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速遞: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

作者: 陳凌軒

出版社:希望學

出版日期:2023/10


戲劇治療師陳凌軒所著的《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輯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溫暖的情感,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


這是她所分享的第一個故事: 

//有一次跟家人去宿營。晚上牽著媽媽的手走在小路上。
忽地見到月亮便興奮的指著說:「媽媽,月亮呀,你看,月亮呀。」
豈料媽媽非常認真的跟我說:「不要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月亮會來把你的耳朵割下來。」
我立刻陷入深深的恐懼。因為,我.已.經.指.了.月.亮。

小小的我,太害怕了,已經不敢再問任何問題。例如,月亮沒有手,它如何割我的耳朵?它用甚麼來割我的耳朵?它會何時來⋯⋯等等的問題。那個階段的我,不但非常相信神秘力量,而且那還是媽媽告訴我的,所以我一點懷疑都沒有。剩下的,只有恐懼。深深的,無法言喻的恐懼。

於是,每一晚睡前,我都害怕得不得了。我向月亮道歉,我跟它求情,我祈禱。我總用被子小心翼翼的蓋著耳朵,希望這樣,月亮就沒有那麼容易把我的耳朵割下來。

每天早上,我一醒來便摸摸耳朵。
幸好,還在。
一天又一天,都還在。

但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發現耳背出現了割損的痕跡。我陷入更深的懼怕中。那刻,我自己想出來了,月亮是要以每天割一點的分式,把我的耳朵緩慢地剁下。

我進入更深的懺悔與祈禱。每晚如此。也因為這個經驗,我明白到當小孩深深害怕時,是說不出來的。於是,每晚入睡都變成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每個夜,都顫抖著入夢。//


這書想分享的不是一些恐怖的往事,而是凌軒想藉自己親歷的小故事,鏗鏘擲下育兒宣言:「上一代無意識地傳承下來的憂慮與恐懼,我們帶著意識割除,讓下一代可以更自由地當自己。」


這書是給每個父母對於自我質疑的解藥,也是療癒大人小朋友心房的治療書。誠於她所言,我們都只祈求: 孩子的世界不會因為我而變小;但或許,我的世界會因為你而變大。


愛裡沒有懼怕,只有祝福,沒有咒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n Bon的沙龍
16會員
18內容數
與老公相識於國際關係課,成為兩女之母後,才發現自己(可能)是被國際關係耽誤了的兒童工作者。(哈!) 希望與大家在這裡,暢談世界各地的親子研究及教養經驗。
Bon B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2
《糟糕⋯我走丟了!哪個屁股才是媽媽的?》這本書符合所有小孩子愛的條件,首先,媽媽有關的題目,是媽媽選書時不自覺的首選,而小朋友呢? 亦會對媽媽有關的一切,有莫明的親切感。
Thumbnail
2024/05/12
《糟糕⋯我走丟了!哪個屁股才是媽媽的?》這本書符合所有小孩子愛的條件,首先,媽媽有關的題目,是媽媽選書時不自覺的首選,而小朋友呢? 亦會對媽媽有關的一切,有莫明的親切感。
Thumbnail
2024/05/10
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了,你想好了送什麼給媽媽嗎? 小朋友的世界覺得,這是不公平的。 明明每人都只有一個生日,多了一個母親節,變相媽媽多了一天生日。
Thumbnail
2024/05/10
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了,你想好了送什麼給媽媽嗎? 小朋友的世界覺得,這是不公平的。 明明每人都只有一個生日,多了一個母親節,變相媽媽多了一天生日。
Thumbnail
2024/05/08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2024/05/08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戲劇治療師陳凌軒所著的《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輯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溫暖的情感,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
Thumbnail
戲劇治療師陳凌軒所著的《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輯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溫暖的情感,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Thumbnail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以輔導老師的角度探討親子關係,指出父母焦慮、委屈及教養負擔導致孩子受傷。書籍從觀點、改變和學習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互信關係,讓孩子發展獨立自主。文章觸及家長內在需求,呼籲放手信任孩子。對於教養挑戰,提出思考與改變之路。
Thumbnail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以輔導老師的角度探討親子關係,指出父母焦慮、委屈及教養負擔導致孩子受傷。書籍從觀點、改變和學習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互信關係,讓孩子發展獨立自主。文章觸及家長內在需求,呼籲放手信任孩子。對於教養挑戰,提出思考與改變之路。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沒有人性本善或本惡一說,父母和照顧者對孩子的身教及家庭教育才是一個人的根本…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沒有人性本善或本惡一說,父母和照顧者對孩子的身教及家庭教育才是一個人的根本…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