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尋求上帝的心意

67公開內容

藉由研讀聖經、或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或世界新聞,思想其中上帝的心意,而能夠更加瞭解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偉大。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病體悟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經歷。作者原本身體健康,因照顧母親導致背部肌肉拉傷,又感染諾羅病毒,讓他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也讓他放慢生活步調,體會到年齡增長及健康的寶貴。他將這次生病經歷比喻為保羅的遭遇,在病痛中「老我」死去,「新我」因著對時間的珍惜而更加委身於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本文分享了作者根據聖經羅馬書8章26-27節,關於聖靈代求的領悟與禱告。當我們軟弱、不知如何禱告時,聖靈會用無可言喻的嘆息為我們祈求,作者從中感受到平安與上帝的保守。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照顧失智症母親的心路歷程,並以聖經經文(使徒行傳14章26-27節、羅馬書8章28節)闡述其信仰如何在困境中帶來盼望。作者從最初的焦慮、生氣,到最後學習放下、倚靠上帝,並看見母親的積極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一篇關於約翰福音8章7-12節的靈修文章,作者分享在閱讀經文後,放下對完美和律法的追求,以謙卑的態度承認自己的罪,並尋求耶穌的赦免和帶領,在基督裡得到自由與新生命。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探討路加福音8章26-30節關於格拉森被鬼附之人的故事,作者分享其個人領悟,將鬼附比喻為內心深處的自我欺騙與罪惡感,導致個體與社會隔離。透過耶穌趕鬼的行動,作者闡述上帝之愛能醫治破碎的心靈,幫助人們從罪惡和自我毀滅中解脫,重新獲得完整和自由。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路加福音7章41-47節後的領悟,探討愛與赦免的關係。作者從自身經歷反思,過去總是獨自前行,忽視人際關係,直到照顧失智症母親後才體悟到愛的真諦,並向神禱告,祈求學習關愛他人。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本文探討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並從聖經經文(西番雅書2章8-11節、羅馬書11章17-18節、創世紀12章1-3節、彌迦書6章8節)出發,反思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以及戰爭中的人道議題。作者最終選擇將事件交託神,並為以色列的公義與和平禱告。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路加福音五章36-39節的經文闡述了新舊難合的道理,比喻新衣服不能補舊衣服,新酒不能裝舊皮袋。這應用於新約時代的信仰,強調內心改變勝於外在遵守律法。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經文的領悟,以及這與舊約和新約信仰轉變的關係,並以個人經歷和朋友的見證,說明生命需要不斷更新的重要性。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退休後的西面與他的省思:本文作者分享閱讀路加福音2章25-35節後的心得,反思西面對彌賽亞的期盼,以及自身在退休後如何尋求生命價值與貢獻社會,並期盼臺灣基督教會復興。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馬可福音15章31-32節的經文反思,探討祭司長、文士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人對耶穌的質疑,以及作者個人對信仰真諦的領悟,並藉由馬可福音9章23-24節以及其他人物的反應,深入剖析「信」的課題。
Thumbnail
Junhun Lo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9
謝謝您的鼓勵與支持,我會再努力的!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探討馬可福音14章3-9節中,女人用香膏膏抹耶穌的故事,並反思現代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作者藉由自身經歷與經文,闡述將耶穌置於人生首位的重要性,並呼籲重新拾起上帝的律法典章,導正人生順序。
Thumbnail
Junhun Lo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0
謝謝您的鼓勵,願上主賜福您及全家!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羅馬書7章18-23節和以西結書23章後的靈修心得。作者發現自己像以西結書23章中所描述的姊妹一樣,「戀慕、縱慾、行淫亂」,追求外在的條件和虛榮,而非專注於敬拜上帝。作者因此悔改,祈求上帝堅定自己的心,單單敬拜上帝。
Thumbnail
Junhun Lo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3
謝謝您的分享!我自己是個比較理性的人,很喜歡研究自己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比如說我自己很公主心,認為任何事別人都應該幫我準備得好好的,讓我享受。可是這心態卻在我照顧媽媽的時候被嚴重挑戰。我在家照顧我媽,因為她的狀況也無法常常去醫院諮詢醫師,想要申請長照的居家醫師照顧,媽媽也不願意,在無法可想的辦法下,我只有查資料,憑藉著自己以往所受的生物學知識與外勞一起照顧她。這樣我養成習慣儘量自己去處理身邊的事,不會的話就查資料或問人,我現在面對一些困難的狀況,也可以沉下心,先用自己曾受過的訓練來處理,不行的話,再向外求助。我感覺自己愈來愈腳踏實地,比較不好高騖遠了。至於您教會中所發生的事,我覺得那真是很難,教會需要維持公義,不允許教內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而不處理,可是這是否會影響到這些朋友追求上主的心?除非他們參加教會是希望教會為他們背書?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聖經經文:羅馬書4章19-25節「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也不可能生育,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仍仰望上帝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而起疑惑,反倒因信而剛強,將榮耀歸給上帝,且滿心相信上帝所應許的必能成就。所以這也就算他為義。 「算他為義」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
Thumbnail
Junhun Lo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7
謝謝謝您的鼓勵, 平安呦!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在馬可福音2章1-12節中,耶穌醫治了一位癱子,並赦免了他的罪。這段經文提示我們信心的力量以及耶穌的神性。癱子因朋友的信心而得醫治,讓我們思考赦罪的艱難和信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今天,面對世界的混亂,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在神的國度上,尋求內心的平安,也為社會的和平而禱告。
Thumbnail
Junhun Lo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9
謝謝您的鼓勵,願上主賜福給您!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本文探討馬太福音中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及其對救贖任務的認識。在聖誕節的時刻,我們反思耶穌的犧牲和奉獻,祂在面對艱難時的憂傷,以及對人類的無私愛。透過此篇,聖經經文和個人見證交織,讓我們更深刻理解耶穌所帶來的希望與救贖的重要性。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在馬太福音第23章中,耶穌針對法利賽人的責備,引導我們反思自己的信仰實踐。這篇文章探討法利賽人如何依賴表面的宗教行為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公義與憐憫,並警示我們是否在現代生活中也犯了類似的錯誤。透過禱告和反思,鼓勵讀者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尋求真正與上主的關係。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本文探討馬太福音16章21-28節的經文意涵,尤其聚焦於耶穌提到的十字架與生命的取捨。在個人經歷中,作者分享了照顧年邁父母的辛勞與掙扎,並從中領悟到承擔責任的重力和隨之而來的信任與支持。文章強調了「捨己」的重要性,以及在基督裡尋求生命深意的必要性,從而展現出生命的成長與突破。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Junhun Loo
本文探討了馬太福音13章18-23節中的撒種比喻,如何揭示不同信徒對上帝話語的反應。通過個人經歷,反思聆聽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成長,並強調信心與行動的重要性。深入思考如何克服煩惱與迷惑,真心接受信仰,結出豐碩的果實,最終在困難中依然堅持信念,看到上主的恩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