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神心意的戰爭?

合神心意的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19章12-13節「約押看見戰陣對着他前後擺列,就把從以色列所有精兵中挑選出來的,擺陣迎戰亞蘭人。他把其餘的兵交在他兄弟亞比篩手裏,他們就擺陣迎戰亞捫人。 約押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 你要剛強,我們要為自己的百姓,為我們上帝的城鎮奮勇。願耶和華照他所看為好的去做!」」

經文介紹:大衛王因為亞捫王哈嫩的父親死了,就遣使去慰問哈嫩,沒想到哈嫩恩將仇報將大衛王所派去亞捫的使者羞辱了,於是大衛王為不容別的國家羞辱他的使者,便決定發兵攻打亞捫。亞捫王也集結了好幾個其他國家的兵力與大衛王交戰。

我的理解:這些日子以來,全世界的人都在看烏克蘭與俄國之間的戰爭:一開始俄國是為了侵略烏克蘭,後來西方國家也加入戰局,將戰爭武器源源不絕的交給烏克蘭政府,同時也開始對俄國進行經濟制裁;最近烏克蘭也開始有無人機進攻俄國領土,一霎時間到底哪一方是侵略者,哪一方又是防守者,似乎令人有些錯亂。我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孩子,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戰爭」都是書本上的知識,就連與我關係密切的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其意義對我而言似乎都不如烏克蘭與俄國之間的戰爭來的大,或說更有親身體會的衝擊。然而作為一個基督徒,我更想知道如何去辨別一個戰爭是否是個合神心意的戰爭?對比在猶大王希西家年間,亞述官員去向猶大人叫陣(歷代志下32章10-15節)「「亞述西拿基立如此說:『你們倚靠甚麼,還留在耶路撒冷受困嗎? 希西家說: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必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這不是誘惑你們,使你們受飢渴而死嗎? 希西家豈不是將耶和華的丘壇和祭壇廢去,並且吩咐猶大耶路撒冷的人說:你們當在一個壇前敬拜,在其上燒香嗎? 我與我祖先向列邦民族所行的,你們豈不知道嗎?列邦的神明何嘗能救自己的國脫離我的手呢? 我祖先所滅的那些國的神明,有誰能救自己的百姓脫離我的手呢?難道你們的上帝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嗎? 現在,不要讓希西家這樣欺騙你們,誘惑你們,也不要相信他,因為沒有一國一邦的神明能救自己的百姓脫離我的手和我祖先的手,你們的上帝也絕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大衛王(及他的領袖)為了他的國家、人民、上帝的城鎮、希西家也為了上帝的名,而奮勇抵抗外敵,但將一切的結果都交在上帝的手中,因為這是上帝的事,上帝必定為自己的人民、國家、城鎮、祂的名,討回應有的名譽!

感言:在現今的世代,我們實在很容易被謊言、話術所蠱惑,迷失了方向,落入人云亦云的茫茫人海中,喪失了自己價值的準繩。十字架就好像是我們人生中的羅盤,指引著我們該走的方向。每天我們都會遭遇許多件事等待我們解決,將「尊上帝為大」的準則放在心上,眼前的迷霧也將消散,讓我們看清楚事情的本相。

avatar-img
Junhun Loo的沙龍
7會員
73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聖經像個指南針導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藉由研讀聖經、思想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或世界新聞,思想其中上帝的心意,而能夠更加瞭解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偉大,及對我們的指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nhun L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聖經經文:創世紀18章17-19節「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着亞伯拉罕呢?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我揀選他,為要叫他命令他的子孫和後代家屬遵行耶和華的道,秉公行義,使耶和華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實現了。」」 我的領悟:這次的經文最讓我覺得震驚的是「我揀選他,為要叫他命
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基督徒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上帝的好管家?本文作者分享個人領悟,從啟示錄7章9-17節經文出發,反思在亂世中如何堅守信仰、愛主愛人,並以十一奉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奉獻和持續學習,洗淨老我的汙穢,預備自己進入上帝國度。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聖經經文:創世紀18章17-19節「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着亞伯拉罕呢?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我揀選他,為要叫他命令他的子孫和後代家屬遵行耶和華的道,秉公行義,使耶和華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實現了。」」 我的領悟:這次的經文最讓我覺得震驚的是「我揀選他,為要叫他命
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基督徒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上帝的好管家?本文作者分享個人領悟,從啟示錄7章9-17節經文出發,反思在亂世中如何堅守信仰、愛主愛人,並以十一奉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奉獻和持續學習,洗淨老我的汙穢,預備自己進入上帝國度。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