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hun Loo-avatar-img

Junhun Loo

6 位追蹤者
avatar-img
7會員
70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聖經像個指南針導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藉由研讀聖經、思想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或世界新聞,思想其中上帝的心意,而能夠更加瞭解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偉大,及對我們的指引。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病體悟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經歷。作者原本身體健康,因照顧母親導致背部肌肉拉傷,又感染諾羅病毒,讓他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也讓他放慢生活步調,體會到年齡增長及健康的寶貴。他將這次生病經歷比喻為保羅的遭遇,在病痛中「老我」死去,「新我」因著對時間的珍惜而更加委身於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根據聖經羅馬書8章26-27節,關於聖靈代求的領悟與禱告。當我們軟弱、不知如何禱告時,聖靈會用無可言喻的嘆息為我們祈求,作者從中感受到平安與上帝的保守。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照顧失智症母親的心路歷程,並以聖經經文(使徒行傳14章26-27節、羅馬書8章28節)闡述其信仰如何在困境中帶來盼望。作者從最初的焦慮、生氣,到最後學習放下、倚靠上帝,並看見母親的積極面。
Thumbnail
一篇關於約翰福音8章7-12節的靈修文章,作者分享在閱讀經文後,放下對完美和律法的追求,以謙卑的態度承認自己的罪,並尋求耶穌的赦免和帶領,在基督裡得到自由與新生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路加福音8章26-30節關於格拉森被鬼附之人的故事,作者分享其個人領悟,將鬼附比喻為內心深處的自我欺騙與罪惡感,導致個體與社會隔離。透過耶穌趕鬼的行動,作者闡述上帝之愛能醫治破碎的心靈,幫助人們從罪惡和自我毀滅中解脫,重新獲得完整和自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路加福音7章41-47節後的領悟,探討愛與赦免的關係。作者從自身經歷反思,過去總是獨自前行,忽視人際關係,直到照顧失智症母親後才體悟到愛的真諦,並向神禱告,祈求學習關愛他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並從聖經經文(西番雅書2章8-11節、羅馬書11章17-18節、創世紀12章1-3節、彌迦書6章8節)出發,反思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以及戰爭中的人道議題。作者最終選擇將事件交託神,並為以色列的公義與和平禱告。
Thumbnail
路加福音五章36-39節的經文闡述了新舊難合的道理,比喻新衣服不能補舊衣服,新酒不能裝舊皮袋。這應用於新約時代的信仰,強調內心改變勝於外在遵守律法。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經文的領悟,以及這與舊約和新約信仰轉變的關係,並以個人經歷和朋友的見證,說明生命需要不斷更新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退休後的西面與他的省思:本文作者分享閱讀路加福音2章25-35節後的心得,反思西面對彌賽亞的期盼,以及自身在退休後如何尋求生命價值與貢獻社會,並期盼臺灣基督教會復興。
Thumbnail
馬可福音15章31-32節的經文反思,探討祭司長、文士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人對耶穌的質疑,以及作者個人對信仰真諦的領悟,並藉由馬可福音9章23-24節以及其他人物的反應,深入剖析「信」的課題。
Thumbnail
Junhun Lo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9
謝謝您的鼓勵與支持,我會再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