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啓堯

洪啓堯

65 位追蹤者
透過文字書寫,期許自己成為葛蘭西口中的「有機的知識分子」,並致力保持思想上的自由。目前邊工作邊讀博中。 「文字撰述」與「人文社會課程設計」相關工作邀約、合作歡迎來信聯絡:[email protected]
65會員
162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由新到舊
媒材大對決:文字 VS 影音文字是所有傳播媒介中,最能發揮「長尾效應」的的媒材。
2024-06-09
6
113年大學申請入學面試建議大學申請入學面試的時事題的準備方法,這篇告訴你。
2024-05-16
5
不賣00929的理由張數夠多就不會想賣了。
2024-05-03
0
聽君一席話 00929之前 00929 一直跌,讓持有者心慌慌。有些臉友也私訊哀號了。 通常,我都會說,會感到恐慌,一定是因為以下兩種情況: 1. 之前買在高點; 2. 現在沒有閒錢。 但講這樣通常只會火上加油, 於是現在,我已經改變說法: 「恐慌與否是比較出來的。」
2024-05-01
4
到底要不要賣掉 00929 換成 00939 或 00940 呢?到底要不要賣掉 00929 換成 00939 或 00940 呢? 我的看法:先不要,請乖乖坐等「抬轎行情」。
2024-02-28
3
第一次走中博陸橋的原因第一次來高雄,是因為...
2024-02-16
2
國營口試的報考動機怎麼答報考動機應該與生命經驗連結。
2024-01-22
5
00929是否換去00919?列出自己的選股標準, 如果新標的無法滿足一半以上的標準, 那就不用換了。
2023-12-13
1
108國語文課綱的真正核心辯題108國語文課綱的核心辯題是意識形態之爭。
2023-12-10
4
換股的標準跟邏輯符合繳貸需求就會考慮換股。
2023-11-09
1
研究所推甄書審(起手)一般來說,書審資料分三個部分:自傳、報考動機、讀書計畫...
2023-10-27
5
國際新聞以及相關評論去哪找來看?投資理財網站+政治經濟學+國際關係=考試與理財的知識後勤。
2023-10-11
6
買美債?先緩緩現在不適合談美債
2023-10-01
6
聊一下郭台銘連署書背後的計算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2023-09-25
9
存股族」內建的邏輯謬誤「適時做點價差」才是「存股」裡的「拚張數」。
2023-09-25
5
ETF 也有世代之爭高股息ETF的世代爭議。
2023-09-22
2
黃捷加入民進黨後的挑戰黃捷加入民進黨,對民進黨及黃捷個人的利弊是如何呢?
2023-08-12
4
請賴桑以火力支援我基隆彈藥庫到底搬還不搬?有人認為居民安全該搬,有人認為這是突發狀況不是常態,因此不用搬。對此,本文將從歷史案例、基隆地形,以及軍事防衛角度說明,基隆彈藥庫為何不該搬遷。
2023-07-30
5
最敬業的少房東很多人以為坐擁房產的年輕房東只剩下收租,其他時間就「呷好做輕巧」,直接原地退休都不用工作。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直到遇到一位敬業的少房東後,讓我對於包租公有不一樣的看法。
2023-07-23
4
柯文哲的空戰天花板7/16 是否為柯的空戰天花板?
2023-07-22
2
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的研究方法你會正確地使用比較研究法嗎?
2023-07-17
5
存的股票/ETF 變飆/妖股,怎麼辦?存的股變成飆股,有人持續加碼,有人停扣拔草測風向,有人想獲利了結可又怕賣早了,少賺。對此,我的看法是,持續買進需要耐心,一次賣出需要勇氣。了解需求,確認目標,見好就收,不再回頭。畢竟,分手後就不要回頭望,如果心癢犯賤不小心看到他過得很好時,心裡會更幹。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我分享一下我的口訣與心法。
2023-07-17
4
世代差異之爭的白飯之亂白飯之亂除了凸顯出世代觀念差異之外,也讓我們注意到,孩子的財務以及成本規劃不能等。XD
2023-07-16
6
夫子訓言猶在耳,身體力行避禍端恪遵小學老師的教誨, 就能夠免掉一些紛擾。
2023-06-28
2
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做外送替自己加薪, 靠自己雙手買了房, 甚至還養了一個家。 如何過得踏實? 歡迎點開文章看看。
2023-06-25
7
Murmur 柯布林「服貿不重啟只是討論」?大國「等距」的「距」「不是距離的距」而是其他意思?講這話的TMD,還是有很多追隨者,且聽說追隨者們最近還被稱做「柯布林」。不過,近期也從一些婆婆媽媽們口中得知,還有更貼切的形容來描述這些柯布林們。想知道是什麼嗎?歡迎點開文章來看看。
2023-06-25
0
布林肯訪中的「各取所需」影響總體經濟的三大變數,包括經濟成長、通貨膨脹,以及失業率。本文將從這三個角度來看這次布林肯訪中的用意及及內涵。
2023-06-25
2
看看NBA的無名球員來排憂解悶如果覺得自己身邊的人都是怪物,壓得讓自己喘不過氣來,不妨看看NBA的球員故事,思考一下自己的處境,也許,會發現自己的壓力其實沒那麼大。
2023-06-12
4
企業家不一定適合當政治領導者最近看到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競選造勢活動,以及他在公眾場合所說的每一句話,開始讓大家討論,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到底適不適合當一名政治領導者。這一題目前有許多看法與疑問,有人認為可以,有人認為不行。但我認為,如果從新自由主義的「去管制」跟「去政治」來談的話,應該是不適合。為什麼?
2023-05-12
1
扼殺學生學習意願的隱性殺手去屏女教書也教了近四年,大家來來去去看過的學生也快100位。這當中我發現一個問題:同樣都是語資班,過往這班的學生學習都很一致,興趣志向跟領域都很雷同,學習意願也很高,但這屆的語資班學生,為什麼大家的學習方法跟領域相差甚遠?
2023-05-08
5
矽谷銀行倒得真冤枉這幾天藉由寫講義,重新審視了一下矽谷銀行倒閉的過程。後來發現,其實他還蠻冤枉的。 通常銀行倒閉會讓人覺得,是不是這家銀行亂投資還是做一些狗屁倒灶、不務正業的事情。但實情是,矽谷銀行是一家非常保守,且循規蹈矩的銀行。這次會倒閉,完全是因為投資過於保守+買太多美國債券+聯準會升息+擠兌潮。
2023-04-20
5
美元是否衰退?美元是否衰退,並被人民幣取代之?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應該先理解一下國際關係理論怎麼界定成為「霸權」的充要條件。
2023-04-13
7
先談「情」再談「理」先談情感認同,再談理性安排,通常會比從頭到尾理性分析還要來得有效。
2023-02-28
7
阿公的八卦前幾天夢到阿公跟阿嬤。可能我原本預定初五回高雄,但把行程提前,沒跟阿公阿嬤講,祂們託夢給我吧。XD 說起阿公,這次回家聽到不少阿公的 ... 「八卦」? 根據老爹跟大伯的回憶,阿公有三件事情讓我感到敬佩 ...
2023-02-28
5
學測放榜後的選系選學校還是要認真的審視自己的所愛。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科系,從眾選校也無所謂,有收穫是最重要的。
2023-02-28
3
1分鐘短文系列-獨立有什麼好處?現在台灣的主權是事實獨立狀態,我們現在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主權獨立下的結果,所以問「獨立後」會得到什麼好處基本上是落入統派的語境裡。所以應該是要問,如果台灣不是現在的獨立狀態,會有什麼「後果」?或是遇到什麼困境?
2023-01-26
8
1分鐘短文系列-初二回娘家?習俗是各種社會實踐與人情交織的產物,習俗問題情理解決,拿法律來解決未免大砲打小鳥,何必呢?畢竟,法律是用來解決威脅生命財產行為的社會工具,拿來diss沒有明顯殺傷力的習俗似乎有點不近人情。
2023-01-24
5
1分鐘短文系列-發現金 VS 通膨要是莫名其妙地在市場上增加現金量,就一定會造成通膨。因為物價水準跟貨幣量緊密相關,貨物(供給)跟貨幣流量(需求)就那麼多,一旦失衡就會緊縮或通膨。
2023-01-04
5
1分鐘短文系列-「買了忘記他」的好處(工作+儲蓄+投資)× 健康,就是最好的資產配置。
2023-01-04
0
1分鐘短文系列-投資社群/群組觀察心得跟建議「好好把一招練一萬次比同時練一萬招」還要更能達到自己設定的財富自由的目標。
2023-01-04
0
寫聯絡簿竟然可以愛上寫作開始喜歡寫作這件事,完全是老師面對教學工作時的用心跟敬業的間接影響使然;而影響的媒介,是透過一本聯絡簿開始 ...
2023-01-03
10
俊傑一個轉身往自家籃框扣「藍」完成絕殺(曾)俊傑一個轉身往自家籃框扣「藍」完成絕殺!
2022-12-26
5
「去台化」一詞隨想隨筆拿單一產業的製程來談去台化的啟動,似乎是欠缺脈絡。
2022-12-07
6
2022民進黨九合一大敗隨筆DPP 抗中保台牌無法發酵(原因1),以及在主流媒體上(做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朋友也許有素材可研究了)「林智堅論文案」以及「全黨打一人」的印象效應(原因2),促使泛綠中產、知識型支持者還有空氣票的支持熱度下降,因此進一步導致選舉回到,甚至固化成基本盤競爭。
2022-11-28
8
散戶存活貴自知,別再幫人積本金近期台股漸漸回漲,讓看了一整年跌停的投資人臉上件綠光見到一絲紅光。但股市反彈回漲,漲的可不只帳面上的指數還有金額,一堆股市KOL也紛紛出籠,因此也導致投資評論場域裡,相關言論品質參差不齊。那,在這詭譎多變,漲幅比翻臉還快的股海裡,這些云云KOL中,該如何判別哪些人的言論可以聽,哪些根本就是登徒子呢?
2022-11-21
5
自勉文:順利畢業 與老師分享喜悅好久沒有看看高老師了。希望能快點拿到博士學位,回母校跟老師分享喜悅,告訴他我很認真地邊工作邊讀書,完成他曾經走過的路。
2022-11-16
7
誠意(聘金)不能打折扣聘金承載的意義是,男方對女方在迎娶誠意上的表達。當然不要說賣女兒那麼難聽,而是男方答謝女方願意把女兒嫁到夫家的一種儀式。
2022-10-13
4
兌現承諾2009年的今天,我大二。我自己獨自一人在花蓮住一晚。沒做什麼,只有喝酒、閒晃、放空,還有,兌現承諾。那一年的那段期間,兩個人的離世,對我的人生觀有些許影響。一個是我三舅,因為酒駕自撞。一個是我很要好的女性朋友,遠赴斯里蘭卡參加國際志工團,在一次探視任務中被追撞,不治離世。
2022-10-03
7
小雞們的室內政治看了大家近期對《台北女子圖鑑》的討論,我好像有點懂為什麼黃色小雞們對於所謂的「舊政治」有如此厭惡的想像。他們所展現的厭惡感,多到讓人覺得他們過於天真,對於地方政治或是非都會的公共事務極盡醜化之能事。我認為,這種現象與他們的做事型態有很大關係。
2022-09-30
7
我的買房頭期款怎麼來的看到版面上一直有人在分享藍白黃在那唉叫房價高到讓人買不起,並說一定要靠爸靠媽才能買起房子。這讓我想要分享一個我看到的,或說是自身的經歷。沒有什麼狗血勵志或是家財萬貫的情節;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作法。一般家庭都能做到的作法。
2022-09-19
7
被社會主義鐵拳砸中的味覺記憶就拿她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好這一點來說,可能在台灣的台北吃海鮮是種奢侈。畢竟台北物價貴嘛。但,既然在台北吃不起,可以往南走啊...
2022-09-06
5
資金與時間的有效運用如果覺得一碗粥260元太貴,大不了省下來,另行有效運用。又,如果連吃都沒吃過,就去跟風刷差評,不只沒品,也蠻浪費時間的。
2022-09-05
6
避免養出媽寶的教材「媽寶」一詞近期成了大家普遍討論的話題,主要是拿來形容一個人「懦弱,遇到事情習慣性地依賴別人」。而這樣的人也通常被歸咎於家庭教育。所以,要怎麼避免養出媽寶呢?就我的觀察,要避免自家小孩日後變成媽寶,《蠟筆小新》是個不錯的教育題材。因為裡面有許多告訴小朋友遇到問題時要先冷靜並想辦法解決的情節。
2022-08-03
5
解鎖的綠營台北市長候選人這幾天看陳時中的回應,突然想起龍珠劇場版《七龍珠超:布羅利》裡的傳說中的超級賽亞人布羅利。當布羅利的限制器被解除後,悟空、貝吉塔(達爾)還有黃金弗利沙都不是對手。
2022-07-27
4
注意進入空巢老年期的長輩情緒進入空巢老年期的長輩,也許需要的,只是我們多點心思的關心。
2022-06-29
4
家庭群組的重要性有家庭群組很重要,因為付出的任何努力跟作的任何決定,都要回頭檢視對家人的影響與是否有回應到家人期待,而群組就是交流這些訊息與關心的重要平台。尤其在這個疫情期間,對於四散各地、無法如往常一樣說碰面就碰面的家人們就很重要。
2022-06-29
3
不寫,我的手會養死的NBA+灌高文依據過往調性,講 NBA 一定要對比一下《灌籃高手》。這次 Curry 的歷程,讓我想起《灌籃高手》裡山王工業的當家控衛深津一成。當然,並不是說深津一成谷底翻身甚麼的,而是覺得深津一成在敗給湘北,澤北榮治離隊往美國發展後,應該會想跟 Curry 一樣,試圖證明自己了。
2022-06-19
2
與「天才們」共舞,調適很重要感到挫折就去看看NBA球員故事,尤其是那種一開始被投以滿懷期待結果表現不如預期的球員,他們如何面對他們的遭遇跟心理調適,也許心理就不會那麼過不去了。
2022-06-13
2
年紀大代謝變差?其實大家都誤會了!關於年紀與代謝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認為「年紀越大、代謝越差」。但權威期刊《Science》近期發現,其實人體基礎代謝率以及每日能量消耗,從 20歲到 60 歲幾乎是不變的,60 歲以後才會每年以0.7% 速度下降。此份研究可說是推翻了過去認為「進入中年以後代謝就變慢」的認知。
2022-06-08
6
你念的科系出來後要幹嘛?進入職場社會一段時間後,又被問及自己所學的科系領域到底有什麼用時,我漸漸地懶得解釋,而是用某種程度的結果論來回...
2022-05-06
3
小朋友挑食怎麼辦?中午跟兩位為人母的同事(阿長跟琪媽)一起走去全聯買晚餐食材。途中,兩位媽媽提到他們的小孩在飲食上有很特殊的現象,就是有些食物在學校他們會吃,可回到家就不會吃。我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經過一番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很有可能是「團體壓力」的緣故。
2022-05-03
3
小資投資不焦慮選好標的、好好工作、閒錢投資、持之以恆,小資族也可以不焦慮地在股海安身立命。
2022-04-27
3
如何使用分號(;)?由於本身有在從事升學書審的輔導工作,因此會遇到高中以上各升學階段的學員,以及各式各樣的問題。而這次被問到的,是關於標點符號的用法,尤其是「分號」。
2022-04-25
5
用ETF邏輯比喻初選民進黨的縣市議員初選近期開跑,目前已做完高雄市議員的初選民調。對於這個初選機制,有一派人覺得一直在選舉,很煩,但有另一派人認為定期選舉,設下門檻定期篩檢,對一個政黨的發展有其必要。而我的看法呢? 在這裡,我提供最近國人很喜歡的投資工具之一 - ETF的選股邏輯來說明。
2022-04-20
2
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該注意些什麼對此議題,本文認為,可從勞力市場供需、外送產業的本質來討論此條例所欲顧及的外送員權益,並指出此條例可能不只不會提高外送員的工作品質,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外送員暴露在更高風險的就業環境中。
2022-04-05
4
原來我不帥「別說了,反正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不帥…」我左手提便當,右手插口袋。然後任由以前叫過我帥哥的早餐店阿姨們的面孔在我眼前如跑馬燈般掠過。
2022-04-01
3
寫情書是一種儀式感那時我跟一位剛認識不久,一起受車訓的弟兄在嘉義營區寄出情書。 他說他想在白色情人節這天寫信給他曖昧五年的大學學妹,希望他的告白可以打動學妹。 我聽了他的要求,一開始極力推辭,並表明我只是透過寫日記紓壓,寫的東西都是日常幹話,且戀愛經驗基本上是零,所以無法幫上什麼忙...
2022-03-15
5
支持台獨不一定要支持烏東分離台獨跟分離主義是不一樣的邏輯。
2022-03-10
3
選區經營才是關鍵增設「政黨比例代表/不分區」議員一事,大多數討論比較是聚焦在現行制度是否堪用,而比較少討論:一、為什麼在台灣,政黨比例代表制放入地方上還是無法打破以兩黨為主的政治生態;二、地方政治的運作核心還是以「經營選區」為主,也就是在「地方上」,小黨如果要生存,採用政黨比例代表制會比採用複數選區單記制還要辛苦。
2022-02-22
5
聊一下傳教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有接觸基督教的機會,但就是與上帝無緣,到現在我都還沒真正地信仰上帝。我在想,主要的原因是上帝派來的使徒太讓人尷尬了。
Thumbnail
2022-02-22
4
美豬萊豬vs福食核食國民黨跟民眾黨,在美豬公投面前,會去區分萊豬跟美豬,但面對日本來的食物,卻不去區分「核食」跟「福食」。民進黨則反過來,在美豬公投面前,把反萊豬等同反美豬,但面對日本來的食物,卻區分「核食」不等於「福食」。因此雙方人馬開始說對方雙標,各執一詞。
2022-02-22
3
股票合理價的算法那麼,一般股票的殖利率公式:殖利率 = 平均股利(我習慣抓五年) ÷ 除息前股價。 而便宜價、合理價跟昂貴價的殖利率大概落在:6%、5% 跟 4%。
2022-02-17
5
都是自己的阿公阿嬤滑新聞才知道教育部在「外公外婆」這個詞匯旁加註「等於祖父祖母」。 咦?這不是很正常的嗎?不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祖父祖母啊。 會有此加註,我在猜應該是那個「外」字讓人覺得有疙瘩吧。 但不管怎樣,重點還是個體間的互動與實踐。
2022-02-12
3
摔角手的飲食小科普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職業摔角手看起來都肉肉壯壯的,且打起來好像都很假,都像是套招的呢? 這其實跟摔角手的飲食與職業要求有關。
2022-02-09
5
無腦卻聰明的投資術處理事情上,在確立目標後,手段的選擇與操作,我都謹守「跟著別人做,然後再自己加工改良」的心法。這是最能讓我們在陌生領域中迅速上手的方式,沒有之一。 這邊就以股市跟房市為例...
2022-02-06
4
深夜悼友 忍住不淚 是我最後的義氣我一個高中暑期輔導認識的馮姓朋友,因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心臟衰竭那方面),於4日凌晨00點12分去世,享年30歲。我是看到他父母在其臉書PO文,才得知這消息。那為何我對祂印象深刻?並願意無視地理距離的關係而持續與其保持聯繫?主要是因為祂對朋友的態度,深深地影響我至今。
2022-02-05
4
到底想安怎國一新生入學的暑期輔導,有節體育課,我跟班上同學們打全場五對五的籃球,裡面包括幾個女生。該堂課是當日最後一堂課,所以下課後,就直接放學。我當然說沒有,並問為何有此一說?
2022-02-02
4
蔡英文只是做了很正常的事對於藍營,本文就不多討論,焦慮是一定的,這沒什麼好講;反倒是綠營的支持者,本文認為先不用太緊張,畢竟身為總統以及一個主流政黨的領導者,蔡英文此番談話是做了一些再正常不過的事,就是:認清事實、置入性行銷政黨理念、爭取最多數支持者、設法持續執政。
2022-01-31
3
攻心為上剛剛姪兒又用他的「金箍棒」跟我PK,鏖戰了幾回合仍分不出勝負(咦?)。 戰場上,只要誰先露出破綻或是誰先發現對方的破綻,勝負即可立判! 戰至一半。 姪兒:「叔叔等一下,我屁股癢癢!」 我自認我不是君子啦,但好歹也有點君子風範,所以就讓姪兒抓癢先。 噢!有破綻! 原來他沒有穿小內褲。
2022-01-30
3
現代老師的「專業」,具體而言是什麼呢?當面對學生的質疑時,能否立即解答,且精準到位地釐清疑慮;最重要的是,產出的解答(或知識)能否讓學生聽懂、理解與運用。
Thumbnail
2022-01-25
5
我的實證精神-從小孩是否從垃圾桶撿起開始大家是什麼時候開始知道自己不是從垃圾桶撿來的呢? 《俗女養成記》裡有一幕演到,女主還是小女孩時,阿公說她是從廟口垃圾桶撿來的。女主聽到後大受打擊。 看了這一幕的女孩兒隨即問我,小時候會相信大人說自己是被撿來這件事嗎?我說,我五歲前半信半疑,同年,我妹出生之後我就不相信了。
Thumbnail
2022-01-07
6
我對竹竹(苗)合併的看法合併升格是讓大家有資格在同一擂台上PK,是整體國家資源重分配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1-04
5
找東西老婆說她觀察到一件事,就是每次我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巡冰箱」。這個咩… 是有原因的,且跟我老母有關。
Thumbnail
2022-01-02
4
學測前一個月的衝刺這幾天一些過去帶過的學生,一直不斷顯露出準備學測期間理所當然的焦慮。尤其是社會組的同學們,罩門還是在數學跟自然這兩門考科。通常面對這種焦慮,我的打氣方式都是跟他們分享自己考前衝刺的例子,並說明我的例子是有科學根據的。這一方式有沒有效呢?當然有。果然,考出來後,數學12級分,已是當年的前標了。
Thumbnail
2021-12-30
3
那麼爽就回去當啊這種話聽在曾服一年義務役的我的耳中,心中著實不快,因為我是討厭互比誰當兵比較辛苦的那種。好像沒吃過跟你一樣的苦,服跟你一樣長的兵役,好像就不如你一樣。
Thumbnail
2021-12-29
4
綽號的今昔之別以前的綽號現在還有人在叫嗎? 還是,被另個綽號給取代了呢?
Thumbnail
2021-12-28
7
對孩子的期待/與自己的對話希望小孩以後,要能謀生,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用合法,對得起良心的方式好好賺錢,並且好好生活。遇到問題,能夠先思考怎麼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真無法自己解決,也要懂得找人幫忙。
Thumbnail
2021-12-21
4
我的反霸凌經驗(四)這件事我回想起來,讓我比較訝異的其實不是最後阿彬當下崩潰,而是全班都有受到阿彬威脅,但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制止他。可當我反擊時,大家卻卯起來對抗他。我就想,當初如果我沒有站出來反擊,是不是大家的童年記憶裡會有這麼一塊不好的回憶?
2021-12-16
5
被《中華一番》養出來的美食評論標準我看到裡面介紹台南有些地區是豆菜麵,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毫無意外地是新營跟白河一帶。不過說真的,我還真的不是很喜歡吃豆菜麵。為什麼?我只能說,這完全是《中華一番》害的。
Thumbnail
2021-12-03
7
用故事來質詢用不同方式來質詢,可以讓人家願意聽下去。
Thumbnail
2021-11-26
5
小學老師講幹話要小心當各種答案都講完後,老師就說:「『一傳十、十傳百』的下一句還可以怎麼寫?『百傳千、千傳萬』?」那時候我以為,原來還可以這樣寫。結果...
Thumbnail
2021-11-22
4
政治人物的角色心理切換上一秒在台下交代事情,下一秒在台上跟鄉親搏感情。雙面嗎?不,我認為這是一種長年積累下來的政治習慣與專業。
Thumbnail
2021-11-22
1
厚禮的日本阿嬤看她們還能如此硬朗地四處趴趴走,我想,應該跟她們所向披靡的鞠躬頻率有關。
Thumbnail
2021-11-19
3
劃錯重點的今古文之爭結果,她們的回答是,白話文很長,又看不懂他想表達什麼;古文比較短,且經解釋後,就很好懂,至少知道他想表達什麼。
Thumbnail
2021-11-15
5
採敘事撰文的政治學論著有在碰觸實際政治的政治學研究所學生,就其資料近用(access)的考量,應該多多在這方面提供更多論述才是。
Thumbnail
2021-11-14
4
台灣人與神明的關係認真說起來,台灣人與神明之間的關係,可能比西方宗教裡,人與神的關係還要來得平等。
Thumbnail
2021-10-30
5
城市中的情感連帶當代這類連鎖消費場域,將逐漸取代以往的雜貨店;其中最傷的,就是雜貨店那種老闆與地方居民在地的情感連帶,甚至果斷地說,都市化越高的地方,這種連帶感會更稀薄。 但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1-10-30
3
學到新的事物後 人類都瞬間回到口腔期我觀察到,不管年紀多大,當我們學到一個新詞彙或是新概念,就會一直想去使用它。
Thumbnail
2021-10-22
4
閒聊的收穫找問題的技巧之一,就是有意識地去觀察一件事物的現況,與該件事情過往的運作狀況有無連貫性。
Thumbnail
2021-10-22
3
傳統秀場有而現代脫口秀所沒有的東西拿豬哥亮來對比這個炎上事件? 這個是我看過最扯的比對。
Thumbnail
2021-1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