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失敗教育】——《激戰》

【電影裡的失敗教育】——《激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有點長的孩子心聲。

「我仲有嘢輸咩?唔緊要啦!」
「這場比賽我可能會跌倒,但我一定會站起來。」
「佢冇輸到啊,佢做到自己想做嘅事啊。」

去了李惠利中學,跟全級中六同學做抗逆活動。

藉一套關於拳擊手的電影,跟他們分享「輸唔起」與「不服輸」的人生課題。

————————————————

活動期間,請孩子與自己進行深入的對話。

回想一次自己最深刻遭遇挫折的經歷;然後,思想,遭遇那一次的挫折後,自己第一句說的話。

仔細咀嚼每一個孩子所說的話,他們真摯坦率,同時又創意無限。歸納了一些類別,節錄了一些心聲如下。哪一句最觸動你?

1. 唔係吓化類

.又嚟呀!唔好玩啦!

2. 子華哲理類

.這不是失敗。丨失敗裡面有成功。丨我愛失敗,失敗算甚麼?丨失敗而已。丨又如何?

3. 反問自己類

.輸夠未,仲要輸幾耐?丨我的將來就這樣了嗎?丨是否要繼續?真的努力了?丨我能再做好嗎?

4. 反思不足類

.下次真係要溫書喇。丨我點解會失敗,我要點樣去改善同避免失敗。

5. 詩情畫意類

.你曾孤身一人,困在沒有門,沒有窗地方,黑暗是唯一的陪伴。上帝在你最無助的時候,打開一扇小小的心窗,讓陽光映照在你的臉頰,讓你看到希望。

6. 自我鼓勵類

.再嚟過。丨我對得起自己。丨你只要享受與堅持。丨我輸得起。丨Gonna be ok.

7. 自我激將法類

.容許自己經歷低潮,但絕不容許自己放棄。丨又唔係第一次,跌倒後重新來過。

8. 自我療癒類

.無論過得幾唔開心,幾糟糕都要俾個擁抱自己。

9. 向他人致歉類

.對不起,辜負了你的期望。

10. 永不放棄類

.不要害怕失敗。丨站起來,繼續向前走。丨俾多一次機會我!

————————————————

接著,請他們思考這句話是對誰說

大部份學生也是對自己說,亦有不少對家人說,也有的對所有人說,只有一個孩子對「以前的自己」說。為甚麼會對這些對象說?

因為:

.我唔想再後悔了。
.自己從來沒有認真過。
.我要對得起自己。
.這是給自己的勇氣。
.我唔係唔努力,而係努力得唔夠耐。
.因為我曾經失敗過,迷惘過,放棄了自己的堅持。
.輸不可怕,心輸了才可怕。
.問清楚自己想得到咩人生。
.我沒有盡力。

————————————————

以電影中的一句關鍵對白,作為整個活動的總結

「你最緊要記得自己為咗咩而上台。」
孩子們,你為誰而踏上文憑試的擂台——你到底為誰而戰?


許多孩子說為「自己」而戰:

「呢個係我嘅戰場。」
「我不想再因為別人而動搖。」
「我唔想再逃避,我已經逃避太多事了。」


有一個孩子索性把整條題目改了,

他把「文憑試」改為「人生」,
他說:「2020年後的人生,我想為自己而戰。」


亦有一個學生霸氣地說,

我想為「人生」而戰,因為「我已報了名」。
一位學生說為「未來」而戰,因為:
「我本來不期待明天的到來。但是,未來已經預了我的份。」


親愛的孩子們,「未來」從來沒有放棄過你們,

請你們也不要放棄未來。

你們是社會的未來,社會的未來是你們。

永不放棄,並肩同行。

avatar-img
Why Not Education的沙龍
18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甚麼是「人生意義」? 為甚麼要探索「人生意義」? 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一步,不妨從思考「人的價值」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裡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著坐著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甚麼是「人生意義」? 為甚麼要探索「人生意義」? 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一步,不妨從思考「人的價值」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裡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著坐著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