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世界挖掘神秘角落的瘋子──印度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中性的穿著、圓圓的髮型,總笑稱自己頂的是香菇頭,可愛的笑容底下,是臺灣人在印度追求夢想的瘋狂,「常被人說是怪咖,我也覺得自己很怪,就像個瘋子吧!」她是印度尤,聽起來很像某種會預言的神奇動物。

 

當記者近三年,印度尤卻笑說,雖然念新聞系,但一開始根本沒想到會當記者。在大三時面臨畢業後要繼續升學還是工作的抉擇,「原本我想出國念書學行銷,但瞭解後發現行銷的範圍太廣了,我根本沒有概念是要念行銷的哪一個領域,毫無基礎就進去念研究所好像有點愚蠢!」因此她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我把這年的實習當成跳板,一邊生活、一邊旅行,充實自己,瞭解未來想走的方向。」

 

印度尤所面臨的其實正是現在許多年輕人徬徨的問題,有人唸研究所,是不知道要找什麼樣的工作;有人出國打工遊學,去當果農或木工,為了存錢去旅行,但職業技能和未來從事的領域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決定出國的印度尤,很明確的知道這趟旅行是為了什麼目的。「當初離開臺灣,一部分的原因是覺得臺灣對年輕人來說不是很友善的環境。而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機會和可能性,讓想做點什麼的人可以一起前進和發展。」

 

raw-image

 

 

身為社會新鮮人,沒有背景、沒有資歷,又想快速學習新的事物,哪裡最適合呢?印度尤選擇了發展中國家──印度,「我放棄了已經錄取,可以去德國交換學生的機會,這是個很重要的時機點,我覺得發展中國家是個具有很多可能性的地方,我可以跟著一起成長。」隻身一人單獨前往印度,不得不說印度尤十分勇敢,這不只是單純的旅行,更是他尋找自我方向的旅程。

 

「原本對印度的印象就是很窮、很臭,我住的地方房子都矮矮小小的,商店也是,有時還會想這樣的店真的能提供服務嗎?沒有親自到這真的難以想像,原來發展中國家是這個樣子!」才剛大開眼界,我的朋友卻帶我看到了另一個印度。「我們去到南德里的Saket,那裡有家知名的百貨公司Select City Walk、有高級商店,甚至可媲美歐美城市,這對當時才剛經歷幾天印度苦日子的我來說,簡直就是人間天堂!」貧富差距如此之大,衝突的並存在印度這個國家,「我覺得印度就是個神奇的地方!」

 

來到這塊南亞次大陸,印度尤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行銷,實際做過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透過此工作來瞭解自己適不適合,「才過了3個月我就決定離開!」他人眼中瘋狂的印度尤,其實會先做好瘋狂背後的準備,「雖然決定離開,但我不會說走就走,而是先找好下一份工作,鋪好後路。」做好準備,才能讓瘋狂的事情成真!而這「下一份工作」,開啟了印度尤的媒體之門。

 

raw-image

 

她初踏進媒體圈時,「他們很賊,我其實是被騙進去的!」印度尤笑著說。原本工作內容想找會說中文的人,可以在螢幕前念稿,試鏡的最後製作人給了我一張紙條要我照著念,我一看才發現:「某某電視台記者 新德里採訪報導」雖然過程很荒謬,但印度尤卻很開心,「一直以來,寫作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跟樂趣,但我從來不覺得可以當成正職,沒想到可以成為發展的方向!」

 

雖然誤打誤撞進了媒體圈,但印度尤在工作中找到她想實踐的價值與學習的目標,「因為當了記者,讓我看到很多人看不見的印度。」印度尤在〈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錯,你必須忍受各種的「不喜歡」〉一文中寫道,為了自己喜歡的目標打拚,所必須要承受的「不喜歡」,而這也包括了大家覺得難以忍受的各種印度的骯髒、落後、孤獨,甚至是各種風險等等。這是我各種喜歡背後的不喜歡,他們並存共生。

 

原本僅打算待一年的印度尤,最後決定留下來的轉捩點在於,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不斷進步!「我是一個發展中的人,感覺很像在貧民窟,努力讓自己變成中產階級,甚至高階族群,記者這份工作讓我每天都在學習新的東西,可以讓我成長成更好的人。」印度尤分享她朋友在臺灣的生活,很多人在工作上是壓抑的,每天做千篇一律的事情,沒有發展、也找不到目標,久而久之便不喜歡工作、不喜歡上班。「但我在這裡,可以一直去追求我重視的東西,因為記者這份工作,可以從不同視角去看見更多不同的人、事、物,對我來說就像他們給的禮物。」

 

即便如此熱愛,成為記者的第一篇新聞,對印度尤來說卻是場震撼教育,「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下水,印度的反應為何?」這是當時的題目,宛如當頭棒喝般,讓印度尤驚覺自己的不足,「我當初提了許多有關民族、文化、節慶等企劃案,但公司都沒有回覆,而公司交付下來的第一則新聞讓我發現,我就是個自以為有國際觀,但卻什麼都不懂的人!」印度尤說那是當記者以來,覺得最驚嚇也最蠢的一次!

 


 

因為這些各式各樣的經驗,讓印度尤在工作之餘提筆寫下所見所聞,「剛開始只是覺得印度有太多有趣的東西值得寫下來了!沒想到愈來愈多人在看,這是始料未及的!」2013年印度尤寫起了粉絲專頁「印度神尤遊印度」,除了生活外還加入了社會現象的觀察,2014年則有了更多的專欄,開始了軟性的反思與較硬的政治批判,2015年,印度尤在SOS這個平台,展開另一趟旅程。

 

「朋友說我是個可以活在主流世界的瘋子!當記者的我、粉絲專頁的我、現實生活的我,看起來好像很不同,但各種不同的面相都是『我』的一部份!」「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印度尤希望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將她所感受到的「趣味性」帶給大家。「如果說現在全世界的事情都與中國有關,那也絕對與印度脫不了關係!」那些關於社會、政治、經濟甚至是國防戰略等有關印度的大小事,都是現在鮮少被臺灣人看見的印度面向。

 

「現在媒體太著重於『發生了什麼事?』但為什麼發生?造成的影響?以及其他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釋卻很少被傳達。SOS新聞募資平台屬於新媒體之一,很重要的是新媒體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盡情探索的她,努力挖掘他人看不見的角落,印度尤喜歡冒險的天性,在急速改變的發展中國家享受瘋狂的青春與和時代一同進步的美好。

 

瞭解更多關於《印度那些或大或小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讀者的沙龍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重讀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Ankit 是34歲,在印度新德里的中產中少見的在「大齡」未婚男子。 身為國際旅行社的老闆,他接待世界各國的旅客,也是少數有經濟能力能偶爾出國旅遊的人,但他對於很多國家的想像依舊貧乏,包含台灣。 他有著虔誠的印度教信仰、並吃全素(但啤酒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在他的刻板印象中,台灣應該跟中國很像、什
Thumbnail
Ankit 是34歲,在印度新德里的中產中少見的在「大齡」未婚男子。 身為國際旅行社的老闆,他接待世界各國的旅客,也是少數有經濟能力能偶爾出國旅遊的人,但他對於很多國家的想像依舊貧乏,包含台灣。 他有著虔誠的印度教信仰、並吃全素(但啤酒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在他的刻板印象中,台灣應該跟中國很像、什
Thumbnail
30歲後跳脫熟悉的拍片舒適圈,嘗試斜槓半背包自助遊的領隊, 首次帶團就是印度夏天的長行程, 而出發前我緊張的不僅僅是完全不一樣的工作環境跟內容, 還有我的破英文。 在台灣,我總是被笑我的英文很破、口音很奇怪。 雖然每次自己出國還堪用,但也是聽懂3、4成就偷笑了, 也很少與人長時間的英文交談,通常都是
Thumbnail
30歲後跳脫熟悉的拍片舒適圈,嘗試斜槓半背包自助遊的領隊, 首次帶團就是印度夏天的長行程, 而出發前我緊張的不僅僅是完全不一樣的工作環境跟內容, 還有我的破英文。 在台灣,我總是被笑我的英文很破、口音很奇怪。 雖然每次自己出國還堪用,但也是聽懂3、4成就偷笑了, 也很少與人長時間的英文交談,通常都是
Thumbnail
專業展覽向來都是生意場,即使如此,印度展場也總有些不可思議的人事物發生。參展總是辛苦的,但每次展覽遇上的人事物,總是成為展覽之外的獨特記憶,在不思議的印度,真的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Thumbnail
專業展覽向來都是生意場,即使如此,印度展場也總有些不可思議的人事物發生。參展總是辛苦的,但每次展覽遇上的人事物,總是成為展覽之外的獨特記憶,在不思議的印度,真的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Thumbnail
他們喝酒,是因為喝了酒,會說出比較多的內心話,所以酒友成了心靈好友,在異鄉工作互相支持。
Thumbnail
他們喝酒,是因為喝了酒,會說出比較多的內心話,所以酒友成了心靈好友,在異鄉工作互相支持。
Thumbnail
我曾經熱血地前往印度宣教過,那成為我人生中一段奇幻冒險經歷。
Thumbnail
我曾經熱血地前往印度宣教過,那成為我人生中一段奇幻冒險經歷。
Thumbnail
在辛苦工作了若干年後,經歷幾次的景氣起落,看著同事戰友疲憊的臉龐,倏地驚覺,是不是我們生命裡缺乏著什麼才造就這樣的倦怠? 要如何找到自己生命感動的活水?這聲音不斷地在心底回響,想向這世界回饋一絲綿薄之力,於是我毅然離開了服務八年半的群創,前往傳說中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 印在心中的國度。 是的,我
Thumbnail
在辛苦工作了若干年後,經歷幾次的景氣起落,看著同事戰友疲憊的臉龐,倏地驚覺,是不是我們生命裡缺乏著什麼才造就這樣的倦怠? 要如何找到自己生命感動的活水?這聲音不斷地在心底回響,想向這世界回饋一絲綿薄之力,於是我毅然離開了服務八年半的群創,前往傳說中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 印在心中的國度。 是的,我
Thumbnail
有次聽一個脫口秀主持人說:「什麼叫體驗最在地的旅行方式?逛小農市場?坐在路邊喝啤酒?去他們的教堂?錯了,我告訴你,當你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你知道在地人都在幹嘛嗎?他們在上班。真要深入民間接地氣,就是跟他們去上班。」 我才不想上當地的班,我是來旅行的,自然要帶著玫瑰色的濾鏡看當地生活。
Thumbnail
有次聽一個脫口秀主持人說:「什麼叫體驗最在地的旅行方式?逛小農市場?坐在路邊喝啤酒?去他們的教堂?錯了,我告訴你,當你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你知道在地人都在幹嘛嗎?他們在上班。真要深入民間接地氣,就是跟他們去上班。」 我才不想上當地的班,我是來旅行的,自然要帶著玫瑰色的濾鏡看當地生活。
Thumbnail
(示意圖) 如果你想轉換跑道,但現實環境又無法讓你馬上改變時,如果你希望至少幾年後的自己在一個新的工作領域有所發展,同時又能結合自己興趣的工作,那麼你必須付出行動去培養你有興趣的專業能力,為未來轉換跑道提前做準備。 在2008年以前,我的女兒仍在香港就讀小學,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說:「媽咪,我發現你從
Thumbnail
(示意圖) 如果你想轉換跑道,但現實環境又無法讓你馬上改變時,如果你希望至少幾年後的自己在一個新的工作領域有所發展,同時又能結合自己興趣的工作,那麼你必須付出行動去培養你有興趣的專業能力,為未來轉換跑道提前做準備。 在2008年以前,我的女兒仍在香港就讀小學,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說:「媽咪,我發現你從
Thumbnail
「阿尚~阿尚!要怎樣才能像妳一樣到海外工作呢?」 自2011年起,這句話變得越來越熟悉。從小到大,我想像中的未來,充滿很多可能,但當然是沒有孟加拉的存在。到底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簡單來說: 師範學院畢業→小學教育實習→取得教師證→進入百貨業→到大學工作,同時進修華語師資培訓班→取得華語教師資
Thumbnail
「阿尚~阿尚!要怎樣才能像妳一樣到海外工作呢?」 自2011年起,這句話變得越來越熟悉。從小到大,我想像中的未來,充滿很多可能,但當然是沒有孟加拉的存在。到底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簡單來說: 師範學院畢業→小學教育實習→取得教師證→進入百貨業→到大學工作,同時進修華語師資培訓班→取得華語教師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