先去了解公司,同時制定好你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很多媒體喜歡引用外媒報導,說2025年全球航運供給成長達6.3%與6.2%,需求成長約2%與2.7%,仍為供過於求情況,也常常有人用新建船比例幾趴來佐證運力大爆炸。但秋哥每月全球十大航商運力報表,做了三年了,除了23年為了消化新冠疫情的過度庫存,而導致供過於求外,運力怎麼從來沒爆炸過......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老實說,秋哥是讀管理的,不是財金,所以財務金融這塊,秋哥是門外漢,程度沒有比各位好多少,可是基本概念還是有一點的。接下來秋哥試著用舉例的方式,讓大家了解一下關稅和美元,到底會對台灣的產業造成什麼影響。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再請各位大師指點一下。假設某產業出口的成品,每一個貨櫃價值是1萬美元......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來,各位一定可以從各媒體看到貨櫃三熊1-7月營收出曾如下:  長榮:24年2492.84億,25年2300.91億,年減 7.70%。  陽明:24年 963.91億,25年 841.73億,年減12.68%。  萬海:24年 860.17億,25年 843.79億,年減 1.91%。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昨天秋哥才在講長榮概念股,今天台驊馬上證明給你看。  長榮股利助攻!台驊上半年EPS達4.54元 因投資規劃暫不分派盈餘  新聞中提到,台驊114年上半年來自長期持股的股利收入達新台幣2.79億元,占稅後淨利比重約44.8%。這並不全都是長榮的功勞,陽明功勞可能更大些,因為沒記錯的話......
Thumbnail
劉勃彦-avatar-img
2025/08/08
父親節快樂
付費限定
  65大對航運的觀察比較全面,秋哥就只有專注在長榮而已,我連陽明萬海都不太懂了,更別說散裝和貨代。秋哥偶而會拿別家的出來比,今天就拿台灣海運同業來開鞭,來看一下長榮到底能不能一個打十個。  貨櫃:陽明、萬海  散裝:慧洋、裕民、台航、中航、新興、正德  貸代:台驊、中菲行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自本期起除運力分析外,會增加全球各大貨櫃航商的淨利率及本益比比較。本期運力增幅趨緩,但自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是來自於貨櫃一哥地中海的影響,內文將有詳述。《全球航商總運力》 截至2025/07/31為止: 全球貨櫃船數7354艘,較上月增加了24艘,增加幅度0.327%。全球貨櫃總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