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avatar-img
曾友俞

《矛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矛盾是一致的相反,一致是在我們規劃出某種秩序後,符合秩序的前後兩種事態,然而,世界本來就沒有矛盾,更沒有一致。


既然秩序是我們意識所創造出的理想世界,是我們看到我們想看到的,因此異例的矛盾其實是我們假想出來的不一致。


然而實際上呢?秩序跟矛盾都不存在,世界本來就是一片混沌,加諸在世界上的意志畫出了一張路線圖,但沒有路線圖,世界還是世界。


意識之內是秩序,意識之外是混沌。


而混沌才是世界原本的樣子,我們太過僭越,自以為能在這個世界上比手畫腳,在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畫出了一個區域說:「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土地」,夏目漱石的那隻貓都在訕笑了。


更好笑的是在這整塊陸地的邊界加上往外延伸的海域,這稱作國界,跨過這裡是這國,踩過線就是那國,這條界線是實存的嗎?沒有。但我們透過想像創造出了這條界線,孩子並不比我們愚笨,在童稚就會分我這國、你這國,他們早就懂想像界分的道理,但大人還自以為高尚的說:「不可以哦,大家都是好朋友。」


去你的偽裝,那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土地權狀?你拿的是什麼護照?


要無辜者(innocent, 無知者)普及大愛,自己卻大搞特搞區別主義,人還有分等級,我國人跟外國人,分出了公民跟非公民,非公民不是政治人,只是純粹的自然人,但就是低了一等。


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琅琅上口。但終極的問題還是在:誰來說什麼相等?什麼不相等呢?



avatar-img
曾友俞
85會員
390內容數
雜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好狗命,其實一點都不好。狗命,其實是苟命。不只狗,還有貓,雞牛鴨羊魚等等等等。問題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切都能被化約為一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
作為台灣人,我們可以只是台灣人,這樣就很好了。沒一定要比別人好,也沒有一定要比別人差。實際如是,理想,亦如是。
隨著釋憲的聲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若裁判的結果未符其中一方民意(雖說與另一方民意在憲政的意義上等重),「民主」對該方而言勢必將於價值排序上凌駕於「憲政」之上。於是,共同體想像的歧異浮現,分裂逐漸明顯且擴大,法律外觀之下的,其實是一場沒有煙硝的內戰。
好狗命,其實一點都不好。狗命,其實是苟命。不只狗,還有貓,雞牛鴨羊魚等等等等。問題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切都能被化約為一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
作為台灣人,我們可以只是台灣人,這樣就很好了。沒一定要比別人好,也沒有一定要比別人差。實際如是,理想,亦如是。
隨著釋憲的聲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若裁判的結果未符其中一方民意(雖說與另一方民意在憲政的意義上等重),「民主」對該方而言勢必將於價值排序上凌駕於「憲政」之上。於是,共同體想像的歧異浮現,分裂逐漸明顯且擴大,法律外觀之下的,其實是一場沒有煙硝的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