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投資展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好像習慣每年都會在年初寫一篇投資展望了,但最大的心得就是,實際情況的發展到最後都會比原本的預測更「狂野」。

以2022年為例: 大家都知道升息影響很大,但沒想到會跌得這麼慘這麼久;2024年初我說看不到肉眼可見的風險,但也沒想到台積電受惠於AI的題材可以漲的這麼兇這麼久。

所以關於年初展望,大家還是看看就好……

不過至少就幾個主要面向,聊聊可能發展的情勢,以及對資本市場造成的影響

政治 – 人生何處不川普

川普上台,可能很多人又要擔心政治面因素對經濟造成的干擾。但先停下來想想: 2024年的台股大漲,難道是因為拜登做了什麼特別有利於台灣的事情嗎?

也就是說: 即便川普會透過政治動作造成一些實體經濟的利益重分配,但是大格局架構應該是不變的,AI的浪潮,並不會因為美國總統大位誰屬而停下來。

以匯率為例: 川普雖然自稱「關稅人」,並且提出一堆經濟措施,但其實在川普的任期前三年(2017~2019),美元的匯率算是很穩定的,美金兌台幣大約就在30-31塊區間來回。最後一年(2020)是因為疫情後美國祭出大量寬鬆政策,才讓美元趨貶。

所以川普真正對台灣造成的總經變局,至少在短期內,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大。

其實在多數時期,人生都存在這種「看似很像特例、其實不影響大局走向」的情況。更何況川普的國際關係主軸走的是「中美對抗」路線,正常來說,台灣應該是受惠的一方,因為不能由中國輸出的產能,會由台灣或東南亞等其他地方補上。

 

降息 – 已經屬於假議題,要觀察的是資本預期報酬率

房貸族可能對近兩三年的無風險利率覺得很吃不消,但綜觀美國近二十年(2004 – 2024)的基準利率,其實維持在2.5%左右的狀態並不罕見,所以疫情期間趨近0%的水平,其實是「過低」,而現在的高利率則只是「稍微略高」。

另一個觀察點是: 自2022年升息以來,很多無力償付利息的企業該違約也違約了、能賣給別人的也賣了,還能撐到今天的,降不降息也許影響稅前淨利率,但大概不影響存續。

降息與否真正影響的關鍵,是資本市場資產預期報酬率(Capital Asset Expected Return),也就是大名鼎鼎的CAPM模型中所謂資產能產生的預期回報率。

在CAPM公式中,無風險利率(Risk-free-Rate Interest)是CAPM模型的減項,亦即無風險利率越高,資產預期報酬率就越低。

但問題在於: CAPM公式被建立的當時,投資市場被認為是「大一統」(Completed Unification)的,也就是不管你是哪一種投資人,你對應的無風險利率都是一樣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實證研究上可以發現,投資市場專業且細部化發展至今天,不同類型的投資人,自定義的「無風險利率」也各不相同。用最極端的案例來比喻: 菜市場大媽心中的無風險利率可能是農會的定存,但李嘉誠內心的無風險利率,很可能是美國公債,甚或香港中環商辦出租的回報率。

當基準(Benchmark)不同,實際的資產預期報酬率可能各不相同;在經歷了兩年的高利率情況後,這個基準很可能已經被投資機構 / 私募基金 / 退休基金等大資金方調整過。

還是那句老話: 高利率情況下,S&P 500指數都可以屢創新高,那不降息真的不是股市下跌的理由。還是要看資金方怎麼評估預期回報,關於這點,我們後續會有更詳細的解說。

漲多 – 永遠是最大的風險

川普,沒事;不降息,也沒事。所以2025年股市一片欣欣向榮嗎?

今年跟去年相比,最大的風險在於,主要股市指數已經實現了很大一段漲幅,但企業獲利 – 特別是AI相關的題材 – 不確定能不能跟上這股漲幅。

去年的這個時候,台積電的股價還不到600元,現在已經1,075元,漲了大概80%;去年的這個時候,納斯達克指數走到14,500左右,已被視為近年科技股榮景,結果2024年最高一度差點要破2萬點。

如果你買一棟5千萬的房子,漲了80%來到9千萬,你很可能覺得見好就收;但股票漲了80%,多數股民卻仍舊相對樂觀。

這就是人性,也是2025年潛存的最重要風險 ---- 漲多回檔。

在方格子的The Bottom Line電子報我們提到了,當台積電的本益比來到25倍以上時,多半就是法人認為股價已高的調節訊號,這也是為什麼1,100成為台積電過去一年股價天險主因;而2025年台積電若想要1,100、1,200、1,300持續地漲上去,EPS有所突破是必備的條件。

那如果EPS沒顯著提升呢?

台股的上櫃指數更明顯地呈現出此一趨勢: 在2024年7月見頂以後,上櫃指數因為沒有台積電光環,明顯表現得比上市指數更弱勢,而就2024年第四季公布的財報顯示,中小型股的獲利表現似乎也難以看到延續性。

對於2025,我相對保守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Bottom Line
6.9K會員
108內容數
The Bottom Line
The Bottom Line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本文針對Nvidia去年第三季財報公佈後股價表現進行分析,探討營收增長卻毛利率下跌的現象,並點出投資人應關注未來財測而非僅看過往數據。作者強調財務分析需結合商業理解,才能有效解讀財報資訊,並以Nvidia為例說明如何分析財報數據及預測未來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26
本文針對Nvidia去年第三季財報公佈後股價表現進行分析,探討營收增長卻毛利率下跌的現象,並點出投資人應關注未來財測而非僅看過往數據。作者強調財務分析需結合商業理解,才能有效解讀財報資訊,並以Nvidia為例說明如何分析財報數據及預測未來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19
作為一個老派投資人,其實對於給投資建議這件事,一直感到戒慎恐懼,甚至能不做就不做 我知道要是我在那叫進台G店甚至長榮,粉絲可以漲得更快,但一來我就不靠這個吃飯齁,二來更讓我顧慮的是高喊叫進一檔股票,對我來說是有責任的 坦白說人性就是這樣,喊對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5/04/19
作為一個老派投資人,其實對於給投資建議這件事,一直感到戒慎恐懼,甚至能不做就不做 我知道要是我在那叫進台G店甚至長榮,粉絲可以漲得更快,但一來我就不靠這個吃飯齁,二來更讓我顧慮的是高喊叫進一檔股票,對我來說是有責任的 坦白說人性就是這樣,喊對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5/04/12
川普又來搞關稅了!這次不只是對台嗑稅,更像是逼各國選邊站的大棋局。 關稅真能讓美國製造業復活嗎?還是只是變相收割全球的經濟韭菜? 從經濟學理到地緣政治,這篇深度解析幫你拆解「川普關稅2.0」的真實用意,還有它對你投資組合的衝擊——點進來,不只是看熱鬧,是看門道。
Thumbnail
2025/04/12
川普又來搞關稅了!這次不只是對台嗑稅,更像是逼各國選邊站的大棋局。 關稅真能讓美國製造業復活嗎?還是只是變相收割全球的經濟韭菜? 從經濟學理到地緣政治,這篇深度解析幫你拆解「川普關稅2.0」的真實用意,還有它對你投資組合的衝擊——點進來,不只是看熱鬧,是看門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2025年經濟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降息、通膨、AI等因素對股市、黃金等資產的影響,並提出科技股、醫療保健,以及槓鈴式投資法、定期定額投資債券等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2025年經濟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降息、通膨、AI等因素對股市、黃金等資產的影響,並提出科技股、醫療保健,以及槓鈴式投資法、定期定額投資債券等策略。
Thumbnail
從總體經濟角度分析2025年投資環境,預測降息幅度、觀察關鍵利率、產業趨勢和投資策略,並提出臺股美股投資機會與風險。
Thumbnail
從總體經濟角度分析2025年投資環境,預測降息幅度、觀察關鍵利率、產業趨勢和投資策略,並提出臺股美股投資機會與風險。
Thumbnail
從2020年3月疫情開始到現在2024年12月的景氣循環 加權指數:2020年3月~2024年12月 這一波景氣循環,走得又急又猛,即使2022年有所謂的庫存循環的回檔,仍然一直維持牛市的架構。所以今年若是投資指數的,應該都是收穫滿滿。在這樣相對樂觀的氣氛,也不是全部離場的時機,應該還是盡量待在
Thumbnail
從2020年3月疫情開始到現在2024年12月的景氣循環 加權指數:2020年3月~2024年12月 這一波景氣循環,走得又急又猛,即使2022年有所謂的庫存循環的回檔,仍然一直維持牛市的架構。所以今年若是投資指數的,應該都是收穫滿滿。在這樣相對樂觀的氣氛,也不是全部離場的時機,應該還是盡量待在
Thumbnail
好像習慣每年都會在年初寫一篇投資展望了,但最大的心得就是,實際情況的發展到最後都會比原本的預測更「狂野」。 以2022年為例: 大家都知道升息影響很大,但沒想到會跌得這麼慘這麼久;2024年初我說看不到肉眼可見的風險,但也沒想到台積電受惠於AI的題材可以漲的這麼兇這麼久。 所以關於年初展望...
Thumbnail
好像習慣每年都會在年初寫一篇投資展望了,但最大的心得就是,實際情況的發展到最後都會比原本的預測更「狂野」。 以2022年為例: 大家都知道升息影響很大,但沒想到會跌得這麼慘這麼久;2024年初我說看不到肉眼可見的風險,但也沒想到台積電受惠於AI的題材可以漲的這麼兇這麼久。 所以關於年初展望...
Thumbnail
年終投資檢討;截至本文撰寫日為止,僅剩不到半個月,可能要來個績效大爆射的機會也不高了!畢竟已經接近年底,如果不是投資確定性很高的題材,應該都不太會有表現,加上明年『川皇』上任前後,據往例市場可能會相當動盪,還是適當避險為首要。
Thumbnail
年終投資檢討;截至本文撰寫日為止,僅剩不到半個月,可能要來個績效大爆射的機會也不高了!畢竟已經接近年底,如果不是投資確定性很高的題材,應該都不太會有表現,加上明年『川皇』上任前後,據往例市場可能會相當動盪,還是適當避險為首要。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 『樂觀』外資券商說了甚麼?? 明年估值和盈利有撐、宏觀不確定性下降、總體經濟保持增長 2. 『悲觀』外資券商說了甚麼?? 明年波動放大、每股純益預估太樂觀 3. 簡單來說:2024年的基本假設就是經濟溫和增長,不會有衰退發生;因此,布局股票上應該挑選成長類型的股票。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 『樂觀』外資券商說了甚麼?? 明年估值和盈利有撐、宏觀不確定性下降、總體經濟保持增長 2. 『悲觀』外資券商說了甚麼?? 明年波動放大、每股純益預估太樂觀 3. 簡單來說:2024年的基本假設就是經濟溫和增長,不會有衰退發生;因此,布局股票上應該挑選成長類型的股票。
Thumbnail
2024年目前看法還是一樣 剛好也搭配俄羅斯超沒意義的總統選舉,說不定又會故意配合劇本剛好有波動 依照法人機構預估台灣的企業成長獲利 2024Q1 成長15% 2024Q2 成長8% 2024Q3 成長19% 2024Q4 成長18% 依照領先反應的節奏,現在已經在反應2024Q1
Thumbnail
2024年目前看法還是一樣 剛好也搭配俄羅斯超沒意義的總統選舉,說不定又會故意配合劇本剛好有波動 依照法人機構預估台灣的企業成長獲利 2024Q1 成長15% 2024Q2 成長8% 2024Q3 成長19% 2024Q4 成長18% 依照領先反應的節奏,現在已經在反應2024Q1
Thumbnail
升息節奏從2022年預判到今年10月就是沒有多大期望值波動了 接下來的降息 也會搭配明年美國選舉的 這個會是明年政策的武器而不是股市必備需求 也剛好會搭配我們規劃的第一季節奏去慢慢確認驗證或更新 升息有多可怕?沒有經驗的人才會害怕 2022~2023年其實就是分配財富的時間 只要是
Thumbnail
升息節奏從2022年預判到今年10月就是沒有多大期望值波動了 接下來的降息 也會搭配明年美國選舉的 這個會是明年政策的武器而不是股市必備需求 也剛好會搭配我們規劃的第一季節奏去慢慢確認驗證或更新 升息有多可怕?沒有經驗的人才會害怕 2022~2023年其實就是分配財富的時間 只要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