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p>釀專題│特效登場時,我們看著的是什麼?</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唐澄暐

銀翼殺手》在金馬奇幻影展重映時,我抱著仰慕與期待的心情,和全場爆滿的觀眾一同享受這部堪稱史上最傑出的科幻電影。我們折服於電影廣闊的未來視野,尤其是那不知該稱作太逼近、還是太難以相信為真的未來都市場景。不過讚嘆之餘,我總會忍不住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讚嘆電影特效的時候,我們的讚嘆是出自於什麼樣的感受呢?

很久以前,我會很理所當然地說,特效的好就在於它很「真」。不過這樣的想法,卻慢慢受後來所見的事物挑戰。例如,發生在 2001 年的 911 攻擊事件。身為科幻電影(特別是怪獸電影)愛好者,過去我也曾在許多電影裡看過大樓倒塌,其中有些也曾讓我覺得十分逼真,但都是 911 之前的事。看過兩棟真正存在的摩天大樓垂直崩塌之後,我才發覺以前那些所謂「逼真」的電影畫面,其實離真實一點也不近。大樓其實會內斂地把自己慢慢向下壓,而不是豪邁地斷裂,甚至像骨牌一樣往地上橫砸。

從那之後我才開始思考,從以前到現在各種不同年代的特效,能夠一直讓人們有所感觸的究竟是什麼。就以《銀翼殺手》為例,我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當我看著開場那噴著火的巨大城鎮、飛空艇掠過的透天屋頂、有如金字塔卻又亮著當代辦公室光芒的超級摩天大樓,或者映著巨大藝妓臉孔的廣告看板時,我心裡抱持的,其實不是對於逼真程度的訝異,是一種對時代的敬意。

預先被設定在我心裡的認知,其實是「那個年代完全沒有逼真的電腦圖像特效」這件事。然後才會在看到電影中的特效時,產生一種「天啊,居然可以不靠電腦就達到這樣的畫面,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的敬意。《銀翼殺手》是極為傑出的實體特效——我們眼中所看見的,都是模型、燈泡、煙霧、投影、遙控、多重曝光等各種電影特殊技術的成果(近景的部分,則是把實際存在的街區和建築物徹底裝飾成電影的未來風貌)。當我讚嘆這實體特效就算放至今日也不輸電腦特效時,其實也間接承認了「電腦繪圖其實都做得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的想法。

raw-image

《銀翼殺手2049》劇照/博偉提供

如今電腦繪圖能做到的實在太多了,端看製作方有多少錢和時間。隨著技術日益增進,許多本來怎麼做都不夠逼真的效果,現在也一個一個被演算的力量所克服。但好像也因為都做得到,觀眾也就更難被震懾。當電腦能演算出具備自然參差感的千軍萬馬奔騰時,一個戰鬥畫面裡的參戰人數是一百、一千還是數萬,震撼的程度好像都差不多。當電腦已經可以創造任何角度、任何位置的鏡頭,來追逐飛機、飛天怪獸還是超級英雄的空戰時,不管畫面上的角色再怎麼高速旋轉飛舞,觀眾頂多感到緊張刺激,卻很難再感到讚嘆——反正再誇張都可以用電腦算出來嘛。

電腦繪圖就這樣日漸佔滿了特效領域,直到一切的電影奇觀都變得稀鬆平常。但電腦特效是否就達到了頂峰?在此,我想提出一個並非技術層面,而是觀眾感受方面的看法。從電影剛起步的黎明期開始,電影的效果就給觀眾帶來了逼真的震撼,例如《火車進站》據說就曾讓首度觀影的觀眾以為列車衝來而驚慌走避。後來,不論是《金剛》、《哥吉拉》還是《侏羅紀公園》,不論處於哪個年代,舉凡特效能領先於時代的電影,觀眾都有辦法賦予它「逼真」的定義,即便那些特效今日看來已不那麼逼真。

對於身處此刻的我們來說,我們也只能帶著後見之明,以一種「朝聖經典」的心情,忍住看見古早特效出現破綻時的笑意,來讚嘆《金剛》或《哥吉拉》當年達到的特效極限。已經看過太多更好特效的我們,實在很難用當年的心情去體會《哥吉拉》特效的威力——觀眾看到自己平日行腳的城市被怪獸確實地毀壞掉而驚嚇,甚至在當年台灣上映的廣告中,還呼籲大人勿帶小孩入場,許多上一輩的觀影經驗也可以證明這樣的經驗。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距今40年前的這個星期,Ridley Scott 導演的科幻偵探電影《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和 John Carpenter 的科幻恐怖電影《The Thing 突變第三型》在電影院裡頭撞個滿懷。兩部電影不只票房同樣差強人意,獲得的評價也是一樣慘烈......
Thumbnail
距今40年前的這個星期,Ridley Scott 導演的科幻偵探電影《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和 John Carpenter 的科幻恐怖電影《The Thing 突變第三型》在電影院裡頭撞個滿懷。兩部電影不只票房同樣差強人意,獲得的評價也是一樣慘烈......
Thumbnail
近幾年可說達到影視圈的高峰,更把藝術帶到了一個高點,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產物!
Thumbnail
近幾年可說達到影視圈的高峰,更把藝術帶到了一個高點,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產物!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大銀幕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比電影影像本身更接近電影院,在語詞上,人們時常混用大銀幕與電影院,例如「哥吉拉大戰金剛就要在大銀幕看」,而在功能上,當電影結束放映,電影影像就離開電影院,直到下次被召喚出來,又或者電影影像還會跑去串場。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大銀幕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比電影影像本身更接近電影院,在語詞上,人們時常混用大銀幕與電影院,例如「哥吉拉大戰金剛就要在大銀幕看」,而在功能上,當電影結束放映,電影影像就離開電影院,直到下次被召喚出來,又或者電影影像還會跑去串場。
Thumbnail
在疫情仍未平息的今天,戲院在全世界的經營狀況都不太理想,許多新片紛紛扔上串流,包括迪士尼信誓旦旦只上大螢幕的黑寡婦也妥協了,而台灣非常幸運能在電影院用好的視聽效果來欣賞這部特效爽片。 繼兩部哥吉拉電影和金剛:骷髏島的鋪陳後,傳奇影業終於兌現他們的承諾,推出這部經典的東西方怪獸切磋比武兼交友的力作
Thumbnail
在疫情仍未平息的今天,戲院在全世界的經營狀況都不太理想,許多新片紛紛扔上串流,包括迪士尼信誓旦旦只上大螢幕的黑寡婦也妥協了,而台灣非常幸運能在電影院用好的視聽效果來欣賞這部特效爽片。 繼兩部哥吉拉電影和金剛:骷髏島的鋪陳後,傳奇影業終於兌現他們的承諾,推出這部經典的東西方怪獸切磋比武兼交友的力作
Thumbnail
一般我們會認為,觀眾其實對所有的環節都有感覺到,只是有些東西說不出來而已。但必須注意的是,這樣的說法就算有時候成立,在討論時也會被錯誤歸因,因為幾乎沒有人在討論電影時會意識到自己有一個「感覺得到但說不出來」的東西。
Thumbnail
一般我們會認為,觀眾其實對所有的環節都有感覺到,只是有些東西說不出來而已。但必須注意的是,這樣的說法就算有時候成立,在討論時也會被錯誤歸因,因為幾乎沒有人在討論電影時會意識到自己有一個「感覺得到但說不出來」的東西。
Thumbnail
當我兩年前看完《電影配樂傳奇》時,我讚嘆電影配樂的重要性,並覺得我對電影的了解似乎更昇華了。但,當我今天看完《電影音效傳奇》又一再刷了我對電影音效工程的三觀。我們所熟知的約翰威廉斯、漢斯季默所創造出來的配樂,都只是整個音效工程的其中一個環節罷了。
Thumbnail
當我兩年前看完《電影配樂傳奇》時,我讚嘆電影配樂的重要性,並覺得我對電影的了解似乎更昇華了。但,當我今天看完《電影音效傳奇》又一再刷了我對電影音效工程的三觀。我們所熟知的約翰威廉斯、漢斯季默所創造出來的配樂,都只是整個音效工程的其中一個環節罷了。
Thumbnail
對於第一次看HFR 3D 60幀格(3D+)的我(對,當時我沒有看120幀格的《比利林恩中場戰事〉),這回的觀影體驗著實令我驚艷,卻也因為不習慣這個技術,而有種陌生的感覺油然而生,後來其實看久了便會習慣了,在這我可掛保證,現在臺灣能看到這HFR 3D 60幀格的規格,帶來的觀影體驗絕對值得。
Thumbnail
對於第一次看HFR 3D 60幀格(3D+)的我(對,當時我沒有看120幀格的《比利林恩中場戰事〉),這回的觀影體驗著實令我驚艷,卻也因為不習慣這個技術,而有種陌生的感覺油然而生,後來其實看久了便會習慣了,在這我可掛保證,現在臺灣能看到這HFR 3D 60幀格的規格,帶來的觀影體驗絕對值得。
Thumbnail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視覺上強調聲音?從黑白片到彩色片,讓人們開始思考,怎麼拍攝才會貼近真實世界?從手工特效到CG特效,讓大家開始思考,綠幕跟實景該怎麼分配才能效果最大化?很多東西在新技術出來以前,我們不會想到。
Thumbnail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視覺上強調聲音?從黑白片到彩色片,讓人們開始思考,怎麼拍攝才會貼近真實世界?從手工特效到CG特效,讓大家開始思考,綠幕跟實景該怎麼分配才能效果最大化?很多東西在新技術出來以前,我們不會想到。
Thumbnail
高樓困境、人質危機、一個硬漢英雄拯救世界:這些過去好萊塢動作電影的元素,在這部《摩天大樓》裡完全網羅,彷彿一盤油膩膩的垃圾食物端在觀眾眼前。好想吃,但吃了又有點罪惡感;不吃好像人生就此失去了一小撮樂趣。
Thumbnail
高樓困境、人質危機、一個硬漢英雄拯救世界:這些過去好萊塢動作電影的元素,在這部《摩天大樓》裡完全網羅,彷彿一盤油膩膩的垃圾食物端在觀眾眼前。好想吃,但吃了又有點罪惡感;不吃好像人生就此失去了一小撮樂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