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

含有「CCC」共 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台灣,有一群人,賣著所謂的「碳權」 ——其實只是沒有主權授權的碳信用。 他們把它包裝成金融商品,說可以投資、可以獲利、可以救地球。 說著、說著、說著……夢就開始了。 夢者夢著,講者講著,整個市場都在幻覺裡旋轉。 而醒過來的那一天,才發現—— 那不是投資,而是一場集體的自我安慰與催眠。
Thumbnail
在 2025 年的碳治理世界裡,有兩個名字再度交會: ICROA——這個自願市場的老靈魂; 以及 Coalition to Grow Carbon Markets——一個由政府聯手發起的新聯盟。它們出現在同一場國際舞台上,不再是偶然。這次,ICROA 提供市場的規範語言,而 Coaliti
Thumbnail
巴黎協定第六條建立了避免碳信用「雙重計算」(double counting)的關鍵機制。依據第6.2條,以「國際移轉減排成果」(ITMO)的方式讓締約方間可轉讓減排量;同時要求轉讓方(寄主國)在各自的NDC清單中做對應調整(corresponding adjustment),也就是扣減寄主國帳中的減
Thumbnail
當《巴黎協定》第六條PACM啟動,王者時代已經降臨,而VCC 是時侯走入歷史或轉型品質管控的標籤認證! 前言|這不是一場市場潮流,而是一場主權秩序的重置 台灣很快就要發現一件殘酷的事:你以為買到的「碳權」(碳信用),全世界其實已經不承認了。 2025 年,全球碳市場的規則徹底翻轉。《巴黎協定》
Thumbnail
前言:次世代 PACM 的試煉場——南與北之間 在氣候金融的棋盤上,北方早已制定規則,而南方正在重新定義遊戲。 歐洲以 CBAM、ETS 為合規象徵,美國則以 IRA 與自願市場強化科技主導; 但在赤道以南,一場靜默卻深刻的制度革命正在展開—— 那就是「東協版 PACM(Paris Agreem
付費限定
When Factories Start Removing More CO₂ Than They Emit In emerging industrial zones across Southeast Asia, something quietly radical is happening. So
Thumbnail
【封面故事】從 SRN-PPI 到國際碳市:「13.4 億噸碳信用」背後的印尼野望與現實考驗
Thumbnail
COP30:巴黎協定第六條邁向實施時代 2025 年底,世界的氣候舞台再度轉向巴西貝倫(Belém)。在亞馬遜雨林的邊界,COP30 不再是高談闊論的氣候外交秀,而是一次「制度落地測驗」。 因為在去年阿塞拜然巴庫(Baku)閉幕的 COP29 上,《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終於談完
Thumbnail
The PACM Era of “Accounting, Not Just Announcing” Begins Bonn, October 10 2025 — The Supervisory Body (SB) of the Paris Agreement’s Article 6 under
Thumbnail
From VCC to CCC — The Birth of a New “Sovereign Carbon Era” Prologue: From a Phantom Market to the Sovereign Era In May 2025, the Government of Ind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