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山人
19
位追蹤者
追蹤
縱谷山人
19
位追蹤者
「璞石南山,縱谷溪畔,佳人才子,老屋良田。」我是住在山腳下的移居青年,過著有點野的斜槓人生,在這裡用文字書寫生活,或聊一些從生活經驗延伸的議題。
縱谷山人的沙龍
22
會員
13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7/04
防災包知多少?在政治信仰塞滿你的包之前,先認清要避什麼難
台灣防災意識抬頭,避難包熱銷引發討論。從高價套組到平價選擇,反映不同需求和焦慮。除基本物資,個人化準備更重要,需考量災害類型、情境和時長。政府和民間應合作推動永續防災行動,提升國民抗災韌性。
#
世界末日
#
防災
#
避難包
6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5/17
關於「玉里鎮公所生態池/外來種事件」一點小小的環境倫理探討
玉里鎮公所為提升親水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和「遊玩品質」,特地放養了紅尼羅魚和錦鯉,但貼文發出後即被炎上下架,有趣的是,之後鎮公所又發文表示魚類「經過馴化」,並指責民眾批評不理性。然而為什麼生態愛好者會生氣?為什麼鎮公所要放錦鯉和紅尼羅魚?從這起事件的不同視角,可以看到台灣發展的一些困境。
#
生態
#
外來種
#
生物
4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5/01
花蓮鯉魚潭的生態災難:外來種正在屠殺水域,但沒有人試圖做點什麼
疫情趨緩,花蓮的水域活動也逐步解封,鯉魚潭的腳踏船、釣客再度活躍起來,但人們不知道,在清澈美麗的湖景之下,水中生態災難卻宛如煉獄。
#
人類
#
衝突
#
保育
4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5/01
傳說中「魔神仔」作祟的仙女瀑布,潛水到河底看看有什麼
當山林、水域開放已成趨勢,你不可能靠嚇小孩的拙劣伎倆,就說服戶外愛好者「一輩子窩在家裡才安全」,唯有破除迷信、找出原因,才能讓更多戶外愛好者看清自己,並養成必備的相關能力。
#
瀑布
#
仙女
#
魔神仔
3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5/01
花東偏鄉居民談颱風體驗:為何「重建家園假」有必要存在?
一般颱風只要「買好食物」就算準備好的城市人可能無法想像,假如你是一位資源有限的東部偏鄉居民,防颱要做什麼?颱風天會是什麼體驗?需要把座騎山豬綁在豬棚嗎?讓移居偏鄉的我告訴你,為什麼我認同「重建家園假」的概念。
#
衝突
#
保育
#
人類
3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5/01
鯨魚悲歌:一條藍鯨的死亡可以有什麼意義?
《口袋裡的戰爭》這部鋼彈系列作品中,一位名為巴尼的軍人,駕駛著弱小機體向強大的鋼彈發起攻擊,但對戰局沒有起到任何影響,然而巴尼的影響力卻作用在現實觀眾上,催生了「巴尼陣亡紀念日」。正如當初,那個因為纏繞漁網擱淺在台灣岸邊的小藍鯨死得毫無意義,而如今,牠靜靜的陳列在館中,告訴人們一些他們該知道的事。
#
邊界
#
野生動物
#
人類
2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5/05/01
發生在東部偏鄉的「黑熊偷雞摸狗」事件,為何會變成熱門議題?
這不是野生動物的暴走劇,是一場制度、保育、城鄉想像與媒體道德競技場的全面崩潰。 黑熊YNP-BB02之死,像是一面照妖鏡,讓我們看見一個連「狗為什麼被綁著」都講不清楚的社會,卻自以為可以跟山林共存。這場討論不該只是保育與獵槍之爭,而是對整個「人與野」治理思維的全盤挑戰。
#
野生動物
#
黑熊
#
人類
3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4/12/26
工作·旅行·生活-練習不趕時間
住在鄉下其中一大樂趣-有機會從事從沒想過的工作。 最近經人介紹,開始參與一些公部門的房地產相關案件,針對個案去現場勘查並記錄,實務上呢,就是去拜訪偏鄉的老房子、紀錄、完成一些行政程序,工作輕鬆、工時非常短,薪水還很不錯。 不過這工作也不是單純的爽缺,雖然工作簡單,但它需要基本的責任感、文書能力、
4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4/09/30
〈山海 〉:我,荖山,石梯坪
對我而言,移居就像一場逃亡。 逃離都市、逃離制度、逃離期待、逃離有毒的家庭關係。然而,當我逃到島嶼的東部,逃到山路的終點、逃進深海的岩縫,逃到我認為的世界盡頭,才發現是逃不掉的。 曾經天真的以為,假如逃到沒有人認識的遠方,就能把過去揉成團,在嶄新的紙張上展開新作品,然而,故事只不過是翻了一章,整
#
山
#
海
#
移居
3
留言
縱谷山人的沙龍
2024/09/12
旅「游」台灣-危險水域環島經驗分享
「水深危險,禁止戲水」 在台灣,只要是適合下水的水域,多數都會被政府插上牌子,告誡民眾不要靠近水域,多數人也對此習以為常,畢竟玩水不是人類存活的硬需求,也確實有一定風險性,然而,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河溪湖泊遍地的國家,親近水域是人類的天性,再怎麼恐嚇禁止、思想教育,一代代年輕人都會嘗試親近水域的。
#
水域
#
溪
#
河
7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