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文字的盆栽-avatar-img

咀嚼文字的盆栽

2 位追蹤者
家有三個寶貝:直男哥、暖男弟及窩心妹。小孩進入青春期後,媽媽學習讓自己成為一株盆栽--安靜地陪伴。這是我記錄自己閱讀、學習及孩子陪伴我成長的過程。
avatar-img
咀嚼文字的盆栽的沙龍
2會員
28內容數
家有三個寶貝:直男哥|暖男弟及窩心妹。 小孩進入青春期後,媽媽學習讓自己成為一株盆栽--安靜地陪伴。 這是我自己的閱讀、學習及小孩陪伴我成長的過程紀錄。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先說明我的英語程度,TOEIC模擬測驗690分(聽力及閱讀部分),閱讀空中英語教室雜誌時80%看得懂,因為從小的英語教育著重在聽力與閱讀,所以「口說」部分幾近於零分吧😅。 最近開始有動力想增進自己的英語口說能力,很幸運地AI時代有超多AI英語口說APP可供選擇,對於我這個
Thumbnail
暖男弟的導師非常注重成績, 偏偏暖男弟這一班的班級成績目前還達不到導師的要求, 尤其是數學。 國七上學期第二次段考班級數學平均分數55分, 第三次段考班級數學平均分數56分, 導師嚇壞了, 接連出現一些企圖「力挽狂瀾」的行為。 導師開始罵班上同學的數學太差, 並且要求數學老師多給
下午4:54, 我在學校旁的十字路口右轉, 我提早到了……距離我與直男哥約定接他的時間還有6分鐘, 於是我和我的gogoro以時速10公里的速度緩慢前行。 現在已過了放學學生蜂擁而出的尖峰時刻, 前方右側人行道卻異於往常……一群男學生簇擁著、大聲喧嘩著, 我將gogoro停在與直男哥
週末我們一家晨跑六公里後…返家途中, 暖男弟突然變得安靜, 一回到家不急著吃早餐, 只顧拿著一張紙、一枝筆埋首疾書…… 嗯…大概不是疾書…… 而是「時而抬頭思考、時而俯首揣摩」, 一段時間過去, 餐桌上的紙張中多了一首詩: 「柳絮連天上春妝, 秋菊滿地添秋色, 夏蓮桃
大概是去年…或前年的時候,我聽了「大人學」Bryan說他喜歡閱讀人物自傳,因為自傳是「真實的故事」而不是虛構的情節,於是我便上網買了好幾本自傳,「張忠謀自傳上冊」是其中一本,但買了之後我就擱著,想著等我先把之前買的書消化、閱讀完畢後再來拜讀。 沒想到一擱就擱了好久…久到直男
Thumbnail
新的一年,當然一定要擬定年度計畫囉!今年的計畫就是把去年沒完成的計畫拿來繼續執行😆!而且一定有「學好英文」這一項計畫!(學了30年還是認為自己沒學「好」英文)😁 Youtube上有著大量、琳琅滿目教大家如何學習英文的影片,但我覺得資訊有點破碎,想得到比較完整、有系統
Thumbnail
閱讀完畢、闔上這本書時,我心中是存在矛盾的。 先說閱讀這本書的緣由:我的姊姊喜歡阿嘉莎•克莉絲蒂--瑪波小姐系列,其中她尤其推薦「謀殺啟事」、「復仇女神」和「黑麥滿口袋」,我對「謀殺啟事」最有印象,於是就先從這本書開始閱讀。 故事一開始是報紙上刊登了一則謀殺啟
Thumbnail
2020年我開始聽podcast,那時有感於自己每天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做家事,沒時間閱讀,便在網路上搜尋說書(聽書)節目,因此認識了瓦基的「下一本讀什麼」頻道,聽了很多好書,也一路追蹤著瓦基…知道他從台積電離職了,後來又出書了。 2022年我家的三寶爸對於待了將近18年
Thumbnail
日前聽到不只一位作文老師說:「寫作文要舉名人或佳句來當例子,但請不要再舉愛迪生和愛因斯坦……這些老調牙的例子了……」,我不想挑戰作文老師的想法,但我閱讀書籍時,很驚訝地在不只一本書中發現外國人非常喜歡舉愛迪生這種「老調牙」來當例子啊😅! 例如《大腦喜歡這樣學》中寫到: 那種在迷迷糊
好久沒有畫畫。 姊姊在Line群組中傳來一張畫室的作品--白紙上黑色線條勾勒出一台老舊充滿古味的腳踏車,提醒我即使只有一支筆、即使只有一種顏色,也能傳達出物品的生命價值;另外也提醒我趕緊重拾擱置數週的畫筆。 我認為繪畫很容易讓人進入心流,我必須琢磨於一些小細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