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不是「是非題」,而是「程度」問題

獨立不是「是非題」,而是「程度」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獨立並不是一個「是非題」,而是一個程度的問題。

 

舉個例子,就算是主權國家,例如日本,也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因為他的國土上有美軍駐守,而且在外交上完全受制於美國。不能擁有軍隊和攻擊性武器,只能擁有在武器和編制性質上都受制的自衛隊,日本人稱之為「永遠之戰後」,就是覺得日本也需要更多的獨立性。

 

一個國家的獨立,是由很多不同部分的獨立組成。能夠自己產生的民主政府、自己的法律、自身的語言文化價值觀、外交的權利、獨立簽署國際經濟條約的權利、與他國自由貿易的權利、擁有軍隊的權利、保障所領之海陸空領域的權利、參與國際組織的認受性、經濟上對外的依存性,這些都是獨立的一部分。

 

這世界上能夠全部擁有的國家不多,很可能美國也不是能完全獨立的……但是美國應該是地球上獨立性最高的國家。這正如香港是否獨立的問題,有些人會一刀切的說香港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完全不獨立。但只要你跟中國那些省市,或者新疆、西藏相比,香港能夠在經濟上獨自與其他國家簽約、貿易,擁有不同於中國,自己的法律,擁有自己的邊界,有權驅逐非法入境的中國人出境,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在國際上也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成員,會和中國分開。但當然,他沒有軍隊,沒有主權國家的外交權力。

 

香港事實上是一個帝國的屬土,是自治領或者殖民地,我們可說,有60%-70%的獨立,他是一個經濟文化上獨立,國際地位上獨立,但外交軍事上不獨立的個體。而所謂香港獨立支持者,就是將這個60%-70%,盡可能不斷再推高的人。反之,如果香港沒有了自己的法律和法庭,那他的獨立性就會下降。

 

這種不完全的獨立,其實是常見的東西。例如加拿大、澳洲,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只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也是慢慢的走向獨立的。1919年,加拿大才第一次產生獨立的身份,加入國際聯盟,然後在1931年,英國通過西敏法令,自此之後,大英帝國雖然擁有加拿大、澳洲等地的主權,卻放棄了干涉其內政事務的權力。

 

今天臺灣獨立爭議的是主權,香港的主權則被中國控制,但1931年的加拿大,他們的主權是屬於英國的。如你所見,加拿大的主權,不用一百年後,今天已屬於加拿大人──故主權並非永恆,可以透過爭取而得到轉移。因此獨立並不是一個瞬間宣佈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是為何中國天天罵臺灣做甚麼都是走向臺獨的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有人也這樣認知到,臺灣獨立並不會是突發性的自稱「臺灣共和國」,而是慢慢的,不斷增加臺灣的獨立性。今天對抗香港獨立,也是同樣的事情,香港共和國會明天就發生嗎?可能性應該是零,所以中國就不用擔憂了嗎?否。

 

臺灣擁有自己產生的政府,擁有軍隊,能保護領土,能夠獨立的外交。故此,臺灣已經是一個80%-90%獨立的國家,但臺灣的完整獨立還欠一些東西。臺灣未有自己的憲法,他用的是中華民國的憲法。臺灣在主權上,還在爭議中,各國政府未願意承認臺灣人擁有臺灣的主權,而只是同情或接受臺灣人應該擁有自己的主權。臺灣的外交被中國以「非你即我」的遊戲規則打壓,和外國難以官方建交。臺灣未有足夠的國民精神,未有足夠的覺悟,在軍事、經濟和長遠發展,例如民族文化、科技、情報戰上武裝起自己,以投入這個無政府的大國際叢林政治中。

 

如果國家是一個藝術創作,臺灣就是一個未畫完的作品。如果國家是一個遊戲軟體,那臺灣目前應該是公測版。這些都是臺灣作為獨立國家,未完整的部分。而把這些東西平實的建立好,就是臺灣獨立。故獨立並不是口號,而是結構與實力變得完整的過程。

 

 

延伸閱讀:

為何臺獨不再是「叛國」?

統一和獨立是否對立?

 

 

(原文發表於PTT,Re: [問卦] 台灣現況和獨立有什麼差別?


【這些都只是常識】

raw-image

封面圖片:John Trumbull油畫,〈美國獨立宣言〉。現存於美國國會大廈。公有領域

編輯:宅編

avatar-img
鄭立的沙龍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理性上我們不能忘了過去,那個過去是甚麼?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也是一個非常感動人心的事件,當年亦投射影響全世界。不過,這些創造了時代,「輸出革命」的人,有了最差的下場。最差的下場不是死去,也不是被捕,而是在大時代之下,一朝得志後卻成為了不重要,被鄙視的小角色,甚至是閉塞的未來妨礙者。
如果北京政府很堅持要專制統治幾十年甚至再久的話,他們是不會接受香港和民主是個成功的民主體制,香港和臺灣,可以不民主,或不成功,或者既不民主又不成功,但絕不應該是民主又成功,成功的民主存在,會動搖北京政府專制下去的意識形態根基,如果這件事快要發生,北京政府就需要破壞這可能性。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理性上我們不能忘了過去,那個過去是甚麼?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也是一個非常感動人心的事件,當年亦投射影響全世界。不過,這些創造了時代,「輸出革命」的人,有了最差的下場。最差的下場不是死去,也不是被捕,而是在大時代之下,一朝得志後卻成為了不重要,被鄙視的小角色,甚至是閉塞的未來妨礙者。
如果北京政府很堅持要專制統治幾十年甚至再久的話,他們是不會接受香港和民主是個成功的民主體制,香港和臺灣,可以不民主,或不成功,或者既不民主又不成功,但絕不應該是民主又成功,成功的民主存在,會動搖北京政府專制下去的意識形態根基,如果這件事快要發生,北京政府就需要破壞這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