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籬異語】人間異語:花3年浪跡天涯 很值得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受訪者:祐璽  職業流浪者

 

Q:你最近完成怎樣的旅程?

 

A:我花了3年在澳洲、紐西蘭和南美洲騎自行車。在澳洲穿過沙漠大概騎了7千公里,高溫44度。到了南美洲是冬天,當地人說巴塔哥尼亞高原進不去,船都不開了,但我還是等到補給船進去了。我找不到人類在那騎自行車的紀錄,也沒雪地車,只能到了再想辦法。

 

 

高原騎車 30秒就結冰

 

 

那裡接近南極,會冷到零下4、50度,我帶去可禦寒零下35度的睡袋都擋不住。往往下坡騎個30秒,煞車就結冰了。常要推著幾10公斤裝備走。有一段我用身體磨擦岩壁慢慢滑,另一邊是懸崖,一按煞車就會打滑掉下去。那裡雪一下就2、3公尺厚,我在高原騎了6個月,大多在野外,平均3天才遇到一次人。一天騎車或爬山8小時,2、3周進城補給一次,盡量不花錢,也常遇到當地居民邀我去住他們家。大多時候我不趕路,邊走邊欣賞風景。

 

Q:怎麼有3年時間做這種事?

 

A:我一直在準備。我們的教育體制一直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但我覺得有別的可能。退伍後我去自行車店工作,每次都設定學習目標。還去做大學研究助理或在林務局調查山林。我也常爬山,每次都進山1、2週。當然還有存錢。

 


這次花了40幾萬,本來打算花3年環遊世界,但後來玩開了。景色太美,想去的地方太多,腳踏車又損壞太嚴重,只好先回來。我希望3年內能再出發。接下來想從南美洲往北騎到阿拉斯加,然後從加拿大坐船去北歐,再經中亞到中國。我想去看些有歷史脈絡的路線,像十字軍東征路線有一段延著萊因河走,滿帥的啊;還有唐三藏取經路線。還想去巴拿馬,台灣每年給很多錢,想去看看錢都花在哪了。

 

阿根廷沒錢 撿食物自救

 

Q:有沒有遇到覺得快死掉的情況?

 

A:剛到沙漠發現怎麼這麼熱,但路上遇個日本人,他走了5千公里,還曾從北京走了1年多到巴黎。後來就覺得我也沒什麼。真正覺得快死掉是在阿根廷,因銀行系統不同無法領錢,我21天沒補給,想說該不會餓死在這吧?後來改走邊境,撿別的旅客過境丟掉的食物,發現也OK。

 

我今年35歲,未來想用自己的力量到達想去的地方。我跟我媽說,她覺得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快樂就好。出國前1年她意外過世,我覺得不管我騎到哪她一定會支持,所以沒什麼包袱。我想沒有女生能跟我這樣走,如果真不小心遇到對象,再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吧。我相信出發的人就能得到下一個目標。這些探險並不是特別超人強悍的人才做得到,像我只是個普通人,所以大家都可以考慮,做些不一樣的事。我的生涯規劃就是浪跡天涯,很值得。

 

 


 

 

 

原刊載於蘋果日報《人間異語》專欄

封面圖片:董籬作品,線景之無始之地

更多異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uble12 Art LAB 大波藝研所
32會員
75內容數
<p>在台灣,大家打開電視看新聞,都只想看別人幫自己罵那些已經知道的事,或是大家都熟悉的小確幸。真正的新聞沒有觀眾。而這裡是沒有小確幸的。我不說那些順著大家意的話,我只寫給不願看電視的觀眾。因為總要有人寫才行。</p>
2017/02/25
<p>最新的一個傳說是,午夜十二點以後用耳機聽公司內部廣播,會聽到自己在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途,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到,聽得到的都是將有大起大落之人,要是沒什麼變化,就只會聽到普通的音樂廣播而已。</p>
Thumbnail
2017/02/25
<p>最新的一個傳說是,午夜十二點以後用耳機聽公司內部廣播,會聽到自己在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途,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到,聽得到的都是將有大起大落之人,要是沒什麼變化,就只會聽到普通的音樂廣播而已。</p>
Thumbnail
2017/01/18
<p>「這棟大樓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感應器可以辨認你身上的磁卡,保全系統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知道每個人一天去上幾次廁所抽幾次煙,有幾分鐘待在你的位置上,而且只要有門都需要磁卡才能開,所以我們也不能不隨身攜帶磁卡。」</p>
Thumbnail
2017/01/18
<p>「這棟大樓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感應器可以辨認你身上的磁卡,保全系統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知道每個人一天去上幾次廁所抽幾次煙,有幾分鐘待在你的位置上,而且只要有門都需要磁卡才能開,所以我們也不能不隨身攜帶磁卡。」</p>
Thumbnail
2017/01/17
<p>當然我也聽說過負面的風評,網路上流傳說這是一家對員工極度壓搾的公司,對此我倒一點也不意外,加班總好過沒有班可以上,尤其是經過長達兩年的失業之後,就算公司要吸我的血也沒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換個更富有理想色彩的工作,但是在這之前,不論在這大樓裡上班要拜鈔票還是吸血鬼都沒關係,我只想要在工作上先安定下來。</p>
Thumbnail
2017/01/17
<p>當然我也聽說過負面的風評,網路上流傳說這是一家對員工極度壓搾的公司,對此我倒一點也不意外,加班總好過沒有班可以上,尤其是經過長達兩年的失業之後,就算公司要吸我的血也沒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換個更富有理想色彩的工作,但是在這之前,不論在這大樓裡上班要拜鈔票還是吸血鬼都沒關係,我只想要在工作上先安定下來。</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遍路,其實是埋藏在心底,想嘗試的一件事。 『遍路:1200公里四國徒步記』 世界上有這麼一條路,它有一千兩百年的歷史、一千兩百公里的長度,  你可以徒步走上去,環繞一圈,它叫「四國遍路」。 我看過兩遍,第一遍再剛升上大一時,第二遍則是出社會五年後的現在。
Thumbnail
遍路,其實是埋藏在心底,想嘗試的一件事。 『遍路:1200公里四國徒步記』 世界上有這麼一條路,它有一千兩百年的歷史、一千兩百公里的長度,  你可以徒步走上去,環繞一圈,它叫「四國遍路」。 我看過兩遍,第一遍再剛升上大一時,第二遍則是出社會五年後的現在。
Thumbnail
自助旅行者分享在澳洲的多樣旅程經驗,從收入管理到和不同旅伴的邂逅,以及在旅途中的美食體驗和旅行心得。
Thumbnail
自助旅行者分享在澳洲的多樣旅程經驗,從收入管理到和不同旅伴的邂逅,以及在旅途中的美食體驗和旅行心得。
Thumbnail
在芬蘭當交換學生期間,我旅行了12個國家,體驗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景色。這些旅行經歷讓我對旅行的熱愛深深烙印在心中。直到有一天,男朋友提出一起去環遊世界的計畫,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規劃,讓我決定在2023年離職,25歲踏上環遊世界的這一條路,完成21歲時口中的“怎麼可能”的事情。
Thumbnail
在芬蘭當交換學生期間,我旅行了12個國家,體驗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景色。這些旅行經歷讓我對旅行的熱愛深深烙印在心中。直到有一天,男朋友提出一起去環遊世界的計畫,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規劃,讓我決定在2023年離職,25歲踏上環遊世界的這一條路,完成21歲時口中的“怎麼可能”的事情。
Thumbnail
每一個相遇都稍縱即逝,珍惜每個靈魂相遇的回憶 或許未來的路上我們不曾再相遇,至少在這個時刻有你、有我就足夠 沒有任何財、米、油、鹽之下,純粹而美好的的模樣令人懷念
Thumbnail
每一個相遇都稍縱即逝,珍惜每個靈魂相遇的回憶 或許未來的路上我們不曾再相遇,至少在這個時刻有你、有我就足夠 沒有任何財、米、油、鹽之下,純粹而美好的的模樣令人懷念
Thumbnail
我撞到了南美這堵牆,灰撲撲的,暈頭轉向。 語言不通,食物不合胃口,很多高山,巴士九轉十八拐,一次移動就耗了一天。
Thumbnail
我撞到了南美這堵牆,灰撲撲的,暈頭轉向。 語言不通,食物不合胃口,很多高山,巴士九轉十八拐,一次移動就耗了一天。
Thumbnail
在邊境被丟包的淒涼昨日,在一夜好眠之後便被遺忘。眼前是新的國度,在旅館吃過早餐喝了兩杯咖啡,耍廢到快中午才願意上路。緩緩走在無盡公路,偶經牛群或民家,思緒在空中虛無飄渺,才發現仍定錨在昨日發生的種種。常聽人說,走路能促進消化。就旅人的理解,消化的不只是胃,更是心靈。
Thumbnail
在邊境被丟包的淒涼昨日,在一夜好眠之後便被遺忘。眼前是新的國度,在旅館吃過早餐喝了兩杯咖啡,耍廢到快中午才願意上路。緩緩走在無盡公路,偶經牛群或民家,思緒在空中虛無飄渺,才發現仍定錨在昨日發生的種種。常聽人說,走路能促進消化。就旅人的理解,消化的不只是胃,更是心靈。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出國旅行了? 可曾想過以甚麼樣的方式,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 旅途中,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的相逢與離別,而每一次的分合,都有可能是此生最後的相遇,旅行,不僅可以審視最真實的內在自我,也是了解同行的另一半,是不是最適合你的靈魂伴侶?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出國旅行了? 可曾想過以甚麼樣的方式,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 旅途中,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的相逢與離別,而每一次的分合,都有可能是此生最後的相遇,旅行,不僅可以審視最真實的內在自我,也是了解同行的另一半,是不是最適合你的靈魂伴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