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過程中的不流暢效應

學習過程中的不流暢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中,提到了一個由普林斯頓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於2014年共同進行實驗令我印象深刻,而且與我們平時的認知不同,這個實驗揭示了「不流暢」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這項實驗的研究目的在比較手寫筆記和電腦打字筆記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實驗分兩組進行:一組學生使用傳統的手寫方式記筆記,另一組則用電腦打字紀錄筆記。初步看來,打字似乎更為有效率,因為能夠記錄下更多的訊息,且不需像手寫那樣耗費大量體力,同時筆記量是手寫組的兩倍左右。也就是說說,寫字比打字不流暢,要花較多力氣,比較難逐字記錄下老師所說的話。然而,當比較這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時,結果令人意外:手寫筆記的學生在考試中的表現遠遠超過了使用電腦打字的學生。不過研究人員懷疑,是否是手寫組的學生,回家後有積極的複習,而電腦打字組沒有?因此他們又進行了另一個實驗。

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堂課結束後立即收走了所有筆記,讓學生無法復習,然後在一周後進行了考試。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手寫筆記的學生仍然取得了更高的分數。這說明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使是在資訊處理過程中感到不順暢、更費力的情況下,學生們也能夠更深刻地吸收和記住學習的內容。

這項實驗對於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學習具有深遠的意義。它告訴我們,在面對新訊息或學習新技能時,選擇一條看似更費力但能促使我們深度處理的途徑可能是更為明智的選擇,這就是「不流暢」所產生的效果。這不僅適用於傳統的學習場景,如課堂學習或自我提升,也適用於工作場合,比如說工作報告或學習新的技能。

Duhigg舉出幾個例子:我們如果想減重的話,自己花點力氣將每天的體重紀錄在方格紙上面,比直接透過體重計連線到手機上傳到app還更有效果,因為自己寫下來,會更有印象,光是這個動作,就可能讓我們在吃午餐的時候比較可能選沙拉,不會選漢堡。當我們讀到一本有很多新觀念的書籍,如果強迫自己寫下筆記,並且為身邊的人解釋書中概念,我們就更可能在生活中實際運用那些點子。碰到新資訊(如新的軟體)的時候,可以強迫自己運用那個新資訊來做點實驗,或是向朋友介紹。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自然會在大腦中建立起心智文件夾,那正是學習最重要的步驟,而這也是費曼學習法(The Feynman Technique)的精髓,透過教導或說明等輸出方式來學習。

透過Duhigg的著作和提到的這項實驗,我們學到在學習過程中故意增加「不流暢性」,反而能夠顯著提升學習成效。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學習過程的理解,也讓我們知道,這些讓我們過於方便的工具,有時往往是造成我們學習效果不佳的原因。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