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六合拳高僧大方添油香,您的心意秋哥收到了,感恩再感恩!
這是秋哥新推出的一個專欄服務,用一張表把全球前11大航商的EBIT、本益比、本淨比、自有船比、殖利率、市值、現價和目標價,一口氣做比較,這樣看倌們就能知道每家船商的大致情形。
在做研究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標準一定要一致,不能搞雙標,不然做出來的研究結果一定錯誤百出。所以在EBIT、本益比、本淨比和目標價,秋哥是參考https://hk.investing.com/,自有船比來自秋哥每月固定做的運力報告,殖利率和市值則參考GOOGLE財經。或許這些和你手上的資料有不同,但只要是出自同一網站同一項目的數字,比較起來就會有意義。

《EBIT 息稅前利潤-五季平均值》
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的中文是息稅前利潤,指的是企業在扣除利息支出和所得稅之前所獲得的利潤。EBIT主要用來評估企業的本業經營情況,因其剔除了不同公司的資本結構(負債程度)和稅率差異的影響,方便比較同一行業或不同時期的企業獲利能力。
這個部份秋哥跟羅漢哥有討論了一下,主要的差異是台灣沒有給EBIT這個數字,而是業內業外分開算,和國際把業外盈餘也算進去的算法不一樣。事實上,業外盈餘也是公司的資金產生的獲利,分開算本來就很奇怪。舉例來說,長榮每季幾乎都有25億元的利息收入,長榮公司沒錢的話,利息要從哪生出來?還好聽說27年台灣的財報終於要跟世界接軌了,但在那之前,我們還是統一用EBIT來做比較。
首先來看近五季平均,你絕對想不到的是,第一名居然是萬海的30.15%,第二名才是長榮的30.02%,這樣講你可能沒概念,第二季台積電大概在49.63%左右,代工皇帝鴻海則只有3.16%,但這都是他們最五季最好的表現了。送貨的能賺這麼大,沒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