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現了嗎?
你越來越少「真的想要」什麼了。
不是因為你沒夢想了,而是連想夢想這件事都變得太麻煩了。
Netflix 幫你選片,Google 幫你找答案,Instagram 告訴你什麼叫生活。
你以為你在掌握人生,其實你只是在「順著演算法活著」。
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想法的人」,
但這不是你沒想法,是你太習慣讓別人幫你想了。
這個世界不缺資訊、不缺指引、甚至不缺鼓勵。
你缺的,是一次重新拿回「選擇權」的行動。
七天,重啟自我主體權
這七天,我們不會告訴你如何變成另一個人,
我們只想問你一件事:
「你還記得自己最後一次主動選擇,是什麼時候嗎?」
這不是快速致富計畫,也不是什麼潛能激發挑戰。
這是給那些知道自己快要失去主體性的人,
一點點雞湯,一點點提問,一點點不被AI奪走的自我。
Day 1:你不是懶得選,是習慣讓演算法幫你決定
你說你只是「沒特別想法」,但其實你連 Netflix 都是別人幫你選的。
今天的行動:寫下一件你今天「自己做主」的小決定,並堅持到底。
Day 2:不焦慮,不是因為你放下了,而是因為你不再思考了
那些看起來很 chill 的人,不是豁達,是麻痺。
今天的行動:寫下你最焦慮的一件事,然後面對它。
Day 3:AI 幫你修文,但不能幫你發聲
你寫得更漂亮了,卻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
今天的行動:寫一段不經修飾、只屬於你的話,不為誰而寫。
Day 4:你不是沒有想法,是你把思考外包出去了
習慣問 AI 的人,久了就不會問自己。
今天的行動:在 Google 打字前,先用紙筆列下自己的看法。
Day 5:設計你自己的日常,不要再被推播牽著走
每次說「滑一下」就一個小時,是誰在用誰?
今天的行動:把手機收起來 30 分鐘,做一件沒人提醒你也會想做的事。
Day 6:選擇是一種肌肉,越用越清楚自己是誰
讓別人幫你選擇的人,最後會忘了自己能選擇。
今天的行動:列出今天你主動做的3個選擇,並說明為什麼。
Day 7:你不能反制AI,但你可以反制「失去主體性」的自己
AI 不會偷走你的人生,是你把鑰匙交出去了。
今天的行動:寫下這7天來你觀察到的「自己」,並決定一項要保留下來的習慣。
你不是數據,你是有選擇權的人類。
每日更新.每天一個微行動
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像自己,而不是更像演算法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