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圖像爆炸的時代,大家一張照片可能看不到一秒鐘就滑掉了,好的新聞攝影作品卻會逼你慢下來、靜下來去理解它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常在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中看見他名字的身影,從事傳媒工作超過12年,同時投入新聞攝影教育與推廣的非營利組織運動,他是余志偉,現任風傳媒攝影記者。
身為資深攝影的他認為,現代讀者對影像的刺激感已經麻木了,而傳統或新媒體,也都習慣把「圖片當成配角」,只是種輔助工具。但始終熱愛攝影工作的他,希望以不同的方法,讓更多人看見新聞攝影的價值。
他和「SOS新聞募資平台」合作,提出《非典型新聞攝影》專案,試著將影像結合現場活動、深入文字解析,梳理出新聞照片背後的內涵與技術,更要帶著讀者們一起到街頭現場拍照、製作專題,與閱聽眾一起勾勒出對攝影的多元想像,提供突破性觀點去「重新認識新聞攝影」。
從大學實習開始接觸攝影工作的余志偉,至今曾獲多次「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獎項,歷經平面、網路媒體磨練。但在2012年,余志偉參加普立茲特寫攝影獎得主Carolyn Cole主講的工作坊,Carolyn卻在所有攝影師面前,開始批評余志偉作品集的構圖、顏色、光線、時機點等細節,每個部份都被分析得一文不值,甚至質問他:「你真的工作十年了嗎?」
再加上各大報開始要求記者們在現場除了拍照外,還要拿著DV一邊錄影,對許多攝影師造成非常大的挫折。余志偉坦然直言:「其實當時很迷惘,不太確定自己在做什麼?」但也多虧這些衝擊,以及後來重回校園攻讀圖像研究,種種經歷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攝影之道。
余志偉分享,過去工作時都只單純注重構圖,現在則更重視「影像的價值」,以及作品背後的藝術、文化意義,讓他對拍照「更有感覺」,也增進了思考厚度。
「現在的記者,不能認為自己只要守著一個工具就夠了。」經歷挫折與沈澱後,他發現台灣業界過度保守的大哉問,媒體業因為風氣、制度、預算等因素,變得不敢創新,更捨棄了對「內涵」的追求,其次則是缺少「圖片編輯」的概念,傳統編輯在新聞產製流程中,需要處理的工作非常繁雜,忙著下標、處理稿件,沒有機會去好好塑造質感,而新媒體也淪於「炫技」,雖然有了新工具與制度,但訴說故事的結構、脈絡仍有待加強。
以前陣子大紅的柴靜《穹頂之下》專題報導為例,她和團隊包辦採訪、影像、動畫、主持等各種元素,再將它們詳細地組合起來,兼具了深度與包裝。他認為:「現在要做好新聞工作變得更難,但也更豐富,大家必須為此找到新的表達方法。」
但至今許多人都唱衰著新聞攝影的未來,芝加哥太陽報裁撤攝影部門,時代雜誌甚至把iPhone拍得水災照當成封面。余志偉表示,如今路人可以拿手機隨時拍下火災和車禍,復興航空空難時最聳動的畫面,竟然還出自行車記錄器。但他認為,攝影記者不必害怕被取代,因為他們長期在現場訓練,耕耘出非常深厚的影像素養,這些具有溫度感和故事性的紀實作品可以幫助報導變得更立體、更豐富,新聞工作者仍然要相信自己的價值。
而這些概念,其實都是余志偉在研究所期間培養了藝術、策展學問後的成果,他形容:「就像藝術家的創意源自他們的生活、經驗,而做記者也一樣,那些累積在腦袋裡的東西是最獨特的,誰都帶不走。」
在台灣,許多媒體人和閱聽眾的眼界太封閉,聽到一兩個聲音後,就會把它奉為真理。《非典型新聞攝影》計劃要「試著提供多一種聲音」,讓大家參與這個批判、討論的過程,獨立思考。
余志偉分享,從提案至今已經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他非常期待讀者們可以跟他一起學習新聞攝影,更共創出影像的新未來。
由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舉辦的2015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將在5月16日舉辦頒獎典禮,並在「築空間」藝廊展出二年來各項類別得獎作品,有興趣的讀者可至現場感受台灣社會與土地的記憶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