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e Yang-avatar-img

Diane Yang

103 位追蹤者

Diane Yang

103 位追蹤者
不擅長自我介紹,只知道自言自語。 並在對世界與人性觀望與疑惑之餘、 仍努力永保好奇、並樂此不疲。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52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依稀記得兒時學過一首民族歌曲,歌詞中有一句是這樣唱的:「高粱肥、大豆香、風吹草低見牛羊~」那麼,換成祕魯版本,這段歌詞可以改寫成-- 「馬鈴薯肥、紫玉米香、風吹草低見草泥馬~~~」 草泥馬,正式學名是羊駝,安地斯高原鋪天蓋地隨處可見的動物,海拔越高的地帶越有可能望見牠們比人類還多的蹤跡跟陣仗...
Thumbnail
威尼斯,威廉·透納一生中兩度遊歷、據傳也是他最愛的一個景點。英國出身的透納,自1802年起展開人生中頻繁的歐陸旅行,倒不是去義大利、而是先去了奧地利、法國和瑞士;但他中~晚年屢次造訪威尼斯,畫了很多威尼斯、多到成為觀看他的一個重點系列...
Thumbnail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透納完成於1842年--這一年,透納除了藍色、另外還畫出了黑色與紅色的瑞吉山日出、一共完成三幅這座山峰的日出繪製。 其中,以藍色這幅最知名、知名到已成為當今英國的國寶級藝術作品、由英國全民募資保存之...
Thumbnail
此刻我看到的西斯汀禮拜堂壁畫,跟以往在許多畫冊或網頁看到的圖片相比,鮮明有神不少。得償宿願,旅行以此畫下完美句點兼驚嘆號,至今仍感動不止、這趟義大利旅行的收穫,無法以更多的言語形容了。
Thumbnail
真的是天堂般的藝術之美
Diane Y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3
跳鼠飛行日記 沒錯,無論是站在梵諦岡大教堂或是博物館裡,有如看見天堂。
梵諦岡博物館: 全球參觀人次第二多的藝術博物館、歷任教宗珍藏讓人大開眼界 終於! 踏進來了--人生心願解鎖最重要的一個「鎖」、對我來說就是梵諦岡博物館--羅馬行、甚至這整趟義大利之旅的大重點,就劃在行程尾段、好酒沉甕底的梵諦岡博物館!!
Thumbnail
梵諦岡是全球信奉者直逼十億的天主教中心,國土雖只有0.44平方公里,卻吸引每年近700萬的觀光客。這篇來梳理梵諦岡歷史背景與聖彼得廣場、大教堂內外部的輝煌、也回顧它漫長又不易的建造設計過程。從文化、建築、藝術及宗教層面細看梵諦岡,無不被其深刻的精神力量所震撼。
Thumbnail
萬神殿(義大利語: Pantheon),若單望此中文譯名、便能發自內心生出「眾神聚居的殿堂」之意;先不問萬神殿裡面到底住著多少位神,單就萬神殿令人仰之彌高建築之美、以及它那一攤開來便令人興嘆致難望其項背的興建史,萬神殿本身,就是「神」蹟般的偉大存在!
Thumbnail
國家紀念碑: 迥異於古羅馬建築風格、詠懷義大利國父的壯麗地標 回憶來到羅馬首日下午的那段城市漫遊,前半段我們專注沉浸並詠嘆古羅馬~羅馬帝政時期遺下的許多千年遺跡,對我來說雖非頭次看到、但感動莫名有如初見;至於後半段的國家紀念碑之行,於我真的就是初次見面! 因為上次來羅馬,我與此景點只是匆匆路過...
Thumbnail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08/08
真理之口,真的是很有名的景點!
Diane Y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9
深邃月光 的確,所以這次再來,一大早第一個景點就被安排了真理之口,我覺得這樣安排很理想、可以避免越接近中午~下午後有更大批人潮襲來,那就很可能會等到天荒地老了。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傳說中,羅馬的建造者羅慕洛(Romolo)如是說。 相隔17年,我重返羅馬。抵達的季節不同(上次在揮汗如雨的盛夏八月初訪;這回則挑了不冷不熱的人間四月天上旬抵達),但心情是一樣炙熱又悸動的.....
Thumbnail
心願解鎖--踏進烏菲茲、文藝復興藝術瑰寶看到飽! 佛羅倫斯第二天一早,上半天排定參觀烏菲茲美術館。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不只是世世代代的佛羅倫斯人、更是全世界眾人們的重磅級藝術瑰寶!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