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四處的愛國主義:中國的「海外義和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8年1月份,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發生了三則互有關聯的新聞。這分別發生在美國、日本、伊朗的三件事,其中的相互關聯點,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海外義和團」。

 

先簡要地介紹一下這三則新聞:

 

  • 1月份,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趙雲松,因為非法持有攻擊性的XM-15步槍被美國警方逮捕,準備遣返中國,當然,該生也被學校開除。但這並不是這則新聞的重點,重點是:趙雲松2月1日出庭希望保釋,但是法官採納了檢察官的意見而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趙雲松在監禁期間打出去的電話中居然說自己「在中國出名了很棒,期待凱旋歸國」。這句話當然惹惱了檢察官,但也反映出趙生內心非但沒有悔罪,反而因為對抗了美國法律而興奮、認為自己是英雄。

 

  • 1月14日,175名中國遊客在日本成田機場因為天氣不佳而滯留,結果他們不僅與機場人員和警方發生衝突,還大唱抗日歌曲〈義勇軍進行曲〉(中國國歌),令所有圍觀的人傻眼。在這些人看來,他們是在日本的領土上與日本人和日本的法律作戰,自然也是英雄。

 

  • 1月28日,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伊朗德黑蘭霍梅尼機場,當時伊朗遭逢20年不遇的大雪,機場因此關閉,滯留的240名中國旅客情緒激動,一起高呼「中國」、「中國」,希望中國的威名能夠逼迫飛機起飛。也許,對趙雲松,對日本和伊朗的中國遊客來說,促使他們做出這些事情的心理狀態,與狂熱的愛國主義情懷有關;但是在其他人眼裡,難免讓人想起清朝末年的義和團運動的激情。

 

這樣的海外「義和團」的表現早就存在,只是現在越演愈烈。從2008年奧運會全球火炬傳遞的時候,海外華人五星紅旗的海洋,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中國留學生,集體抵制達賴喇嘛到學校來演講

 

raw-image

達賴喇嘛的到來,讓中國留學生紛紛崩潰。Photo source : wikipedia

 

中國人在海外展現愛國主義激情,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這些人把中國的臉面放在一切之上,甚至放在當地國的法律之上,不分是非、不允許任何批評中國的言論,動輒就把那些批評中國的國人說成是「漢奸」、「賣國賊」,把批評中國的外國人說成是「境外敵對勢力」,全不顧自己也在境外的尷尬事實。

 

在關於中國的問題上,他們不肯好好地講道理,動不動就拳腳相加、暴力相向。這一切行為,都跟當年義和團「扶清滅洋」,殺害無辜的傳教士,只是因為他們們認為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邪靈的行為並無二致。可嘆中國的歷史前進了一百多年,但是這種「義和團」現象,卻依舊可以死灰復燃。

 

當然,我們可以把指責的矛頭對準中共,因為毫無疑問,這種狹隘民族主義的表現、這些「被害妄想症」的行為,主要就是中共宣傳機構長期進行仇恨教育、扭曲事實的歷史教育製造出來的國民情緒的結果。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中國經濟的崛起、軍力的強大,確實令很多中國人覺得無比驕傲、揚眉吐氣。

 

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個國家、這個政權,為了這樣的國家的強大,犧牲了不少基本的普世價值和個人的權利,但是他們並不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對;因為在很多中國人心目中,國家就是比個人重要。

 

中國的海外「義和團」的表現,讓我們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必須有更深入的思考:的確,中國的專制統治,早晚會因為他們自己內部的矛盾而崩解;但是中國的問題,並不會因為中共的垮台而全部解決。在中國,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涉及到精神層次的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處理。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90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我開始非常努力賺錢 下班後,一直努力找更多能增加「收入」的機會 層面橫跨不同類別 投資面:的台股、美股、期貨、ETF、基金。我都研究且試過 電商面:研究了「亞馬遜電商」,帳號都申請通過,選品上也找了百來件,終於選到了3件要進貨,再聯絡大陸廠商,準備將貨放到美國亞馬遜的海外
Thumbnail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我開始非常努力賺錢 下班後,一直努力找更多能增加「收入」的機會 層面橫跨不同類別 投資面:的台股、美股、期貨、ETF、基金。我都研究且試過 電商面:研究了「亞馬遜電商」,帳號都申請通過,選品上也找了百來件,終於選到了3件要進貨,再聯絡大陸廠商,準備將貨放到美國亞馬遜的海外
Thumbnail
《爸爸》裡有句台詞:「假如生活改變,然後我們自己不改變,生活只會越來越難。」 (以上採自公視文章) 改變有可能是心態, 有可能是實際的決定, 現代人因為年歲變長,社會更複雜, 四十不惑應該已經遞延了, 四十正惑恐怕才是正道, 正惑是因為,到底怎麼改變,往哪裡去?
Thumbnail
《爸爸》裡有句台詞:「假如生活改變,然後我們自己不改變,生活只會越來越難。」 (以上採自公視文章) 改變有可能是心態, 有可能是實際的決定, 現代人因為年歲變長,社會更複雜, 四十不惑應該已經遞延了, 四十正惑恐怕才是正道, 正惑是因為,到底怎麼改變,往哪裡去?
Thumbnail
市場傳說特定時間會變盤,有時候股市變化看似符合變盤的說法,其中有季節時間的巧合,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市場已經呈現的潛在趨勢轉變因素。
Thumbnail
市場傳說特定時間會變盤,有時候股市變化看似符合變盤的說法,其中有季節時間的巧合,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市場已經呈現的潛在趨勢轉變因素。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