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種推力,讓我一次又一次地飛。
清晨,電話訊息震動了寧靜的空氣。媳婦的字句短短——「昨晚他進了急診,膽囊發炎,今天可能要開刀。」 心還沒反應過來,手已開始動作。
女兒幫我訂好機票、辦好登機證;我匆匆塞進幾件衣服,就往外奔去。 這趟旅程沒有預告,也沒有遲疑——因為,是為愛而飛。
趕到 JFK,排隊、安檢,一切順利得出奇。 直到安檢員抬起頭:「女士,妳的班機是在 LaGuardia 起飛。」 那一刻,我幾乎笑出聲——連老天都想測試我的冷靜。只好打電話請先生折返,再轉往正確的機場。幸好出門早,還有時間折騰。
終於氣喘吁吁地坐在候機室,望著窗外的雨絲滑落。 幾年沒獨自出門,第一次就這麼「精彩」。但想到兒子在病床上,我的心重新篤定: 母親的腳步,從不猶豫。
飛機停在跑道上,雨勢漸大,起飛延誤。乘客騷動,有人嘆氣,有人打電話。 我靜靜坐著,覺得這場等待,也是一種修煉。
思緒飄回過往的旅行——那時有先生相伴,有女兒同行; 如今一人上路,難免感到一絲孤單。 我努力照著 ChatGPT 曾說的方式: 從「紀錄事件」轉為「書寫感受」,讓平凡變詩意。 但思緒越想越亂,不如閉上眼,讓心靜下來。
終於起飛。機身晃動,少了可以牽的手,我便以文字自安。雲層下雨霧迷茫,雲層上陽光閃耀。 我忽然想起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那樣寧靜、美麗, 如同孫女無辜的眼神。 此刻,我的心也變得清明。
飛機降落,風平浪靜。 我打開手機確認地址;下半段的旅程是一程 Uber,一切順利。兒子手術前的微笑、媳婦的感激、孫女的乖巧, 都成為我此行最柔軟的回報。 我知道,自己不是來擔憂的, 而是來安撫、來守護—— 讓他能安心走進手術室, 讓她能放心守在身邊。
這趟飛行雖短,卻是一場心靈的遠行。 我學會了,在不確定裡安靜,在風雨中信任, 也再次體會到: 為愛而飛,不是勇敢的表現, 而是母親天生的本能。
To Fly for Love
Love is not courage— it is gravity in disguise. It pulls me across cities and skies, toward a single heartbeat that needs my tou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