曛-avatar-img

1 位追蹤者

1 位追蹤者
在理性與悲觀之間行走的人。 我習慣以冷靜的視角觀察世界,卻總無法對他人的痛苦視而不見。 感知如潮水湧入,語言成為唯一的出口。 在黑夜與黎明交會的時刻,我書寫那些無法安放的情緒與思索。
avatar-img
曛與拂曉 Nocturne and Dawn-曛與無名之光
1會員
10內容數
當黃昏降臨,世界沉入靜謐的黑暗;當黎明破曉,光輝再次灑落大地。在這交界之地,我們探討戰爭與和平的辯證,凝視死亡與出生的循環,追問生命與輪迴的意義。 曛與無名之光,結合自我探索與存在感召。 被機械化的我們,你能怎麼選擇?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篇文章總結了為期七天的「反制AI」行動,鼓勵讀者重新找回自我主體性,並選擇一個持續的習慣來保持這種覺醒狀態。文章強調即使微小的行動,也能證明個人存在和選擇的權利,並對抗科技同化的潛在風險。
Thumbnail
現代人容易迷失在演算法、市場和社交壓力中,失去自主選擇的能力。文章鼓勵讀者每天進行三個主動選擇,藉此找回自我,並重新定義個人樣貌。
Thumbnail
設計你自己的日常,不要再被推播牽著走 你有沒有這種時候: 打開手機本來只是要查個天氣,結果不知不覺點開 Instagram,看了幾則限時, 跳出一個影片預告,然後你就順手點開 YouTube, 接著 Line 傳來訊息,再來又多滑了幾頁 Dcard 或 Threads。
Thumbnail
最近AI圈吹起一股迷幻風潮:「我只輸入一句話,Perplexity就幫我生成了一整個網站!」 Facebook動態充滿了這類炫耀型貼文,圖文並茂,UI華麗、介面精緻,甚至還有圖表和提醒設定,搞得好像用AI生成網站根本跟煮泡麵一樣簡單。你看著這些截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活在錯誤的時空,怎麼別人一鍵做
Thumbnail
你不是沒有想法,是你把思考外包出去了 你是不是越來越常說這句話: 「我不知道欸,我去查一下好了。」 「我先問問 AI。」 「看 Google 怎麼說。」 我們總以為這代表我們主動、好奇、有資源、效率高,但有時候,這不是思考——這是逃避思考。 AI 是參考,但不是你思想的母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過度依賴AI修飾文字的現象,提醒人們在追求完美語言的同時,不要失去自我表達的能力。文章鼓勵讀者寫下真實的、不經修飾的文字,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自我成長#AI#人生
這篇文章探討現代人藉由演算法提供的短片和雞湯來逃避焦慮的現象,並鼓勵讀者正視焦慮,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AI#Google#Instagram
這篇文章探討現代人過度依賴演算法協助決策,導致失去自主選擇能力的現象。文章鼓勵讀者從小事做起,例如自行決定飲食、娛樂等,重新找回自主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AI#Google#Instagram
我曾經在某個社群媒體公開發表過我對學生、家長和當今教育及環境的想法。 大致上可以簡短的解讀為這樣: 家長要學會「閉上嘴巴」及「真的傾聽」學生的內心話。 家長應該都接受青少年心理學的課程再來當家長。 學會去看見小孩學習歷程中受到的傷。 學會給小孩時間,慢慢長大。
這篇文章探討現代人容易被演算法操控,失去自主選擇權的問題,並提供七天行動計畫,幫助讀者重新找回自我主體性。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人生#Google#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