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編輯室(2):大選攝影面面觀(上)蕭嘉慶「大選攝影創新的企圖」

「攝影是在影像洪流中抓住最有象徵性的霎那。大多數的攝影記者不由分說地以閃光燈『瘋狂掃射』拍攝現場,但閃光燈直打只有在某些特殊場合才會用到。在室內拍攝,我會把閃光燈拿高,加一個反射板(補光),這樣拍出來的人臉就不會平平的,才有立體感跟細節,這才是影像品質的追求與執著。」2016 總統大選報導募資計畫」中的攝影總監蕭嘉慶認真地說著。

 

大選之危安

 

▲「2016總統大選募資報導計畫」是由讀者資助、支持的計畫,一起加入成為一份子吧!

 

在倉促、急速、晃動的造勢場合中,攝影記者遇到麻煩不計其數。面對不斷在鏡頭前晃動的群眾、候選人一出現就蜂擁而上的維安人員、早就習慣在鎂光燈下作秀的政治人物,他們如何在層出不窮的狀況中,依然保有銳利的「攝影眼」,拍出對影像品質的要求與堅持?

 

SOS將第二場「開放編輯室(2):大選攝影面面觀」分為上下兩部份紀錄,上篇為蕭嘉慶的「大選攝影創新的企圖」,下篇將會介紹同樣是募資計畫中的成員:攝影記者宋小海所觀察到的「選舉的劇場」。期望從他們講述觀點中,試著從影像攫取故事的生命力;我們無法場場參與,但能從照片的表現力,瞭解他們想要傳遞的訊息。以下內文中的「我」,為攝影總監蕭嘉慶。

 

主題攝影的創新企圖

 

▼這是蔡英文與柯建民在新竹的聯合造勢晚會。蔡英文喜歡從造勢場合後面走出,而她一出現,維安人員全部蜂擁而上,這樣的情況下,攝影記者要如何想辦法搶拍?新竹是激戰選區,影像要如何表達出「激戰的狀況」?這張照片,想要表達出觀眾對選舉熱烈的態度。從拍攝經驗得知,民進黨的選民較熱情,國民黨則較冷淡。

_DSC0190-1

 

 

▼在蔡英文的場子,現場不到500人,來了10~20個銀髮族。我靈機一動,決定用黑白攝影表現。這就是「主題攝影」,是我的創新企圖:這種方式不是報章雜誌一般的觀點,而是主觀呈現。彩色比較具體、自然,接近人性的溫暖那一面。可是黑白更抽象、想像空間比較大,所以像這樣的特定主題,可以把彩色轉成黑白,去比較影像上的差別。

12313942_10208548464379871_4431807650472871135_n

 

 

▼用主題看一天到晚同樣出生入死,但卻不互相聞問的記者群。四大日報幾乎都規定攝影記者要同時拍照和錄影,且第一時間將影像紀錄傳回去。想要同時做好這兩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攝影記者真的很難為、很辛苦。

23201217134_0e529f4c63_b

 

 

▼另外一群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洪秀柱旁邊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追隨者。他們一聽到洪要棄選,難過的表情通通寫在臉上。

12313678_10208525439844272_5723710797320289358_n

 

 

▼累積主題的話,不可能3個行程就累積出一個主題。比較深刻的主題還要累積更多更久,甚至要到選舉結束才會有完整的影像呈現,這也是個創新挑戰的企圖。比如這張:「手機攝影」,一般人看到手擋在前面會閃。而我利用這樣的情勢,反而拍更好的照片,這也是我們的挑戰。

12226953_10208511542096837_6735589558945610437_n

 

 

紀實攝影的影像表現力

 

▼一般人如碰到物體闖到鏡頭前會避免,但我會歡迎,因為這樣會創造非常好的「相對影像」。紀實攝影是在影像的洪流裡面進行兩件事情:第一,把三度空間改成兩度空間。第二,將霎那抓住。抓、停的動作,產生了什麼?當一個畫面被抓、停之後,會剩下一個霎那,但那霎那要代表其他部分、已經消逝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它必須追求象徵性、影像的表現力。

12294860_10208544953652105_1446812191502337739_n

 

 

▼如果抓到的瞬間沒有影像表現力,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紀實攝影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主觀的攫取能力是有視覺判斷、影像追求及象徵力。這麼一來,影像就產生了樂趣及挑戰性,讀者在觀看時也比較有意思。此為高齡94歲的台獨教父史明。

23202624393_d2ccdc93b5_k

 

 

▼這是「宋楚瑜的一滴眼淚」的漏網鏡頭。當所有攝影記者都在右邊,我獨自跑到左邊拍到的。宋很有「現場的情感」,在公布競選影片時,可以在一分鐘內擦許多次眼淚。

12279124_10208511532256591_1083296124214385675_n

 

 

▼我一向喜歡拍小人物,因此大多著墨在小人物的情緒、臉孔和參與。而小人物的表象,能代表多少的大選主軸與意圖?是否能為大選留下「相對深刻」的影像?

12249865_10208511564097387_4957391825151197224_n

 

 

▼單張的攝影觀念:追求歷史的感覺、影像單張更長遠的效應。選舉造勢是霎那片段的,如何在影像洪流中留下一些歷史見證,記錄當時氣氛、情緒和片段,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機會。這張是「多重元素的有機組合」,在一個霎那中,每個人都各司其位、不互相干擾,形成一種獨特的有機關係。有機他是活的,有相對應的關係。

多元影像的有機組合

 

Q&A

Q : 你說以「自己的主觀意識,替照片營照出某種氛圍及情感」。那請問這樣主觀立場會不會跟新聞的中立性產生衝突?

A:新聞有中立的嗎?攝影有客觀的嗎?這問題需要好好的想清楚。

Q:那我們有辦法在影像中追求中立客觀嗎?

A:當追求政治立場時,紐約時報從社論到採訪對象都有所選擇,會偏袒某一政黨。新聞是沒有中立的,只能說它是「相對中立」,就算兩邊的人物都去採訪,仍有分量多寡、文字著墨上的差異。攝影從來都是直接的應用,快門的霎那、黑白的選擇、瞬間的詮釋以及個人的立場。作為一個讀者,一定要多方攝取新聞,多看、多想、多比較,才能得出自己的結論。

 

Q:如何與被拍攝者互動?

A:紀實攝影的最高表現,是被攝者在鏡頭前真實地做他自己、流露出真實性格。但在造勢場合上的觀眾,所觀察到的表情會比較表面,但我們盡量在表面裡底下求深刻,有象徵性地追求出現,才能塑造出有力的主題及故事。

 

Q:國內與國外的紀實攝影表現有哪些差異?

A:很大的問題來自國內媒體生態的不健全。一般的傳統媒體都由文字編輯處理照片,那你可以想見他們的素養。並不是要會拍才能當編輯,而是要有專業素養。選擇照片如果不是以照片主體性來思考,就是配合文字挑選,但現在的新聞攝影的影像已經很少做這樣的處理。有生命力的人才會不斷去追求影像的表現力,但我從年初看各類報章雜誌到現在,真正有影像表現力的照片卻不到5張。因此,我對新聞攝影有期許,卻也包含很大的失望。這次參與大選的拍攝,帶給我更深刻的體會。

 


 

本文所有的照片均為蕭嘉慶攝影。

撰文:葉菀菱

編輯:蔡宜蒨

 

總統大選報導特派小組
總統大選報導特派小組
2016總統大選報導募計畫資是一個由讀者資助、支持的報導計畫。我們希望這個計畫能夠樹立良好的民主典範,透過群眾的力量,讓事實由群眾一起建構。我們需要更多的公民一起參與,一起加入我們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