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好詩】1381-1400 你家的事/按圖瑣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381.你家的事

 

兒子在學校

打了人

踩斷同學的水彩筆

到底家裡

有沒有教好

 

家裡教得很好

兒子跟我每天

打來打去

 

 

1382.你家的事

 

你要小孩

有禮貌

不要罵髒話

但是你自己做不到

 

從有禮貌到罵髒話

你懂了

這是

成長的代價

 

 

1383.你家的事

 

這個孩子打人

那個孩子不吃午餐

 

等等

不吃午餐的孩子抗議

孩子說媽媽有交代

不要吃垃圾食物

 

對不起我聽不懂

我都是吃

這些垃圾長大的

 

 

1384.你家的事

 

妳說這件事情

我們從來沒有遇過

 

我說這很平常啊

非常沒有同理心

 

 

1385.你家的事

 

老街道

老階梯

的右邊

 

一片屋瓦

摔得粉碎

 

二嬸聽見了

沒有出來看

她忙著炒菜

 

在沒有人走過

的上午十一點

 

 

1386.你家的事

 

孤獨

你告訴我

你時常感覺孤獨

 

渴望

你告訴我

你渴望

找到一個了解你的人

 

所以你出軌好幾次

 

孤獨

你告訴我

是你不好

長得太難懂了

 

 

1387.你家的事

 

你說

不喜歡

女兒

的男朋友

 

我問你原因

不知道

就是怪

 

我懂你的感覺

女兒交男朋友

這件事就是怪

 

 

1388.你家的事

 

你說你

討厭兒子的

男朋友

 

我問你原因

你說

看起來太美味了

 

 

1389.你家的事

 

你的失戀

可能跟媽媽有關

 

你的情緒失控

可能跟爸爸有關

 

你非常不同意

你覺得相反

 

 

1390.你家的事

 

你花了很多時間

寫一首詩

付出很大的代價

沒有人能看懂

 

你告訴我們

創作這首詩

經歷的一切事

是個非常精彩的故事

 

 

1391.按圖瑣記

 

有船列隊

要出港了

有鳥列隊

飛過船的艉桿

早晨揮舞著

五彩的彩霞

他們比賽

誰先抵達

壯麗的

暴風雨

 

 

1392.按圖瑣記

 

教堂敲了十一下的鐘

下圭柔山的叔叔

挑起了擔子

走過蜿蜿蜒蜒

的小泥巴路

站在崎仔頂的坡頂

河水潺潺閃爍著粼光

流過觀音山與教堂

涼水喔有花香的涼水

在正午汗水淋漓的老階梯

 

 

1393.按圖瑣記

 

教育部跟教育局

北七ㄛ

同樣一份資料

過去三個月

繳三次

用不同格式

 

臉書上

表情崩潰的

助教

 

 

1394.按圖瑣記

 

鐵支路

從這裡走到那裡

很遠很遠

飄散著

關節炎的味道

 

有兩個人在屋裡

相擁哭泣

我們看不到他們

我們無從打聽

那道綿密紫灰色的悲傷

 

 

1395.按圖瑣記

 

書寫跟

種田是一樣的

 

視角不同的時候

那淺淺的田水

倒映天空

白色的雲顯得白

藍色的天空顯得藍

 

那個沒有辦法

寫下來的天空

是種田人的詩

 

 

1396.按圖瑣記

 

兒童劇結束的時候

小朋友下樓

詩人正在說故事

 

半夜一點

醉倒在地上的人

警察跟救護車來了

把人救醒

他們吵架互相推擠

 

報警的人

在便利商店裡

喝咖啡

像看了一場戲

 

 

1397.按圖瑣記

 

路邊攤

有三種麵

陽春麵

乾麵

混蛋麵

 

你問老闆什麼是

混蛋麵

老闆指了玻璃櫃裡的餛飩

一副你沒有見過市面的

表情

 

 

1398.按圖瑣記

 

椰子樹

椰子樹

椰子樹

白色的細沙

瑣瑣碎碎的家常話

 

叮叮噹噹

叮叮噹噹

那是他們形容

嬸嬸說的

沒有營養的話

但是奶奶聽得很開心

 

 

1399.按圖瑣記

 

下雨的夜市

炸雞排攤位

煙顯得白

 

在攤子前面等候

有幾個人撐傘

有幾個人淋雨

他們用一種

彰化的節奏在聊天

 

 

1400.按圖瑣記

 

一台車

兩台車

三台車

四台車

五台車

媽媽回來了

 

六台車

七台車

八台車

午餐煮好了

 

九台車

 

 

 


照片/編輯:宅編

avatar-img
38會員
131內容數
<p>我覺得「告別好詩」的態度是讓寫詩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所以我想用五年寫一萬首詩來完成這件事。</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北方/有一座大湖/湖裡蓋滿了高樓大廈/裡面有龍生活其間</p>
<p>隨身聽、磁碟片、PDA、BB Call、撥接網路/每樣都是很年輕/就死了</p>
<p>貼詩都沒人看,貼女兒騙讚(圖非當事女兒)</p>
<p>貓色:櫃子是貓色的/電腦是貓色的/床是貓色的/桌腳是貓色的/都是貓色的</p>
<p>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北方/有一座大湖/湖裡蓋滿了高樓大廈/裡面有龍生活其間</p>
<p>隨身聽、磁碟片、PDA、BB Call、撥接網路/每樣都是很年輕/就死了</p>
<p>貼詩都沒人看,貼女兒騙讚(圖非當事女兒)</p>
<p>貓色:櫃子是貓色的/電腦是貓色的/床是貓色的/桌腳是貓色的/都是貓色的</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在eSIM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無需實體插卡,只需掃描QR碼或下載設定檔,即可在裝置上配置並使用。本文將深入探討eSIM的起源、與傳統SIM卡的區別、優勢以及如何成為旅遊上網的新寵。
Thumbnail
戲劇治療師陳凌軒所著的《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輯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溫暖的情感,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
Thumbnail
【「100歲也能行走自如」日本權威醫師教您正確使用足腰膝蓋,不動刀、不依賴藥物就能告別疼痛】保持正向思考,別再讓「老化」這個藉口影響對自己身體不夠重視的理由!書本並不厚卻仔細記載了很多實用方法,就連90多歲的老奶奶都在認真做,年輕的我們更加不能不重視。
Thumbnail
我喜歡看育兒相關的文章,但閱讀的範圍大多是台灣或日本的作家,較少香港的育兒文章,有些經驗始終隔一層。而翻開《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讀了幾篇母女相處的故事,便覺得行雲流水地好看,而且發生的場景都在香港。 一邊讀,一邊覺得在如此世道,作者真是一位能堅守自己價值觀,而且總是認真思考的好媽媽啊。
Thumbnail
這不是常識嗎?為什麼有些人竟然不懂? 一般的狀況不是應該如此嗎?怎麼會事情演變成這樣? 回想每一次令自己心累的瞬間,除了感到力不從心之外,最常湧現的想法就是我所認知的常識,竟然並不等同於他人的常識,於是容易為了他人的「無知」而感到生氣。 然而,在《現在這樣就很好》這本書中卻說所謂的「一般都是這樣」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在eSIM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無需實體插卡,只需掃描QR碼或下載設定檔,即可在裝置上配置並使用。本文將深入探討eSIM的起源、與傳統SIM卡的區別、優勢以及如何成為旅遊上網的新寵。
Thumbnail
戲劇治療師陳凌軒所著的《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輯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溫暖的情感,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
Thumbnail
【「100歲也能行走自如」日本權威醫師教您正確使用足腰膝蓋,不動刀、不依賴藥物就能告別疼痛】保持正向思考,別再讓「老化」這個藉口影響對自己身體不夠重視的理由!書本並不厚卻仔細記載了很多實用方法,就連90多歲的老奶奶都在認真做,年輕的我們更加不能不重視。
Thumbnail
我喜歡看育兒相關的文章,但閱讀的範圍大多是台灣或日本的作家,較少香港的育兒文章,有些經驗始終隔一層。而翻開《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讀了幾篇母女相處的故事,便覺得行雲流水地好看,而且發生的場景都在香港。 一邊讀,一邊覺得在如此世道,作者真是一位能堅守自己價值觀,而且總是認真思考的好媽媽啊。
Thumbnail
這不是常識嗎?為什麼有些人竟然不懂? 一般的狀況不是應該如此嗎?怎麼會事情演變成這樣? 回想每一次令自己心累的瞬間,除了感到力不從心之外,最常湧現的想法就是我所認知的常識,竟然並不等同於他人的常識,於是容易為了他人的「無知」而感到生氣。 然而,在《現在這樣就很好》這本書中卻說所謂的「一般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