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個股雖然有機會取得較高的報酬,但資金投入在單一公司、單一產業,風險自然是高上許多,所以高報酬、高風險是不變的定律,對於一般薪水族來說,大都不想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觀注自己所投資的個股,因此,大多數的人鎬瑋都會建議把個股的資金佔比降至最低,最好是在三成以下。
最適合薪水族的投資方式,最好就是不要花時間研究也能有穩定收益的工具,因為上班工作領穩定的薪水是為了應付生活開銷所需,而下班的時間則是拿來學習、開發被動收入,即使要花時間學習投資個股,也建議不要學習那種需要一直花時間觀注的方式,像是一般的價量、技術分析等。
個股的投資還是以合理價的方式來執行,一年只要觀注幾次財報資料,利用先前財報表製作的方式,更可以省下不少查閱財報的時間,這樣既可以投資個股又能省下時間來學習其它增加收入的方式,才是最適合時間有限的薪水族。
所以若不想花太多時間又想要有穩定收益的話,可以利用債券基金或是美股ETF來執行,這兩個工具都有一個特性,就是持股數量較多,避開了單一個股的風險,比較適合領薪水的人,持續的投入,辛苦工作的同時,也讓錢一起工作,加速累積資產,如果每個月有資金需求或是缺口的人,比較適合債券基金,反之,若短期內無大筆的資金需求者,就可以投入美股ETF。
至於美股ETF標地的部份,若資金有限,可以先以一支開始入門,像是VT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Index Fund ETF)、VTI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ETF) 都是不錯的選擇,VTI 的話是以持有美國股市的股票為主,持有的股票數量約3578支,總資產達833億美元,平均日成交量在230萬股,過去12個月的配息為1.88%,所以不管是規模、流動性、風險分散都相當好。
若覺得單持有美國股市也是一種風險的話,那麼就可以考慮「VT」,這支投資涵蓋全球股市(美國市場佔52%、其它市場46%),持股數量約7627支、總資產約92億美元、平均日成交量也有82萬股左右,過去12個月的配息為2.14%。
當然,巴菲特推薦過的以追蹤 S&P 500 指數為主的ETF也可以列入考量,像是SPY、VOO、IVV等,上述列出的這些ETF很適合剛入門的人列入美股ETF初投資的選擇,因為持股數量都相當大,至少都500檔、二三千檔以上的個股,比起0050的50檔還要多上很多,流動性也很足夠,隨時買賣都很方便。
如果擔心只投資這種以持有股票為主的ETF風險還是太高,同時還有資金可以運用的話,就可以再列入債券型的ETF,利用股債來達到避險的功能,同樣的,有現金流需求的人,除了上述股票型的ETF之外,可以以月配息的債券基金來分散風險又可取得現金流,若無現金流需求的人則就可以用債券型ETF來配置。
一般來說,高收益債類型的ETF走勢較趨近於股票,所以避險程度有限,如股票型ETF跌四成、高收益債跌三成一樣,只能說把跌幅縮小一點,如果想要有足夠的避險功能的話,就要選與股票型ETF走勢相反的,像是公債ETF,例如美股代號「IEI」、「ITE」等,我們以2008年股災來做比較就很好理解了,下圖是SPY走勢圖,在08年的股災當中,跌幅超過五成,而公債ETF則是上漲了15%~20%左右,一跌一漲的情況下,才能有效的達到避險功能。
下圖為3-7年期美國公債ETF,在股災發生時,淨值走勢與一般的股票型ETF相反,可有效的達到避險功能。
下圖為彭博巴克萊中期美國公債ETF,股災時公債自然成為避險的主要工具。
以上是對資金較少的薪水族可以做的股債配置,若資金允許的話,也可以再把股票型的ETF細分,例如新興市場ETF、歐洲已開發市場、美國市場、亞太市場等,債券的話除了美國公債之外,還可以加上國際公債等債券ETF。
至於股債配置的比例就看投資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一般來說是股6、債4的比例,也可以利用再平衡來控制股債的比例,例如以一千萬資金來算,股600萬、債400萬,若股上漲、資產增加到650萬、債不變,那麼總值來到1050萬,這時候就可以依照6:4的比例,將股調整至630萬、債增加到420萬,維持股債在6:4的比例。
這樣一來,若股市持續上漲,利用上述的股債再平衡方式,就可以把獲利的部份移至較低風險的債券型ETF上,一但股市開始下跌,股票型ETF持股低於60%時,就可調節債券ETF,把債券價格上漲的部份,轉移至低價的股票ETF上,這樣長期配置下來,讓資產可以穩定向上累積。
對於薪資結餘有限,不想追高殺低又想要穩定累積資產的人,最適合用上述的方式,千萬別認為一個月存不了多少錢就不投資或是拿去投資單一個股,甚至是期貨、選擇權、權證等高風險的投機商品,別忘了積少也是會成多的,即使年化報酬率只有5%,經過20、30年還是會滾出相當可觀的資產,薪水族要做的就是持續投入資金,利用時間的優勢,用穩定的方式取得安心的退休生活喔。
封面及內文圖片來源:Investment Zen @flickr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